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殇三生石——上山下乡知青的艰苦拼搏和荒诞不经的情爱》
第20节

作者: 巴山牛_渝
收藏本书TXT下载

  也不能说李奶奶贪财,因为这本是干女儿送给她的。李奶奶本是城市贫民,儿子娶媳妇如果重新置办下来,她没有这个财力。就算东借西凑也办不到,因为有些东西根本买不到,象那床厚实的羊毛提花毯,现在根本买不到。这条毛毯李尚插队时带到了石峡,盖在身上实在是暖和得很。
  眼看着孙儿一天天长大,身材相貌简直是伍营长的翻版,奶奶在惊讶之余也无法理解。今晚听到孙儿说有一位酷似钟淑媛的小妹儿出现,也只有长叹一口气,说出“天意”二字。
  “三生石前、再约来生”的血书虽然被干女儿带走了,她不知道是什么内容,事后,那位解放军排长倒来过一次,却是给她说过这些的。
  日期:2016-12-19 13:11:05
  第二天是小年,李尚一大早起来到广场去练功,在说中饭不回家吃,要去看王老师。饭后,用军包装了10个鸭蛋10个鸡蛋准备出门,老爸叫他等一下,从碗柜中拎出一瓶南浦大曲酒来,交给儿子送老师。
  王老师叫王国胜,已经快70岁了,看上去只有四十来岁的样子,早已退休在家享清闲。王老师是李尚小学时的体育老师,据说是福建南少林的俗家弟子。
  王老师不是南浦本地人,是抗倭时逃难来此的下江人,因为在南浦娶妻生子,就定居下来。师母也不知啥原因,长期居住在外地工作的儿子家里,只有他孤身一人生活在南浦。多年前李尚曾见过师母一面,是一位矮胖的中年妇女,脸貌似乎是老师的大姐姐。
  王老师一直住在学校的单间宿舍里,学校已经放了寒假,小操场上有二位年轻人正在王老师的指点下挥着木刀练罗汉刀,那时没有铁质的武术器材出售,这木刀还要自己动手用薄木板削成。
  李尚站在王老师身前恭敬的鞠了一躬,老师笑着问了老李家长辈的安好,责怪李尚来看望一下老师就行了,不必带什么礼物。
  场上二位舞刀的小青年也收势围过来,两人都很壮实,稍高点的叫曾凡,另外一位叫吴铭,都是李尚的小学同学,只是初中没分在一个学校。
  李尚也有很长时间没见过他们,但知道曾凡在南浦的白马区插队,吴铭在巫咸县插队。三人当初是王老师众多学生之一,三人学得苦也练得好,所以私下称李尚为大师兄,曾凡为二师兄,吴铭自然是三师弟了。当然,这不是王老师的意思,他教的学生太多了,又是上课履行教职的行为,心里从不认为这也算是师徒关系。只是逐年挑选了极个别有培养潜质、品行优良的学生重点传授,默认是师徒关系罢了。

  这三人在王老师众多学生中的功夫也算得翘楚,私下按功夫的高低排了位置。李尚除了身材比他俩高点,功夫可以说高他们一大截,年纪却是还比两人小几个月,当下这两人嚷着要大师兄露一小手。

  在老师微笑颚首后,接过吴铭递过来的木刀,双手持刀一个抱拳,走了一套罗汉刀法。这套刀法由李尚演来,可以说如同猛龙出水翻江倒海般的杀气腾腾,赢得二位师弟的阵阵喝彩,王老师也是点了几次头的。
  王老师真正认可的徒弟并不多,甚至曾凡和吴铭都不是,李尚算是认可的徒弟之一,如果按年龄来排,李尚是老幺。大师兄叫刘金山,只不过在60年代中期,很是干了一些为人不齿的事情,从此之后王老师再也不谈徒弟的事情。
  稍事歇息,李尚又在王老师面前修习了罗汉功,在运气到第十三节时,王老师的脸色沉了下来,眉头也皱了起来,随着十八节功法修习完,眉头更是皱成了一团。
  李尚收功后,王老师走到他身后打量着,还伸出右手拍了拍他的短寸平头,疑惑地问道:“你刚才头顶隐隐有清气飘升,似有神元外泄的异象。莫不是你遇到过什么异常的情况?”李尚见老师这等脸色问话,生怕有啥副作用在身上发生,心里很慌乱,忙把曾经从几十米高的山岩上掉入水中的情况简单的说了一下。不过没讲是掉在山岩腹中,更不敢说起曾经神游龙宫的奇遇,这匪夷所思的怪事如果轻易乱讲,听的人肯定认为你在吹牛。

  “明白了,幸亏你娃儿是用了心在练功,捡了一条小命,也算机缘巧合,撞开了神元穴。我现在传你三节辅助功,分别是头功、心功、颈功,如果你练成这三节辅功,修为将远远超过老师。”李尚不敢超过老师,慌忙称“不敢”。

  王老师笑着说:“你娃儿慌啥嘛,老师没有你的机缘,不能练这三节辅功。你有这种机遇,老师高兴还来不及呢!今后不管你练到什么境界,也还是我的学生嘛!青出于蓝胜于蓝,如果学生总是不敢超过老师,这社会还不早就回到了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
  听见有这种便宜可捡,曾、吴两人也要学这三节辅功。王老师告诉他俩,可以掌握这辅功的招式和运气方法,但不可盲目练习,否则不死即残。这话把两人吓个半死,连掌握要领也不想学了。
  李尚记牢了这三节辅功的修习方法,师徒四人又聊了一阵天,已经到了中饭时间,当时粮食是定额配给,社会风气是不吃请也不请吃。当然,逢年过节走亲戚和红白事亲朋好友随礼是另一码事。所以,李尚三人也不准备留在老师家吃饭。
  日期:2016-12-19 14:02:24
  向老师告别时,许是老师听到一些风言风语,语重心长的对李尚说:“插队落户的知青,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是为了调回城才下去的,但不能挂在嘴上。凡事不可强出头,人心不古,谨防枪打出头鸟。”
  兄弟仨来到街上,在一家小面馆要了三碗炸酱面,钱是李尚付的,粮票是曾凡抢着付的。吴铭是没钱没粮票,李、曾二人心中有种怪怪的感觉,因为吴铭家庭条件是最好的,父母双职工,又是独子,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过世了,家庭负担是很轻的。
  饭后,吴铭提议到西山公园去喝茶,他有插队的好经验要与二位哥哥分享。兄弟仨反正是闲来无事瞎逛,一路向西山公园走去。
  腊月间的茶园冷冷清清,李尚付了三碗茶钱,大家懒懒地躺在椅子上休息,听吴铭神叨叨的讲插队的经验。
  其实根本不是啥插队的经验,而是在乡下泡妞的经历,还是他泡村妇的糗事。不过大家都是小年青,自然对男女之间的事有趣得很。
  吴铭在巫咸大山中的一个知青点插队,南知的知青点与渝知的知青点相隔不远,一来二去吴铭与渝知中的一两位知哥混了个脸熟,渐渐的了解到一些私密事儿。

  知青点周边的山上散布着当地乡民的一些农舍,多是单家独户的,那里的乡民干农活不像南浦丘陵地带人烟密集,多是集体出动,而是各家负责耕种自家周围的土地。
  这单家独户的农家,多是一对夫妻几个娃儿,男人天亮出门,带上中午的饭食,挑一担水肥或者灰肥上山,往往一走便是几里路,要到天黑才回来。
  女人负责房屋周边的庄稼和煮饭带娃儿的家务事,这里的乡民尽管辛苦劳作,却不见半文现钱,喂点家禽也卖不起价,去赶场一个来回要一整天。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