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天惊——破解天书『西游记』》
第9节

作者: 塘西正观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那三川坛里,逐一从头查选,内中选得一名有德行的高僧,你道他是谁人?灵通本讳号金蝉:只为无心听佛讲,转托尘凡苦受磨,降生世俗遭罗网……
  而第一次透露唐僧是十次转世的,是在《西游记》第二十七回里那个“白骨精”白骨夫人:
  他在那云端里咬牙切齿,暗恨行者道:“几年家人都讲东土的唐和尚取‘大乘’,他本是金蝉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体。有人吃他一块肉,长寿长生。”
  从此回起,凡是妖精见到唐三藏,都会起魔兽之心,在捉拿唐三藏之前,都会念叨一回“他本是金蝉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体,吃他一块肉,长寿长生”诸如此类的话语。
  也许有人会说,如何知道唐三藏十世转世就是去西天取经?如何就肯定他是每回走到流沙河就让沙僧吃掉,功败垂成的呢?

  这个秘密在《西游记》也是有透露的。在《西游记》里,沙僧在流沙河做水怪时的形像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颈下挂着九个人头骷髅。对于这九个骷髅的来历,沙僧是这样对观音菩萨解释的:
  “菩萨,我在此间吃人无数,向来有几次取经人来,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头抛落流沙,竟沉水底。这个水,鹅毛也不能浮。惟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浮在水面,再不能沉。我以为异物,将索儿穿在一处,闲来拿来玩耍”
  沙僧说的“向来有几次取经人来”,那就是共九次,因为共有9个人头。9个人头加上唐三藏此次投胎取经,可不正好是10世转世了吗?
  须菩提转世的和尚,自然还有些异于常人的地方,他在十世转世的前九次转世里,每次取经途中被沙僧吃掉,他心有不甘啊!阴魂不散,头骷髅自然会浮于流沙河之上。

  如果还有读者对此破解答案有怀疑的,请参阅《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一书。此书据考证是南宋时期出版的,年代自然比百回本《西游记》早了很多。《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应该是《西游记》的雏形,《西游记》可能借鉴了《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的一些故事情节,至少是借鉴了沙僧颈下挂的人头骷髅的情节。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还没有猪八戒这个角色,孙悟空的名字叫猴行者,沙僧的名字叫深沙神。在《入九龙池处第七》章中,三藏法师和猴行者一行在深沙遇阻,此时的深沙神,也即《西游记》里沙僧的原型,他出来帮助三藏法师和猴行者渡过深沙。书中深沙神与三藏法师有这样的对话:

  “项下是和尚两度被我喫你,袋得枯骨在此。”和尚(即三藏法师)说:“你最无知。此回若不改过,教你一门灭绝。”
  可见,《西游记》关于沙僧颈上的人头骷髅的情节,是借鉴《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故事情节,只不过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三藏法师被深沙神吃了两回,便有两个头骨挂在颈下;而《西游记》则是须菩提转世的和尚在流沙河被沙僧吃了九回,便有了九个头骨挂在沙僧颈下。
  沙流河上的水怪沙僧的颈上的人头骷髅,不能是2个,也不能是3个,更不能为8个,只能为9个!为什么呢?因为只有9个人头骷髅,再加上金蝉子今世转世为唐三藏,才能对得上金蝉子也即须菩提的十世转世。因此多一个人头骷髅不行,少一个人头骷髅也不行!
  这也是《西游记》再次埋下的须菩提就是金蝉子的破解密码!

  在《西游记》的第九十九回和一百回,有一个现象是值得我们去注意的,那就是孙悟空与师父、师弟功成到达灵山,按说此时恩怨早已经了结,须菩提该奖该罚,是生是死,是证得功果或贬下地狱,都该有个交代。但孙悟空没有向如来佛问起他祖师须菩提半句。如来佛对各人进行论功行赏,也没有提起须菩提半个字。《西游记》也没有再对须菩提有任何的交代。
  为什么会这样?
  唯一的原因就是他们都知道须菩提的去向,都知道须菩提的结果。那就是须菩提,也即金蝉子,也即唐三藏,他此刻分明就站在如来佛的面前,他最终被封为旃檀功德佛!
  这就是《西游记》里隐藏着的一个惊天大秘密:金蝉子就是须菩提,唐三藏即是金蝉子,唐三藏也即是须菩提!

  日期:2017-01-23 21:58:25
  谢谢!
  石破天惊——破解天书《西游记》第二章继续破解须菩提之谜!
  须菩提身上所藏的秘密,远不止须菩提=金蝉子=唐三藏这么简单!
  日期:2017-01-23 22:26:39
  第二章内容简介:

  须菩提祖是个庸师?
  那他教出会七十二变的高徒孙悟空又怎么解释呢?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竟然是个邪气笼罩的地方?
  这些都从何说起?
  日期:2017-01-24 21:45:48
  第二章:揭开须菩提庸师出劣徒之谜(第二章之一):
  在很多故事和传说中,中国人对那些武艺高深的师父是非常敬仰的。这些高手不但个个功夫了得,而且德高望重,品行高洁。
  而像《西游记》里须菩提祖师这样的神仙级人物,那可是千古难遇的名师。他隐居深山,远离尘嚣,功夫神通高深莫测,教出来的徒弟孙悟空非常犀利,大闹天宫时无人能敌,连玉皇大帝都手足无措。按照中国人的思维,师父们大都不会将一身功夫倾囊传授给徒弟的,他们总会留下一些绝招以防不测。所谓“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即是这样的道理。因此,师父总是比徒弟更为强大些。有些读者也许就会这样联想:假如当初不是孙悟空,而是由须菩提祖师大闹天宫,玉皇大帝该让位了吧,这上界早改姓了须。

  确实,我们是从来都没听到过有谁对须菩提祖师有非议和贬抑之辞的。对须菩提祖师的评价都是一边倒的颂扬、敬仰、顶礼膜拜。
  而真实的情况是,须菩提是个十足的庸师。庸师害人不浅,庸师会害死人的。须菩提这位庸师可把孙悟空给害惨了!

  读者莫要惊奇,且听我一一进行破解。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不听说法,轻慢佛教”的背后,其实就是须菩提偷下灵山,私自收徒,传授一些与佛教大相径庭的外道。
  佛的弟子可以私自收徒弟么?显然是不能的。在灵山,只能以如来佛为中心。如来佛传法的初期,目犍连和舍利弗各自带着自己的一百个弟子同时皈依如来佛,这二百弟子都成为了如来佛的弟子,这在佛教界是一件被极为褒扬的事情。如果十大弟子谁都可以自立门户,收授徒弟的话,那岂不是山派林立,佛门乱了套?所以,须菩提收授徒弟是一件极为叛逆的罪行。多亏我佛慈悲,手下留情,用“不听说法,轻慢佛教”轻轻带过,须菩提也即金蝉子才有机会获得重生,得证大职正果。

  那么,须菩提溜到哪里收授徒弟呢?偷偷跑到了一个名叫做“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的地方去了。“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是一个暗藏玄妙的地方,可惜读者肉眼凡胎看不懂。

  几百年来,《西游记》形形色色的不同版本,以及众多的研究、注释,对“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或者不予以解释,有解释的都会说类似这样的话: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