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天惊——破解天书『西游记』》
第46节

作者: 塘西正观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5-26 21:59:28
  第十一章 揭开《西游记》第一藏—《西游记》暗藏的诅咒之谜(第十一章之四)内容提要:
  《西游记》的作者冒着文字狱的风险,冒着人头落地,诛连九族的危险,用高超的文字游戏在书里痛骂朱元璋。
  日期:2017-05-27 22:03:15
  第十一章 揭开《西游记》第一藏—《西游记》暗藏的诅咒之谜(第十一章之四)
  朱元璋制造的文字狱还有很多,不能一一列举。
  为什么会列举那么多朱元璋制造的文字狱呢?目的只是想说明,用文字游戏来诅咒朱元璋是件很危险的事情,随时有掉脑袋的危险。故此,读者便会对本文破解埋藏在《西游记》里诅咒朱元璋的煞费苦心而有所理解。那些看起来似是而非的诅咒并不是本作者的异想天开,无中生有,牵强附会。
  如果用太过高深的文字游戏诅咒皇帝,只有作者自己一个人看得懂,那等于没骂。而骂得太明显则有掉脑袋的危险。故此,最高超的诅咒就是只有极少数人看得懂,甚至只可意会;即使官府看见了,也因看起来似是而非,因证据不足而对作者无可奈何。
  用文字游戏诅咒皇帝实在就像在万丈深渊上面走钢丝绳:其乐无穷,其险无比。
  《西游记》的作者显然深知朱元璋的这两个疼点,专往这两个疼处撩。
  《西游记》很擅长利用文字游戏骂人,用谐音手法骂,含沙射影、指桑骂槐地骂,恶毒的诅咒又不留痕迹,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有时候我想,诅咒朱元璋,这可能是《西游记》的作者写这本书的主要目的吧。
  《西游记》第九回,泾河老龙王听到巡水夜叉报告长安城里的袁守诚算卦很准,能算出河里哪里的鱼虾蟹多,因此害死了很多他手下的水族,于是:
  龙王甚怒,急提了剑,就要上长安城,诛灭这卖卦的。
  龙王提着宝剑去找袁守诚的晦气,本来就不是要袁守诚的命的。由随后龙王与袁守诚赌赛时的对话便可知道:
  龙王笑曰:“此言不可作戏。如是明日有雨,依你断的时辰、数目,我送课金五十两奉谢。若无雨,或不按时辰、数目,我与你实说:定要打坏你的门面,扯碎你的招牌,即时赶出长安,不许在此惑众!”先生忻然道:“这个一定任你。请了,请了。”
  由此可以看出,泾河龙王无非是想把袁守诚赶出长安城,使他不能指引渔夫在泾河捕捞他的水族罢了,根本就是无意杀他。
  这就是《西游记》故意露出的破绽,让能破解得这个秘密的同道们发出会心的一笑。话又说回来,即使泾河龙王想杀袁守诚,《西游记》也可以很轻松地用不下几十种的文字来表达,用不着冒着生命危险用“诛灭”这个词!
  “诛灭”的谐音就是“朱灭”啊!这是在诅咒朱元璋早死!这种骂法比被朱元璋判处死罪的那些文字狱的文字露骨得多了!
  《西游记》第十一回,在介绍玄奘法师的那一首诗里,竟也藏着诅咒朱元璋的文字:

  灵通本讳号金蝉: 只为无心听佛讲,
  转托尘凡苦受磨, 降生世俗遭网罗。
  投胎落地就逢凶, 未出之前临恶党。
  …

  年方十八认亲娘, 特赴京都求外长。
  总管开山调大军, 洪州剿匪诛凶党。
  状元光蕊脱天罗, 子父相逢堪贺奖。
  …
  在这首十二句168个字的诗中,介绍了玄奘法师的出身,看似无甚特别之处。其实里面有一句共7个字暗藏着诅咒朱元璋的秘密。
  这句诗就是“洪州剿匪诛凶党”!
  洪州的土匪简称就是“洪匪”, “洪匪”的谐音就是“红匪”,这不是在撩朱元璋的疼处,在诅咒朱元璋吗?
  “诛凶党”,谐音就是“朱凶党”,这是《西游记》在痛骂朱元璋以及跟随他的死党们啊!
  《西游记》第七十六回,在狮陀洞,青狮、白象、大鹏三怪屡次设难陷害三藏师徒。这回是老魔(青狮怪)设计将师徒诱骗到狮陀城:
  老怪遂帅众至大路旁高叫道:“唐老爷,今日不犯红沙,请老爷早早过山。”
  “红沙”本叫红沙日,也叫红煞日。中国的风水阴阳学家认为,红沙日是恶星当头,值此时日不宜出行,不宜动土,不宜结婚等。《西游记》在此处不称红沙日而只称红沙,是在刻意诅咒朱元璋的红巾军经历—“红煞”!当然不能直接用“红煞”,那样的话很容易掉脑袋的。
  本文在前章已经破解,《西游记》对龙族极其鄙视,《西游记》对他们极尽玩弄及嘲讽,即使是四海龙王也不能幸免。前章已经分析这是对皇族的贬抑,其实只是说了一半。更精准地说,《西游记》骂龙贬龙,都是在骂朱元璋。
  这又是何解呢?
  因为,朱元璋出生于公元1328年,生肖属龙。皇帝都自称真龙天子。属龙的天子才是真龙天子哇!
  中国历史上生肖属龙的皇帝其实并不多: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唐朝唐中宗李显;宋朝宋真宗赵恒、宋钦宗赵桓、南宋末代皇帝端宗赵罡;元朝文宗皇帝;明朝朱元璋、明崇祯皇帝朱由检;清朝的皇太极、同治帝载淳等。

  清朝的皇帝和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皇帝肯定是与《西游记》八竿子打不上关系。而司马炎,唐中宗,宋朝、元朝的皇帝,委实也找不出与《西游记》作者的结怨之处。
  《西游记》和谁最可能有仇怨呢?只有明太祖朱元璋了! 《西游记》对龙的鄙视态度,与《西游记》借用“红”、“僧”“贼”、“盗”诅咒朱元璋的手法以及所起的作用都是一样的。
  东海龙王敖广对孙悟空这位恶邻“唬得老龙王胆战心惊,小龙子魂飞魄散”,乖乖献出定海珍宝如意金箍棒;四海龙王闻讯赶来,也对孙悟空无可奈何,只能不情愿地向孙悟空又送了一双藕丝步云履、一副锁子黄金甲、一顶凤翅紫金冠,才好不容易把孙悟空打发走。四海龙王的威严瞬间荡然无存。
  泾河老龙王的通天本事竟然比不上在街头算卦为生的袁守诚。袁守诚能早早算出玉皇大帝明天圣旨钦定的下雨时间、数量;而司职降雨的龙王对此懵然不知。袁守诚的本领 “唬得那龙王魂飞魄散。”到最后泾河龙王为了求得犯天条免死的办法,“整衣伏礼向先生跪下道:‘先生休怪,前言戏之耳,岂知弄假成真,果然违犯天条,奈何?望先生救我一救!不然,我死也不放你。’”此时龙王的尊严威风扫地。

  泾河龙王的最后结局是被丞相魏征梦斩,被唐太宗下令“悬挂市曹,晓喻长安黎庶。”
  ”
  乱石山碧波潭的万圣龙王被《西游记》写成了贼头。万圣龙王带着他的九头驸马女婿到祭赛国金光寺偷了宝塔上的舍利;万圣龙王的女儿跑到玉帝的灵霄殿偷了王母娘娘的九叶灵芝草。一家都是贼。
  在《西游记》里,孙悟空似乎成为龙族的首领,对龙王动辄呼呼喝喝。龙王对孙悟空俯首帖耳,招之则来,挥之则去。孙悟空对龙王稍不如意,非打即骂。
  唐三藏在狮陀国遇难,孙悟空念动咒语就能将北海龙王拘来施救,北海龙王还向孙悟空下跪:“北海小龙敖顺叩头。”
  大天竺国凤仙郡三年不下滴雨,孙悟空念动真言咒语唤龙王前来问明原因。东海老龙王敖广即刻飞奔而至。
  在《西游记》第四十六回,孙悟空痛骂北海龙王敖顺:“我把你这带角的蚯蚓,有鳞的泥鳅!”将龙形容得如此低贱劣小不堪,将龙骂得如此生动形象又尖酸刻薄。相信《西游记》的作者能借此吐了痛恨朱元璋的一口恶气。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