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末路 (细解与明亡有关的那些事)》
第14节

作者: Wubeifa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11-27 23:22:14
  按理说,刘公公自己的所作所为也是稀烂一团,对焦芳父子那点子破事应该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意见,搞不好还要觉得惺惺相惜。可是,掌权日久的刘公公在张彩的谆谆教导之下居然开始学会了爱惜羽毛。这里稍微说一下张彩这个人。张彩是钦定的阉党,《明史:阉党》里有他的大名。张彩也确实是为刘瑾所赏识和中用,一路加官进爵。张彩是个帅哥,仪表不凡,又能言善辩,初见刘瑾时就是 “高冠鲜衣,貌白皙修伟,须眉蔚然,词辩泉涌”, 刘瑾可能也比较喜欢帅哥,相见恨晚,并且渐渐地引以为亲信,言听计从,而张彩对刘瑾这个知音也是感恩戴德,一心侍奉。

  张彩是个聪明之人,他追随刘瑾,也就真心盼望刘瑾能够一直掌权。他看到刘瑾在掌权期间贪婪无厌,引得天下人都心怀不满,这样下去肯定没法长久,但又不能直接让刘瑾不要贪财索贿,这样打脸的事张彩不会做,也做不得。所以他找了机会劝刘瑾道:“你知道那些人贿赂你的钱都是从哪来的么?不是他们挪用公款,就是盘剥百姓而来的。这帮孙子打着你的旗号在外边大肆搜刮,贡献给你的却不过是他们所搜刮的十分之一,但是天下人却都把账算到你的头上,这笔买卖你做得算是亏死了。”

  刘瑾这辈子只能占便宜,绝对不能吃亏,这种亏本买卖刘瑾一听就火了,赶紧断了官员给他送钱的路子,并且狠狠地抓了几个典型,严厉惩办。张彩用另类的方式让刘瑾学会爱惜羽毛,所以朝野舆论对张彩还有些赞誉之声,说他能够引导刘瑾向善。
  这样的亲信给刘瑾打焦芳的小报告,刘瑾自然是听得进去的。开始爱惜羽毛的刘公公对于焦芳父子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十分愤怒,我都开始洗心革面了,你们居然还在那给我整这些不要脸的破事。刘瑾为此多次当众斥责焦芳父子,把父子俩羞臊得没有办法,只能打辞职报告走人。焦芳的滚蛋给杨廷和创造了机会,他顺理成章做了李东阳的接班人,成了首辅。
  杨廷和与武宗的感情究竟怎么样,应该说还是相当不错的。武宗虽然贪玩而又无厘头,但对自己这个“杨师傅”确实一向不坏。而杨廷和借着这个“杨师傅”的身份也与武宗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开始了各种花样翻新的斗智斗勇。首先,杨廷和想尽一切办法要把武宗这匹脱缰的野马给管束起来。
  日期:2016-11-28 12:23:50

  正德九年正月十五元宵佳节,武宗属于不过节都要玩乐的人,一旦过节就更是玩起来不要命。武宗本来就喜欢玩灯火,每一年都要大玩特玩。而正德九年,宁王朱宸濠,也就是后面造了反,在星爷《唐伯虎点秋香》里头也友情演出了一把的宁王,献给武宗一种新奇灯火,在宫内到处悬挂,亮如白昼。武宗又命人在殿檐上装上氈幕,里面存放火药。不要问我他想干什么,我这种不会玩的人根本不知道武宗打的什么主意,史书就是这么记载的。

  小时候大人就告诉我们不要玩火,但已经成年了的武宗不管,元宵节宫内处处张灯结彩,好不热闹。结果乐极生悲,宫人一时不察,走了水,你想又是灯又是火药的,还愁烧不起来么,于是火势迅速蔓延,从二更天一直烧到天亮。而武宗逃到豹房之后看着宫内的连天大火,居然还笑着对左右说:“好一棚大烟火那”,可见对武宗来说,万事万物都是可供玩乐的,娱乐至死。
  但是这棚大烟火还是烧过了头,要是烧些寻常宫殿也就罢了,偏把乾清宫给烧了。乾清宫是皇帝居住的正殿,上应老天,取乾天清正之意。乾清宫烧了,在当时的人看来,那就是老天爷发了大脾气。杨廷和抓住机会,逼着武宗诚心诚意地向老天爷认错。皇帝们都是怕老天爷的,所以正月十八,正德皇帝穿着浅色服装,不到奉天殿,而是驾临奉天门,不设宝座而是就这么站着,表示自己戒慎恐惧,接见和慰问群臣。并且下罪己诏,说乾清宫火灾让朕内心惊惶不知所措,如果你们发现我在敬天事神、遵守祖宗之法、等等等等一系列方面有做得不好的,那就一定要大胆直言,好让我有所警惧,好让以后老天爷不对我发脾气了。

  皇帝是通常不会自己写诏书的,因为诏书是体例最高的公文,有一大堆各种讲究,皇帝如果还要自己费心思写诏书,那一天到晚啥事都干不了。而且大多数皇帝也不具备写诏书的文学修养,毕竟他们生来是做领导而不是做秘书的,没有经过科举、翰林院的锻炼,写不出像样子的诏书来。武宗成天玩乐,一年动不了几次笔,这封罪己诏洋洋洒洒,他自己也是绝写不出来的。
  所以罪己诏实际上就是内阁代皇帝向老天爷和天下臣民写检讨书,皇帝照着念一遍就是了,具体写什么,内阁说了算,皇帝一般也不敢大改动,要不然老天爷觉得你认错态度不积极,再烧一次就麻烦了。既然检讨书是内阁写的,那就很深刻了,所以杨廷和用假设句的语气,把武宗即位以来所有的问题都列举了出来,诏书上说“如果你们发现我在某某某某方面做得不好,存在问题的话,你们一定要给我提意见。”, 那实际上就是杨廷和在跟武宗说:“你在某某某某方面都做得很不好,我们要给你提意见了。”

  。怎么就说你这些方面都做得很不好呢,你看乾清宫都被你爹(皇帝是天子)一怒之下给烧了嘛!
  日期:2016-11-28 15:22:03

  事实一再证明,检讨是不能随便做的,一旦检讨,就说明你自己知错认错了,既然你自己都知错认错了,别人就要给你改正了。批评往往是跟随着自我批评而来的,尤其是对于居上位者而言。武宗下罪己诏让大臣们直言,可把朝臣们高兴坏了,憋了多少年不敢说,现在一股脑儿都说出来。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内阁大学士、六部官员、六科给事中、翰林院、十三道监察御史等等一大批朝臣纷纷给武宗上疏直言,劝谏的内容包罗万象,有劝武宗深居简出不要再到处乱跑的,有让武宗把那些西域番僧驱逐出境的,有让武宗整肃镇守官员的,等等等等。如果武宗全听了,哪简直就要直追尧舜,如果武宗听了一部分,那可能也会像楚庄王一样一鸣惊人,可是武宗选择的是一概不听,一切照旧。

  开玩笑,深居简出不要憋死么?没有西域番僧谁陪他胡闹,西域番僧带来的新鲜玩意你们大臣们能给他吗?整肃镇守官员多费心思啊。隔三差五祭祀这个祭祀那个,那还有时间玩吗?等等。武宗对于一切能够阻扰他玩的建议都深恶痛绝,所以可想而知,朝臣们只是过了一把嘴瘾,根本没有办法让武宗有所改变。
  非但没有改变,刘瑾死后的武宗简直可以说是变本加厉,玩得越来越没边,陆续宠幸两个人,一个钱宁,一个江彬。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抽出点时间来怀念一下死太监刘瑾。刘瑾虽然被千刀万剐,死有余辜。但是实事求是的说,刘瑾在朝的时候确实是管事的,就像我前面一再说的,刘瑾绝对没有把国政当成儿戏。他最大的罪过不是对国事不上心,而是太上心了,完全超出了他的本分,一个太监管那么宽,手段还那么毒辣,还那么贪婪,那就该死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