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殇三生石——上山下乡知青的艰苦拼搏和荒诞不经的情爱》
第19节

作者: 巴山牛_渝
收藏本书TXT下载
  有的家长送了她几只小鸡娃和兔仔,于是养了起来,卖蛋搞点油盐钱。天气转凉后,连床上的铺盖都是王阿姨借给她的。
  听到夏荷的遭遇,几位老人是一声长叹,叮嘱李尚多关心一下这可怜的妹子。李尚又问了一下三生石的事情,没敢讲坠岩遇险的事,怕长辈们担惊受怕。
  李父看过一些古书,便说:“有一本古书好像叫《太平广记》,说的是唐朝一位叫李源的名士,在我们南浦这地方发现过三生石。”
  李尚说三生石在石峡,李父很感兴趣,说有空要去瞧瞧这古迹。
  日期:2016-12-19 11:46:14

  一家人围着三生石的话题聊着聊着,李尚想起那位刻骨铭心的龙女钟淑媛,突然冒了一句:“打国战时18军是驻在我们南浦吗?”李父说:“不是全部驻这里,是军部和其中一个师驻在这里。哦,军部就是现在南浦军分区那点,以前叫师管区。”
  李尚又冒了一句:“有一个姓伍的营长吗?”奶奶惊问:“你说哪个伍营长?”“就是那个准备和钟淑媛结婚的伍尊龙营长。”嘴一滑溜,李尚把这神游遇见的人儿溜了出来。
  “你是怎么晓得的?”奶奶和父亲紧接着反问了一句,搞得这小辈怎么也解释不清楚,只好把掉进岩腹水潭的事细细道来,一家老小很是为他捏了一把汗。
  只有妹妹李玲拖着哥哥的手臂,没心没肺的嚷道:“哥哥你真是个大英雄哈!”
  沉默了半天,奶奶才对老伴和儿子媳妇叹道:“天意啊!”叹后对李父说:“你到楼上把那皮箱子提下来。”
  打开这口小小的老旧牛皮箱后,李尚发现里面只有一本相册和几个装着大约10寸左右照片的相框,还有一张民国时期的结婚证书。
  李尚拿起这如同一张奖状模样的证书,证书上左边印着一条金龙,右边印着一条彩凤,字是竖着的,分别用毛笔填写着伍尊龙、钟淑媛的姓名,而几幅相框中都是伍钟两人的结婚照,小俩口幸福的笑意挂在脸上。

  李尚泪流满面,他不是在看别人的结婚照,分明是在看他自己和夏荷的结婚照!照片上的男女相貌,明明是他和夏荷,一想到夏荷的现状,幸福激动的泪水也变得苦涩起来。
  翻看着手中的相册,里面都是小俩口的照片,有合影也有单独拍摄的,总共只有十多张,全部是照相馆笨重的座式照相机的作品。
  伍尊龙有戎装也有便装,钟淑媛都是梳的飞机头穿着旗袍 ,全身照半身照都有。征得长辈的同意,李尚取了一张伍尊龙与钟淑媛的合影照片,在这张只有头胸的半身照中,西服领带的伍尊龙和旗袍的钟淑媛这一对俊男美女头部紧紧的靠在一起,幸福之意表现得浓浓的。照片只有二寸大,却清晰逼真,李尚掏出纸拆的钱包,小心的放在包中,想了想又掏出来,撕了妹妹一张作业本纸包好才重新放好。

  听奶奶讲,钟淑媛是奶奶的干女儿,当时一个人住在这楼上,就是现在李尚父母住的楼上这间房,李尚父母是在这里结的婚,李尚兄妹也是在这里出生的。
  钟淑媛当时只有20多岁,在不远处的石竹中学当老师,伍营长是军人,原来叫伍成龙,为了表答对钟淑媛深深的爱,在办理结婚证时,才改成尊龙的,因为淑媛生肖属龙。
  只是战争年代军务十分繁忙,平时也就一个月来看她一两次,时间都很短。李尚的大伯当时只有16岁,也是在这期间当了伍营长的传令兵,一是为了打倭寇,二也是为减轻家庭负担,算是谋一个出路。
  大约在1943年10月份,两人办了结婚证,也买了几件新家具准备举行婚礼,在礼成后的婚宴上,伍营长接到命令:立即率领部队增援宜昌石牌,参加石牌战役。
  这次战役倭寇死伤两万余人,粉碎了倭寇占领抗战大后方的企图,李尚的大伯就是战死在石牌的。
  战后伍营长没回过南浦,只是经常寄钱给钟淑媛。战争年代物价飞涨,靠教书钟淑媛根本不能养活自己。当时一般市民的工资薪金发的是金元券,这钱毛得快,只有部队发的是硬通货银元。

  钟老师是李奶奶的干女儿,基本上算是一家人,平日里也在一起开伙食,所以说李奶奶一家也受益不少。
  伍营长的部队是主力,只晓得他后来又参加过湘西的雪峰山战役。解放战争中,邮路不大畅通,很少接到书信和汇款了,到1948年底,彻底失去了音信,但钟淑媛却矢志不渝的继续等待着心爱的郎君。
  1949年底,南浦和平解放后,第一批解放军进城的当天晚上,有一位解放军排长来找钟淑媛,当时李奶奶也在场,这位排长她们以前见过,以前是伍营长属下的一位连副。
  排长讲,部队后来参加了徐蚌会战,也就是淮海战役,伍营长这时已经提升为中校团长,率一团人与解放军二个团血战大王庄,殊死肉搏双方差点拼光。
  伍团长身受重伤,用身上的鲜血在钟淑媛赠送的订情物——一方亲手绣了一对鸳鸯的手帕上,写下了“驻军南浦、三生有幸、三生石前、再约来生”的血书交给了这位排长,命令他马上率领余下的人战场起义,将来一定想法把这送到娇妻手上。
  连副战场起义后任解放军排长,这支解放军就是后来接管南浦城防的部队。排长说完这些,把血书交给钟淑媛后便告辞走了。
  先前在听讲述时,钟淑媛只是冷静的坐着没什么表情,接过血书也没有打开看一下。只是对李奶奶平静地说:“干妈,我累了想睡觉。现在解放了,我想回南京老家生活,这里的生活用品都留给您老吧。”
  李奶奶毕竟没文化,也没多想啥,钟、伍两人分开这么多年又早断了音信,猜都猜得到伍尊龙凶多吉少。
  姓伍的打起仗来是一根筋,“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平日里常挂在嘴边。大伯战死,留在李奶奶心中是永远难忘的痛!也多少对姓伍的有一些怨气,只不过从没在干女儿面前表露过,当时见干女儿情绪冷静,只是劝慰了几句就下楼去睡了。

  第二天早上还没开门,发现门下有一把钥匙,捡起来一看,晓得是楼上的门钥匙,李奶奶心里有点慌,赶忙上去开门,发现室内收拾得干干净净,床上根本没人睡过,干女儿也不见了。
  直到隔了好多天,才有船工传出前几天有个打扮时髦的旗袍女子在长江边的盘龙石上跪哭半夜,船工们起先怕是撞到了鬼,后来发现不是鬼,想去看一下情况。
  在这改朝换代的当口,这样的痛哭经常发生,还没等船工靠近,见那女子纵身跳进了长江的激流中。
  李奶奶心里明白,只好大哭了一场,老两口收拾了干女儿日常的生活用品和几件穿用过的衣物,拿到盘龙石上一把火烧了,算是送给了她。
  由于原来准备结婚的铺笼帐被都是新的,钟淑媛在婚礼的当晚都打包放进了衣柜里收藏起来,连郎君匆忙换下的新郎服和自己的新娘装也仔细折好收藏,准备等郎君回来时两人再重新洞房。
  这些东西钟淑媛当时是留给了李奶奶的,所以李奶奶把家具和新的物品都留了下来,还继续承租了这间房,经常上楼来打扫一下卫生。直到1952年秋,李尚父母新婚前,李奶奶才从皮箱里取出新郎新娘服装,只是把墙上挂的相框等东西装进皮箱锁好,换上了自家儿子、媳妇的合影。可以说李尚父母的婚礼是伍、钟婚礼的继续,不光新房及一切物品都是当时准备的,连新郎新娘的婚礼服装也是当时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