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末路 (细解与明亡有关的那些事)》
第15节

作者: Wubeifa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刘瑾的志向颇为远大,绝不是为了陪武宗胡闹而已,他的目的在于掌权,陪武宗胡闹只是刘瑾初期邀宠于武宗的手段。等刘瑾成功上位之后,他作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就不再陪着武宗胡闹,而是真正开始做事了。刘瑾对于朝政非常上心,而且最难能可贵的是刘公公很有自知之明,刘瑾知道自己水平不够,所以,史载,刘瑾处理国政,都是先把奏章带回私宅,然后和他的妹夫孙聪,以及他的幕僚张文冕一起商量决议,再将决定交由内阁次辅焦芳润色,最后交给内 阁首辅李东阳审核之后才正式颁发诏敕。刘瑾这样的慎重,可以说是难得的。

  日期:2016-11-28 16:10:24
  但刘瑾死后,武宗所宠幸的人就再也没有这样的了。钱宁和江彬可以说是纯粹的祸害,刘公公跟他们一比简直就是光辉闪闪,形象高大。钱宁和江彬都是以无底线迎合武宗玩乐而得宠,而且由于钱宁和江彬都不是太监,所以比刘瑾知道的淫乐之事多太多了,变着花样地武宗介绍各种荒唐玩法,时不时还亲身参与其中。这些都是刘公公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因此,钱宁和江彬的得宠比刘瑾更甚,而由于此二人根本没有底线,所图的也根本不是掌权理政,而是无边的享乐和贪婪,所以这二人用事实际上比刘瑾用事要恶劣太多。

  就在武宗日渐放纵之时,杨廷和却要回老家了,干什么去了呢,正德十年杨廷和的父亲故去了,因此杨廷和要回家守丧,也就是丁忧。杨廷和打了请假报告,武宗却不让走,武宗很清楚,你走了活谁干,我可不想干。但是礼法最大,杨廷和又接连请假,三次之后武宗终于允许他回家奔丧。正德十年三月,杨廷和离京丁忧,这一走就是将近三年。这三年里,武宗更是玩得无边无涯,钱宁和江彬二人也是权势大涨。

  钱宁被朱厚照赐了国姓,他自己的名片上印说自己是“皇庶子”,也就是武宗的庶子,他倒还好,没敢说自己是“皇嫡子”。钱宁以各种淫乱之事进献给武宗,博取武宗欢心,这些事说出来都是要教坏小朋友的。而且钱宁在早期受宠时应该是和武宗有性关系的,这一点史书也委婉地做了记载。《明史:佞幸》说:“帝在豹房,常醉枕宁卧。”,说武宗常常在酒后枕着钱宁睡觉,实际上也是在隐晦地指出二人的关系不寻常。以至于百官们为了知道什么时候武宗会出来,就去候着钱宁,只要钱宁一出来,那就知道武宗马上也要出来了。钱宁在正德八年升为左都督,执掌锦衣卫,并且主管诏狱,因此权势大盛,举朝没有人敢犯他的虎威。

  日期:2016-11-28 16:54:22

  而江彬呢,是钱宁举荐给武宗的,他也被赐了朱姓。但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江彬和钱宁先后得宠于武宗,却互相之间开始争宠,从不和发展成为敌人。江彬本是一名边将,为人没有别的特长,就是勇悍而已。但是武宗一见倾心,也许是见惯了身边的文士、太监,一个个都缺乏男子汉气概,所以在钱宁举荐之后立即就把江彬留在了身边。刘瑾和钱宁说到底都是文弱之人,钱宁顶天了就是会玩一些男女之事,而刘瑾只会一些飞鹰走狗的小玩意。而江彬充分发挥刘瑾和钱宁都没有的优势,在一心想建立武功,追慕明、太宗的赫赫威名的武宗面前大谈骑射、兵略,武勇,一股子豪气干云的大丈夫感觉,把朱厚照想当英雄的心撩拨地大悦。但是朱厚照很奇怪,武勇归武勇,他只要是喜欢的人一定要先收入床帏,因此大悦之后别的不管,先把江彬留在身边,进而 “同卧起”,又和江彬睡到一块去了。

  钱宁和江彬两个人都变着花样地讨武宗欢心。但钱宁自己没有行过万里路,因此主要是在京城带着朱厚照玩,玩来玩去武宗就腻了。而江彬却是在外面闯荡过的,他借着自己边将的身份和经历,一天到晚勾引武宗到外边去玩。江彬本身是宣府人,所以屡屡跟武宗说:“宣府乐工也多,美妇人也多,而且还可以时时看到边境上的小规模战争,地方广阔无边,刹那之间就可以奔驰千里,你干嘛还这么闷在大内,被廷臣们制约呢?”,朱厚照一听就深以为然,马上心向往之。宣府是明朝的九个边镇之一,属于军事重镇。宣府镇所管辖的地域广阔,宣府总兵在今河北省张家口市的宣化县建衙。这样的边镇在爱好玩乐的武宗看来,绝对比京城要好玩和刺激多了。而乐工和美妇人又都是武宗所爱,武宗尝试了各种新鲜事物之后,爱上了别人家的妻子,江彬就曾经把一个孕妇介绍给武宗,把朝臣们给惊得目瞪口呆。这要是生下来孩子,算谁的?

  听说宣府这么带劲,武宗心思大动,从此开始了自己的终极玩乐之旅,巡游天下,撒开了腿到处跑。之前无论是豹房也好,教坊司(Ji院)也好,都好歹还在京城内,大臣们也还能找到他。江彬这么一撺掇之后,武宗在之后的几年内再也难以找到了,直到他驾崩。朝臣们开始了他们悲催的寻帝之旅。
  正德十二年八月初一,武宗开始了他的征程。
  日期:2016-11-28 19:47:37
  他一大清早微服从德胜门紧急出宫,第一站就跑到了昌平,而朝臣们却还一概不知,一直到当天下午的申时,也就是下午4、5点钟,大学士们才听到传闻说皇帝不见了。此时,杨廷和还在丁忧没回来,首辅是粱储。粱储老大人差点没犯了心脏病,惊骇之下,几位内阁的老大人们紧急出动,粱储比杨廷和还大七八岁,正德十二年的时候,可怜的粱储老大人已经将近70岁,却还要拼了老命骑马去追赶二十多岁的朱厚照。在次日,大学士粱储、蒋冕、毛纪等人好不容易追到沙河追上了朱厚照一行,顾不得喘口气就赶紧劝说武宗,说:“臣等昨天听到陛下离宫的消息,吓得心惊胆战。现在国家连皇储都没有,要是陛下你出了点什么事可怎么得了,还是请赶紧回去吧。”,少不得又是叩头请求。武宗压根不听,我刚出来就让我回去,这才刚到沙河,没门。大学士们没有办法,只好郁闷地回京了。

  武宗要去宣府,先得出居庸关,因此在昌平的武宗发了道诏命给居庸关,让他们开关,眼看着马上就要纵身于无边的快乐之海洋,岂料却碰上了个大刺头。居庸关是天下名关,离昌平大约二、三十公里,扼守北京西北方向,份量奇重。明代出于对武将的防范,每一个关键所在都配备了两套班子,第一套是镇守大将,第二套是镇守太监。居庸关的镇守大将叫孙玺,镇守太监叫刘嵩。如果只有这俩货在,武宗估计也就胜利出关了,奈何刚好有个刺头在,阻挡了他的大好前程。这个刺头就是监察御史张钦。明朝的祖制,十三道监察御史需协管诸卫、所,居庸关正在此列。监察御史有代天巡视之责,地位虽低,职权甚大。而且一般监察御史都由官场新兵担任,看中的就是新进官场的人尚未浸润官场的陋习,尚有刚直之气。

  刚直的御史就不是圆滑世故的镇守大将,或者皇帝家奴的镇守太监所能比的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