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天惊——破解天书『西游记』》
第47节

作者: 塘西正观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5-29 21:49:25
  第十一章 揭开《西游记》第一藏—《西游记》暗藏的诅咒之谜(第十一章之五)简介:
  万寿山五庄观的“镇元子”其实就是朱元璋的化身之一。
  在《西游记》的笔下,镇元子是个亦正亦邪、老奸巨猾的人物。
  《西游记》在五庄观里指桑骂槐把朱元璋骂个淋漓痛快。
  日期:2017-05-31 21:42:03
  第十一章 揭开《西游记》第一藏—《西游记》暗藏的诅咒之谜(第十一章之五)
  《西游记》里万寿山五庄观的“镇元子”,“镇元大仙”,他的身上隐藏着一个惊天的大秘密!

  自古至今、全世界除了《西游记》外,是无此神仙的。他是《西游记》创造的一位重量级的神仙。
  “镇元子”,“镇元大仙”,也是《西游记》作者为他所要诅咒的对象—朱元璋量身定做的神仙!
  《西游记》里的镇元大仙是朱元璋的化身,他被《西游记》骂得体无完肤!
  这个秘密也是没有任何人能看得出来。
  相信所有的读者都会这样问:镇元大仙如何会是朱元璋呢?他们一个在仙界,一个在凡间,是不同世界的人物。

  其实,《西游记》已经半明半暗地告诉了我们这个秘密,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到了罢。
  且看《西游记》是怎样用高超的文字游戏技巧来透露这个秘密的。
  《西游记》第二十四回:
  却说这座山名唤万寿山;山中有一座观,名唤五庄观;观里有一尊仙,道号镇元子,混名与世同君。
  先看镇元大仙的道号:“镇元子”。
  “子”是尊称,像我们尊称孔子、孟子一样,可以理解为先生;而“镇元”可以理解为镇压元朝。“镇元子”的意思就是镇压元朝的英雄,或者叫消灭元朝的英雄。

  谁配得上这个称号呢?消灭元朝的英雄太多了,像徐达、常遇春,算得上是灭元的数一数二大将,如何就会一口咬定镇元子指的是朱元璋呢?
  那么,如何理解《西游记》里镇元大仙这位仙界赫赫有名的大仙,会与凡界的皇帝朱元璋搭上了钩的呢?
  镇元子居住在万寿山上。如果用“万岁”来尊称镇元大仙就有点可笑了。接下来《西游记》介绍了镇元大仙的宝贝—人参果树,这人参果“闻了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岁。”这树的主人镇元子,该吃了多少个人参果?寿岁不知道有多少百个“万岁”! 《西游记》是无需用“万寿山”来折镇元子的寿岁的!
  “万寿山”即是“万岁山”。万岁是对皇帝的另一种称谓。徐达、常遇春充其量只能称九千岁、八千岁。可见,《西游记》写镇元子居住在万寿山,就是在暗喻这山的主人是皇帝身份。

  镇元子居住的观宇名叫五庄观,这是《西游记》第二次暗示镇元子的身份。“五庄”的谐音是“五脏”; 五庄观即是五脏观。五脏,就是人的五脏六腑,一个人的身体就像一个小世界,五庄观就是暗指凡间世界大明帝国。
  “观里有一尊仙,道号镇元子,混名与世同君。”是《西游记》第三次暗示镇元子的身份。“与世同君”就是说镇元子实际是和凡间世界的那个君王相同。
  还有比这更直白地说明镇元子就是朱元璋的方法吗?再明白点就要人头落地了!
  为了怕读者连这都看不懂,《西游记》又让大仙的两个看门童儿清风、明月上场进行暗示:
  两童笑道:“孔子云:‘道不同,不相与谋。’我等是太乙玄门,怎能与那和尚做甚相识!”
  这两个道界仙童嘴里酸溜溜、文诌诌地说这句与身份不相称的儒教祖师孔夫子的格言,无非是暗示这五庄观就是中华大地。

  因此,镇元子的正确解释就是消灭元朝的那位皇帝!除了朱元璋还会是谁呢?
  《西游记》在描述孙悟空与镇元大仙打斗时的一首诗中,暗藏感叹读者没有看出镇元大仙的真实身份的玄妙:
  …
  悟空不识镇元仙,与世同君妙更玄。
  …
  《西游记》里对镇元子的描述,实际上就是《西游记》的作者对朱元璋人品的评价。这是不容置疑的事情。
  镇元子可是仙界鼎鼎有名的大仙啊!单看五庄观那株神奇的人参果树就知道镇元子的非凡。就连尊贵的观音菩萨都屈尊到五庄观品尝一个人参果子。
  真相其实并非如此。
  唐三藏师徒来到五庄观时的情景,《西游记》是这样描写的:

  三藏离鞍下马。又见那山门左边有一通碑,碑上有十个字,乃是“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
  根据本文前章所破解的《西游记》暗藏的识别正邪的秘密规则,可知:五庄观门前有题字,而且题字的个数之和不是至尊之数9。因此,这观的主人是邪祟人物。
  这是《西游记》对镇元子的总评价。
  对于朱元璋,《西游记》是该诅咒就骂,该肯定就肯定。并非忠臣什么都是好,奸臣什么都是坏。《西游记》的“是中藏非”写作手法同样适用于朱元璋。
  在《西游记》作者的眼中,朱元璋还是一个大方的人,起码不是吝啬的人。《西游记》是这样开始描述镇元大仙的:

  这天,镇元子应元始天尊之邀,到上清天上弥罗宫听讲“混元道果”。临出发前,镇元子特地嘱咐留守的清风、明月二仙童:“不日有一个故人从此经过,却莫怠慢了他。可将我人参果打两个与他吃,权表旧日之情。”
  这个故人便是唐三藏。但镇元子知道他前世的来历。三藏的前世是如来佛的第二个徒弟,五百年前在“兰盆会”与镇元子相识,并且亲手传茶给镇元子。
  要知道这人参果“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成熟,短头一万年方得吃。似这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果子。”人参果树一万年才结三十个果子,镇元子一下子给三藏这位故友吃两个,也可算是大方之人了。这是作者认为朱元璋有时候也是个大方之人。
  但是,祸从口出。一切争端就从这几个果子开始。
  先是清风、明月谨遵师嘱,敲下两个人参果给唐三藏品尝。唐三藏自转世后是肉眼凡胎,以为这人参果是“三朝未满的孩童”,坚拒不吃。于是清风、明月将这两个人参果一人一个分吃了。这样的好事给猪八戒打探到了。徒弟仨人趁着月黑风高溜到花园里一人偷吃了一个人参果。因为猪八戒意犹未尽还嚷嚷着要摘多一个吃,给清风、明月发觉了。这清风、明月也不是省油的灯,“指着唐僧,秃前秃后,秽语污言,不绝口的乱骂;贼头鼠脑,臭短臊长,没好气的胡嚷。”到后来又骂孙悟空和猪八戒、沙僧:“偷吃我四个,这和尚还说不是贼哩!”

  《西游记》明里借着清风、明月的口痛骂唐三藏师徒,暗地里却是把朱元璋的禁忌和疼处骂得好不爽快!
  孙悟空哪里受得了这口气!一怒之下用如意棒将人参果树乱打一通,最后把树给推倒了。镇元大仙的宝贝树就这样被孙悟空给弄死了。
  待到镇元大仙回到五庄观,此时唐三藏师徒情知不妙已经溜走了。明月在向大仙报告情况时,不忘当着朱元璋(镇元子)的面痛骂:“师父!你的故人,原来是‘东来的和尚—一伙强盗’十分凶狠!”这文字游戏安排得实在巧妙!把朱元璋骂得实在太痛快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