《一部常被人忽视的古典小说,看『醒世姻缘传』里,古代平民的吃吃喝喝》
第5节

作者: 梦是前身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12-13 17:40:49
  薛教授走了之后,两家互送礼物,薛家送给狄家二十斤糖球,两匹寿光出的土绢,狄家则回送了两匹自己织的绵绸,两口腊肘。
  薛教授真爱送糖,可是糖球是什么,应该不是现代常指的冰糖葫芦,既然都拿斤当单位了,就当成圆球形的糖吧。

  腊肘,腊腌的肘子。跟金华火腿似的,只是不知道这个熏不熏。
  日期:2017-12-13 17:41:19
  后来薛家也搬到明水镇来住了,薛夫人送给狄家五斤猪肉、两只鸡、两尾大鲫鱼、二十只鲜蟹、两枝莲藕、六斤山药、两盘点心。
  鲫鱼都比较小,大的应该不便宜。
  我不知道是当地的风俗还是狄家的家风,他们家如果收了这么多食材类礼物,就会让下人做熟,请送礼人来大吃一顿。
  日期:2017-12-13 17:43:30

  第二十六回 作孽众生填恶贯 轻狂物类凿良心
  晁源刚投胎成狄希陈,作者又用了两三章的篇幅描写明水镇,说明水镇风气变坏了,弄得跟狄希陈降生一下子带坏一个镇似的。
  说管家娘子的坏处,偷吃:“背了家主,烙火烧、捍油饼、蒸汤面、包扁食,大家吃那梯己,”浪费:“却又大大的铺腾,本等下三升米就够了,却下上四五升;恐怕便宜了主人家,多多的下上米,少少的使上水,做得那粥就如干饭一般!做水饭分明是把米煮得略烂些儿好吃,又怕替主人省了,把那米刚在滚水里面绰一绰就撩将出来,口里嚼得那白水往两个口角里流。捍饼的时节,惟怕替主人省下了面,在那盛面的簸箕里头使手按了又按,哄那主人家的眼目。”

  这里好多主食前面都介绍过,火烧很多人经常和烧饼分不清,其实不一样。
  烧饼是带芝麻的,烤的时候不能翻个,只能烤一面,放馅的少。
  火烧则不带芝麻,可以烤可以烙,烙两面,放馅的多。
  油饼,没什么好解释的。

  日期:2017-12-13 17:45:10
  说觅汉(就是干活的长工)不好,要工粮时:“定住了要那麦子绿豆,其次才是谷黍,再其次冤冤屈屈的要石把黄豆;若要搭些蜀秫黑豆在内,他说:“这样喂畜生的东西,怎么把与人吃?””
  麦子和绿豆最贵,高粱和黑豆最便宜。
  整部书里,绿豆的消耗是极大的,除了能做凉粉之类,主要是做水饭吃掉了。
  还有做短工的也浪费:“水饭要吃那精硬的生米,两个碗扣住,逼得一点汤也没有才吃,那饭桶里面必定要剩下许多方叫是够,若是没得剩下,本等吃得够了,他说才得半饱,定要蹩你重新另做饭添,他却又狠命的也吃不去了。”
  日期:2017-12-13 17:46:37

  另外还写了食品造假:“极瘦的鸡,拿来杀了,用吹筒吹得胀胀的,用猪脂使槐花染黄了,挂在那鸡的屁眼外边,妆汤鸡哄人!一个山上出那一样雪白的泥土,吃在口里绝不沙涩,把来搀在面里,哄人买了去捍饼,吃在肚内,往下坠得手都解不出来!又搀面踩了酒曲,哄人买去,做在酒内,把人家的好米都做成酸臭白色的浓泔。”
  食品安全,古时就很严峻呀。
  那雪白的泥土,应该就是观音土了,如果平时吃,只会便秘,到了饥荒时吃,就会要人命了。
  日期:2017-12-13 23:27:44

  第二十七回 祸患无突如之理 鬼神有先泄之机
  上一回说到明水人道德开始败坏,于是老天开始降灾了,有一年几乎没什么收成,于是闹了饥荒。闹饥荒时人们吃什么呢?这章没有美食,吃的东西甚至根本不能算是食品,但是还准备介绍一下,毕竟我们想更详细地了解明朝人的吃喝,好的坏的都想知道。
  先是草根树皮
  “小人家又没有粮食得吃,说甚么不刮树皮、搂树叶、扫草子、掘草根?”
  现在的我们,可能以为草根树皮就惨到极致了吧,别急,这还只是开始呢。
  “吃尽了这四样东西,遂将苫房的烂草拿来磨成了面,水调了吃在肚内,不惟充不得饥,结涩了肠胃,有十个死十个,再没有腾挪。”
  苫房的烂草,这真是头一次听说,古代好吃的也有,但是惨起来,真不是人受的。
  那个原来食品造假材料观音土,也成了大家的腹中物,在没有别的食物的情况下,吃这个就不止是便秘,是要命啊。也顾不了这么多,为了一时的饱腹感,只好不顾性命了。
  “又有得将山上出的那白土烙了饼吃下去的,也是涩住了,解不下手来,若有十个,这却只死五双。”
  剩下只好吃人了。
  “只得将那死人的肉割了来吃,渐至于吃活人,渐至于骨肉相戕起来。这却口里不忍细说,只此微微的点过罢了。这些吃人肉怪兽,到了次年春里,发起瘟疫来,挨了门死得百不剩一,这可不是天老爷着实的儆戒人了?”
  作者将得瘟疫的原因归为上天的惩罚,其实吃同类的肉,最容易传播疾病了。
  日期:2017-12-13 23:28:08
  这一回是真惨啊,好像这样的情况后面还有几次。
  但是古代也不至于一年没收成就要闹到吃人吧,作者也给出了答案,这次明水的饥荒,与其说是天灾,不如说是人祸。——“论起理来,这等连年收成,刚刚的一季没有收得,也便到不得那已甚的所在。却是这些人恃了丰年的收成,不晓得有甚么荒年,多的粮食,大铺大腾,贱贱粜了,买嘴吃,买衣穿。卒然遇了荒年,大人家有粮食的,看了这个凶荒景象,藏住了不肯将出粜”
  晚明富有,但是奢侈之风太过,很多平民甚至贫民有一点钱,都是先置办光鲜的衣服,或者买酒肉吃,也不愿意多备点粮食以备饥荒。好像许多有识之士也抨击过这种风气,没用。
  而政府对粮价的掌控几乎为零,就会出现文中这样越饥荒越不卖粮的情况。
  日期:2017-12-14 00:19:52
  第二十八回 关大帝泥胎显圣 许真君撮土救人
  上回写到吃的恶,这回写喝的恶。
  “就是济南的合属中,如海丰、乐陵、利津、蒲台、滨州、武定,那井泉都是盐卤一般的咸苦。合伙砌了池塘,夏秋积上雨水,冬里扫上雪,开春化了冻,发得那水绿威威的浓浊,头口也在里面饮水,人也在里边汲用。有那仕宦大家,空园中放了几百只大瓮,接那夏秋的雨水,也是发得那水碧绿的青苔;血红色米粒大的跟斗虫,可以手拿。到霜降以后,那水渐渐澄清将来,另用别瓮逐瓮折澄过去,如此折澄两三遍,澄得没有一些滓渣,却用煤炭如拳头大的烧得红透,乘热投在水中,每瓮一块,将瓮口封严,其水经夏不坏,烹茶也不甚恶,做极好的清酒,交头吃这一年。”

  日期:2017-12-14 00:20:28
  这还算是好的,河南和山西更惨。
  “如河南路上甚么五吉、石泊、徘徊、冶陶、猛虎这几个镇店,都是砌池积水。从远处驮两桶水,到值二钱银子;饮一个头口,成五六分的要银子。”
  “再如山西,象这样没水的去处比比都是。单说一个平顺县,离潞安府一百里路,离城五里外,止有浅井一孔,一日止出得五桶水,有数——县官是两桶,典史教官各一桶,便也就浑浊了。这是夏秋有雨水的时节,方得如此;若是旱天,连这数也是没有的。上面盖了井庭,四面排了栏棚,专设了一名井夫昼夜防守,严加封锁。其余的乡绅庶士休想尝尝那井泉的滋味,吃的都是那池中的雨雪。若是旱得久了,连那池中都枯竭了,只得走到黎城县地方。往来一百六十里路,大人家还有头口驮运,那小人家那得头口,只得用人去挑。不知怎样的风俗,挑水的都尽是女人。虽是那妇人,都也似牛头马面一般,却也该叫他挑水!毕竟也甚可怜。”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