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问出处——五胡十六国的牛人们(修订版)》
第41节

作者: 云淡心远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1-11 08:33:29
  NO.75
  值得一提的是,张骏还是把郡县制推行到西域的第一人。
  由于当时高昌城(今新疆吐鲁番)的屯田将士很多,附近又有大批从关内涌来的难民,张骏便在此地按照汉人的制度设立了高昌郡,郡置郡守,县设县令,乡有蔷夫,里有里正。
  这是西域推行郡县制的开端,它表明西域的政治管理体制与中原地区开始趋于一致。
  公元345年,张骏正式自立为假凉王(代理凉王),同时把境内分为凉州(治所今甘肃武威)、河州(治所今甘肃临夏)、沙州(治所今甘肃敦煌)三州,其中沙州包括敦煌等三郡和西域都护三营,直接管辖西域。
  这一时期的前凉达到了极盛,史载其领土“南至河湟(今青海),东至秦陇(今陕西甘肃交界),西迄葱岭(今新疆帕米尔高原),北暨屠延(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包括今甘肃、新疆大部以及青海、宁夏、内蒙古一部,是当之无愧的西北霸主。

  面对如此强势的张骏,性情强悍但从不蛮干的石虎当然不会草率行动。
  他像猎手一样密切关注着前凉这个猎物的动向,耐心地等待着出击的机会。
  公元346年5月,机会终于出现了——张骏因病去世,年仅20岁的世子张重华继位。
  眼见挡在前进道路上的拦路石一下子灰飞烟灭,天堑变通途,石虎不由得欣喜若狂,他一刻也没有耽搁,立即派大将麻秋等人率军攻打前凉。

  起初,后赵军的进展颇为顺利,连战连捷,很快就攻下武街(今甘肃临洮)、金城(今甘肃兰州)等地,兵锋直指前凉国都姑臧(今甘肃武威)。
  前凉主张重华大惊,连忙把国内几乎全部军队都交给了老将裴恒,让他前去抵挡。
  老成持重的裴恒屯兵于广武(今甘肃永登),与后赵军相持。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
  裴恒和麻秋仿佛在玩“我们都是木头人”游戏,两人都秉承“不许说话不许动”的原则,停留在原地,毫无行动。
  张重华心急如焚。
  毕竟前凉的国力不如后赵,这样再拖下去,万一后赵继续增兵,自己可怎么办?
  司马张耽看出了他的心思,便向他进谏说:国之存亡在兵,兵之胜败在将。当初燕国任用乐毅,克平整个齐国,等到任用骑劫,七十城之地全部丧失。如今议者举将多推宿旧,未必妙尽精才。但明王之举,举无常人,才之所能,则授以大事。韩信之举,非旧名也;穰宜之信,非旧将也;魏延之用,非旧德也;赵括之进,非旧勋也……啊,不好意思,刚才说错了,更正一下,不是赵括,是吕蒙……

  张重华打断了他: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要我任用新人。时间紧迫,别绕弯子了,快说吧,这人到底是谁?
  饶是已经他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张耽推荐的人还是让他惊得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
  主簿谢艾!
  谢艾这个人之前名不见经传,以往担任的又只是文职(主簿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根本没有任何打仗的经验。
  让这样一个玩笔杆子的去掌握枪杆子,无异于让卖茶叶蛋的去做导弹,让修电视机的去开飞机,实在是太不靠谱了!
  然而,张重华此时已经没别的选择了,只能病急乱投医了,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谢艾身上了。他只能在心里祈祷,但愿谢艾是韩信再世,而不是赵括重生。
  随后,他立即召见了谢艾。
  谢艾的口气很大,说只要给他七千兵马,他就能打败麻秋。
  可是连这样的要求,张重华也无法满足,只给他打了个七折——由于此前前凉的主力都已经派出去了,张重华现在砸锅卖铁才勉强给谢艾拼凑了五千人。
  日期:2016-01-13 08:04:23
  NO.76
  谢艾率军抵达前线的夜晚,两只枭(一种类似猫头鹰的鸟)一直在军营中叫个不停。
  当时一般认为枭是种恶鸟,不吉。
  古人大多迷信,士兵们都觉得这不是个好兆头,一时间颇有些人心惶惶。
  但谢艾对此却另有一番解释,他用斩钉截铁的口气对大家说:六博(古代的一种棋类游戏)时得枭者胜,枭鸣,乃克敌之兆也。

  他信心十足的话语,如暖阳化雪一样化解了士兵们的疑虑,军中的士气也重新高涨起来。
  随后,谢艾立即率军向后赵军发起猛攻。
  此时后赵军与裴恒等人相持已久,双方像重量相等的两个砝码悬在天平的两端,让战场处在了微妙的平衡状态。
  谢艾的突然出现打破了双方的均势,胜利的天平迅速向前凉这边倾斜。
  这一战,谢艾大获全胜,斩首五千多级。
  后赵军仓皇退走,危机就此解除。

  谢艾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立下大功,张重华自然要对他加官晋爵,便加封他为福禄伯。
  不料这却引起了很多大臣的妒忌,纷纷诋毁他。
  谢艾这个人,要说打仗,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天才,朝中任何人都不是他的对手;但要说到争权夺利,他却是个如假包换的庸才,不是朝中任何人的对手。
  很快,谢艾就被排挤出了朝廷的权力核心,出任酒泉太守,去边远地区发光发热了。
  没想到第二年,后赵军又卷土重来——石虎给麻秋增兵数万,让他将功赎罪,再次率部进攻前凉。
  这回后赵军的气势更盛,前凉大震,望风归附的多达两万人。

  大臣们都吓破了胆,没人敢出战。
  没办法,张重华只好再次派出谢艾——谢艾的命运就像个夜壶,平时只能在角落里沾灰尘,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用。
  谢艾对此倒并不计较,他又一次临危受命,领兵三万迎战麻秋。
  两军在黄河边相遇。

  谢艾坐着敞篷小车,戴着白色小帽,鸣鼓而行,看上去不像是来打仗的,倒像是郊游的。
  麻秋见了不由大怒:谢艾一个年轻书生,竟敢如此轻视我!
  他的怒气是有底气的,这次他手上有一支杀手锏——三千黑槊龙骧军。
  这支部队是后赵精锐中的精锐,每个人都是身高一米八、体重一百八、战力一敌八的猛男,且全都是铁甲骑兵且都装备有骑兵专用马槊。
  随着麻秋一声令下,三千黑槊龙骧军顿时如潮水般扑向前凉军,黑槊如云、驰骋如风,来势汹汹。
  谢艾周围的人都慌了,纷纷劝他改乘战马,以便于行动。

  谢艾这人外表虽然柔弱,但却有颗天生的大心脏,越是危急时刻,他越是镇定自若,
  他不仅没有上马,还下车坐到了胡床(古时的一种轻便坐具)上,指挥若定,谈笑风生,仿佛不是在刀光剑影的战场,而是在艳光倩影的欢场。
  看见谢艾这样奇怪的表现,后赵军反而起了疑心——这家伙不是有病,就是有诈!
  他们开始踌躇起来,不敢向前。
  正在这时,他们猛然发现自己身后杀声震天——原来,谢艾派部将抄小路绕到了后赵军的背后,发动了突袭!
  后赵军腹背受敌,顿时乱作一团。
  谢艾乘机指挥前凉军顺势猛攻,大败麻秋,歼敌一万多人。

  之后,石虎又两次派兵攻打前凉重镇枹罕(今甘肃临夏),但都被谢艾击退,损失惨重。
  这下,石虎终于死心了,他长叹道:吾以偏师定九州,今以九州之力困于枹罕,彼有人焉,未可图也。——我当年曾以偏师平定九州,如今却举九州之力都拿不下枹罕,看来对方有人才,不可图谋啊。
  更让石虎心里不爽的是,就在他兵败凉州的同一年,南方的东晋却大有斩获,灭掉了割据巴蜀的成汉。
  建下这一奇功的是36岁的东晋荆州刺史桓温。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