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天惊——破解天书『西游记』》
第10节

作者: 塘西正观
收藏本书TXT下载
  灵台、方寸,都是“心”的别称。“斜月三星”,是心字的形状:斜月像心字的一勾,三星像心字的三点。
  这类解释从字面来说,也是没什么错误的。《庄子•庚桑楚》有文:“若是而万恶至者,皆天也,而非人也,不足以滑成,不可内于灵台。”庄子所说的“灵台”即指心。
  “方寸”更加好理解了,我们常说的“方寸大乱”,“ 方寸”即指心。
  对“斜月”、“三星”的像形解释也是对的。
  正因为以上对“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是“心”字的解释,一些研究《西游记》的人便断定说:一部《西游记》,“讲的无非就是一个心字”,“灵山即是心,心即是灵山”,言“修身必先修心”。
  但绝大多数的读者都不知道,其实“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是“心”字的解释,不是我们研究得来的,而是《西游记》原本就有的。
  我们发现的迄今最早的百回版世德堂本《西游记》,原书里面所附的注释共有8条,注解字数合计67字(当然,由于新的排版和编辑的原因,我们现在所看的《西游记》版本,已经没有原版本所附的注解了),其中就有对 “灵台方寸山”以及“斜月三星洞”的注解。“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这十个字就占了其中2条注解合共30个字。世德堂本《西游记》原本对“灵台方寸山”的注解是:“灵台方寸,心也”; 对“斜月三星洞”的注解是:“斜月像一勾,三星像一点,也是心。言学仙不必在远,只在此心。”

  由此可知,我们现在所见的各种对“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的注解和诠释,都是在拾世德堂本《西游记》注解的牙慧!
  在世德堂本《西游记》廖廖可数的注解中,“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可见《西游记》对“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是多么的重视,唯恐我们看不懂。
  但是,这些写得分明的解释,却是《西游记》摆下的迷魂阵。我们给《西游记》的作者愚弄了几百年!
  日期:2017-01-25 21:33:14
  第二章:揭开须菩提庸师出劣徒之谜(之二)内容提要:
  与你详细分析“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邪在哪?

  须菩提祖庸在哪?错在哪?
  日期:2017-01-26 22:15:26
  第二章:揭开须菩提庸师出劣徒之谜(第二章之二)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是说心,这是毫无疑问的。但问题的关键是,这个心是什么样的心?
  “方寸”,多么的狭小,能容得下多少的东西呢?因此这个“方寸”代表自私、狭隘、无知、狂妄!
  “斜月”,是歪了的心,代表不够完美、不够正派,是另类、邪恶的心!
  因此,须菩提祖师从“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里培养出来的徒弟都是另类,异端。孙悟空就是其中的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关于孙悟空这名劣徒,后面会详细进行破解。我们现在接着继续破解须菩提祖师是如何平庸的。
  《西游记》第一回,石猴来到三星洞,见到的须菩提祖师是这样的:
  见那菩提祖师端坐台上,两边有三十个小仙侍立台下。
  佛教中证得正果而且等级高深的人,会端坐莲台之上的,比如如来佛、观世音菩萨。菩提祖师坐的台可能是土台、石台或者木台,但绝不会是莲台。因为莲台是至尊圣器,是会有交代的。因此,台子的样式从一开始就已经透露出须菩提未修得正果,未达到高深的品行。
  在《西游记》第一回,当石猴王告知须菩提,自己来自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时,须菩提不明就里,认为这个猴子是个“撒诈捣虚之徒”,喝令要将猴王赶出去。因为东胜神州与三星洞之间隔着两重大海,一座南赡部洲,那是非常遥远的距离。直到猴王解释:“弟子飘洋过海,过界游方,有十数个年头,方才访到此处。”须菩提才信以为真。这个情节透露出须菩提祖师并未获得全部的神通,不晓得石猴过去之事。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知道什么是神通。关于神乎其神,超乎人类想象力的神通,一般认为有以下六种:

  一、神足通。即身体具有飞天入地,出入三界,任意变化的能力。
  二、天眼通。即洞察世间一切事物的种种形色的能力。
  三、天耳通。即能听闻世间一切声音的能力。
  四、他心通,即能洞悉他人思想中各种善恶等事的能力。
  五、宿命通。即能知晓自身及六道众生前世宿命及所做之事的能力。
  六、漏尽通。即能断一切烦恼惑业,永远脱离生死轮回的能力。
  按照佛教的解释,神通是通过修禅定与智慧而获得的超自然的能力。《俱舍论》认为,上述六种神通的前五种神通,凡夫亦可获得;只有罗汉、菩萨以及佛才能获得第六种神通漏尽通。

  须菩提也即金蝉子虽然是在取真经功成之后获得正果的,按照以上神通理论,须菩提在未取经之前,在斜月三星洞已经获得部分的神通,是不违背佛教的神通理论的。
  但,须菩提祖师不知道猴王从哪里来,这说明须菩提祖师还没有掌握宿命通,学艺未精啊!
  再来看须菩提祖师给猴王起名字的故事。
  猴王本是从石头里崩出来的,无爹无娘,自然无姓。须菩提祖师给他取了“孙”的姓氏,起了个名叫悟空。自此猴王有名有姓,可以流芳百世了。须菩提祖师给猴王取姓氏时,是这样说的:
  “狲字去了个兽旁,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
  须菩提所说的“婴儿之本论”出自老子的《道德经》。老子在《道德经》里,对人如何进入婴儿的原始无欲状态,使人从中获得长生之道有很多的论述,比如“专气致柔,能婴儿乎?”须菩提身为如来佛的大弟子,却去钻研道教杂家,不务正业,学而不精,误人弟子是必然的。
  孙悟空多次以报恩的许诺,跪求须菩提祖师教授自己武艺。《西游记》第二回:
  悟空道:“此间更无六耳,止只弟子一人,望师父大舍慈悲,传与我长生之道罢,永不忘恩!”
  ……
  悟空闻说,毛骨悚然,叩头礼拜道:“万望老爷垂悯,传与躲避三灾之法,到底不敢忘恩。”
  ……
  悟空闻得此言,叩头礼拜,启道:“师父,‘为人须为彻’,索性舍个大慈悲,将此腾云之法,一发传与我罢,决不敢忘恩。”

  须菩提对于孙悟空三番五次的感恩许愿既没有制止,也没有进行教育和引导。由此可见,须菩提祖师暗地里真有盼望孙悟空报恩的念头。师徒俩各怀鬼胎,都有较重的功利心。
  再来看须菩提祖师传授了什么武艺给孙悟空。
  开始须菩提祖师是想将“术、流、静、动”传给孙悟空的,只是孙悟空觉得这四门技艺都不能达到长生而婉拒了。须菩提祖师虽然最终没有传授这四门技艺,但须菩提祖师肯定是熟悉这些技艺的。这“术、流、静、动”是什么玩意呢?请看《西游记》第二回中须菩提祖师对它们的介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