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问出处——五胡十六国的牛人们(修订版)》
第42节

作者: 云淡心远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1-15 08:43:17
  NO.77
  桓温出身于官宦世家,据说是东汉大儒桓荣之后,其父桓彝是东晋初年的名士,著名的“江左八达”之一,后来出任宣城(今安徽宣城)内史。
  公元328年,东晋大将苏峻发动叛乱,桓彝坚守城池,与叛军死战,不幸因部下江播的出卖而城陷被害。
  桓彝死的时候,桓温年仅15岁,他枕戈泣血,发誓要为父亲报仇。

  不过由于江播防备严密,他一直没找到机会。
  三年后,江播去世,桓温伪装成前来吊丧的宾客,混入灵堂,当场手刃江播的三个儿子,将本来一个人的丧事变成了一家四口的集体丧事,算是为江家省了不少丧葬费。
  由于那时没有“依法治国”的概念,而是提倡“以孝治天下”,因此制造这起灭门惨案的凶手桓温不仅没受到任何惩处,反而成了孝子的典型,备受称赞,名声大噪,毫无悬念地获评当年“感动东晋”十大人物之首。
  加上他长得姿貌魁伟,雄毅绝伦,颜值甚高,一时间,桓温成了整个东晋国内无数少女心中的偶像,成了当时的国民老公,被尊称为“温神”——无论他走到哪里,都能听到女孩们的尖叫声:温神,温神,温神……
  最终晋明帝的长女南康长公主凭借皇家优势,挫败众多名媛靓女,抱得美男归,如愿以偿地嫁给了桓温。
  在成为驸马后,桓温的仕途自然是一路畅通,历任琅琊太守、徐州刺史等要职。
  公元345年,他又被任命为安西将军、荆州(治所今湖北江陵)刺史。
  不过,尽管可以靠脸吃饭,但桓温却偏偏要凭实力。
  他的志向很大,用他自己后来的话说就是:既不能流芳百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耶——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

  荆州是东晋西部要地,战略地位举足轻重,有了这么一个平台,桓温如同雄鹰出笼,蛟龙入海,开始大显身手。
  占据巴蜀已经四十多年的成汉成了他的第一个目标。
  公元346年11月,桓温上表要求讨伐成汉,随后不等朝廷批准就率军出发了。
  蜀地险要,易守难攻,加之桓温手下不过是一州的兵马,东晋朝中对他的此次行动大多不看好,只有桓温的好友刘惔对前景充满信心。
  他的理由很简单,桓温这个人善于观察,精于计算,慎于选择,敢于行动,在赌博的时候如果没有必胜的把握,绝不贸然出手。
  事实也的确如此,桓温之所以敢这么做,就是因为他看到了此时的成汉国主李势荒淫无道,不得人心,而且他自恃险远,不修战备,实在是不难对付。

  果然,桓温的军队一路上势如破竹,进展顺利,很快就逼近了成汉都城成都(今四川成都)。
  李势只得硬着头皮集结全部兵力,在成都城外与桓温决战。
  晋军初战不利,谨慎的桓温想要暂时退兵,避敌锋芒,来日再战。
  没想到传令兵却误击了进军的鼓号,参军袁乔趁势拔剑督战,晋军军心大振,奋力死战,大破成汉军,随后乘胜攻入成都。
  见大势已去,李势只得自缚请降。

  成汉就此灭亡。
  此时距桓温出兵还不到四个月的时间!
  这是东晋建立三十年来前所未有的成就!
  之前的东晋总是丧师失地,这次却是开疆拓地;之前的东晋总是人见人欺,这次终于扬眉吐气!

  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了桓温。
  平凡的戒指因为有了钻石而璀璨,暗淡的夜空因为有了月亮而夺目,孱弱的东晋因为桓温的横空出世而重新雄起!
  比起再次焕发生机的东晋,曾经无比强大的后赵这些年却显得江河日下。
  日期:2016-01-17 21:14:08
  桓温佚事之我见犹怜
  温平蜀,以李势女为妾。郡主凶妒,不即知之,后知,乃拔刀往李所,因欲斫之。见李在窗梳头,姿貌端丽,徐徐结发,敛手向主,神色闲正,辞甚凄婉。主于是掷刀前抱之,曰:‘阿子,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遂善之。
  桓温讨平蜀国后,纳了成汉皇帝李势的妹妹为妾。他的妻子即晋明帝之女南康长公主,很凶悍妒忌,当时还不知这件事。待后来知道了,就带着刀到李女的住所,想杀了她。当她看到李女在窗前梳头,姿色容貌端庄美丽,文静地扎着头发,然后合拢两手,面对着公主,神色娴静正派,说话也很哀怨婉转。公主于是丢下刀上前抱住她说:“你啊,我见到你也感到可爱,更何况那老家伙(指桓温)哩!”于是待她很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