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问出处——五胡十六国的牛人们(修订版)》
第40节

作者: 云淡心远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1-06 08:20:10
  NO.73
  慕容翰死后四年多,慕容皝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他死于一起交通事故。
  公元348年9月,慕容皝在野外打猎时看见一只白兔,连忙拍马去追,可能是速度过快转向过猛加上当时没有ESP,那马突然失控打滑,跌倒在地,由于没系安全带,他被惯性甩了出去,摔成了重伤,回宫后不久就死了,时年52岁。
  慕容皝如今名气并不大,他的知名度仿佛更多的是来源于他那几个星光熠熠的儿子们:
  慕容俊(前燕景昭帝),慕容恪(号称十六国第一名将),慕容垂(原名慕容霸,后燕开国皇帝),慕容德(南燕开国皇帝)……
  但实际上,慕容皝才是慕容部崛起的关键人物。
  他在位的15年称得上是大有作为。
  这些年中,他曾经顺风顺水、高歌猛进,也曾多次遇到惊涛骇浪甚至灭顶之灾,但每次他都能凭借超人的胆识、过人的智慧、强人的意志、用人的能力以及各种阴险狠辣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力挽狂澜,转危为安。
  这些年中,他内平叛乱,外抗强敌,一统东部鲜卑诸部,慕容部在他的手里就像初升旭日一样冲破了重重阻力,冉冉向上,势不可挡。

  遗憾的是,就在这轮红日即将光芒四射、照耀整个中原大地的时候,他的生命却突然急刹,嘎然而止。
  我相信,如果能多活几年,他必然能亲手实现自己入主中原的夙愿,这就和1+1=2一样,完全是确定无疑的。
  因为,在他死的时候,后赵国主石虎的生命也进入了倒计时,后赵政权也即将彻底分崩离析。
  让我们来看看石虎这些年都做了些什么。

  时钟拨回到公元338年。
  棘城一战阴沟翻船,败在了实力远不及自己的前燕手里,心高气傲的石虎当然不甘心。
  回国后不久,他就下令在青州(今山东青州)一带修建战船,准备渡海进攻前燕。
  然而就在此时,从南线传来消息,说东晋在长江北岸的邾城(今湖北黄冈)派驻了重兵,准备以此为基地北伐。
  石虎本来就憋了一肚子气,正没地方出气呢。现在欠揍的东晋主动把头凑过来,那当然没有不打的道理。
  他立即命老将夔安督石鉴(石虎第三子)、石闵、李农等五将率军五万南侵。
  后赵军队虽然刚刚败于前燕,但用来对付东晋却是相当于用百兆宽带来浏览网页——完全是绰绰有余。
  石闵首开纪录,在沔阴(今湖北随县)大败晋军,斩其大将蔡怀;
  夔安、李农等人也不甘示弱,连下沔南(今湖北襄阳)、义阳(今河南信阳)等地,接着又乘胜攻陷邾城,晋军几乎全军覆没。
  之后,后赵军在汉水东岸大肆抢掠一番后,挟持了当地居民七千多户返回国内。
  纵观整个过程,这简直不能叫打仗,比打游戏还轻松,进出对方国境比进出菜场还方便!
  但石虎对此并不满足,他的目标很大,他要的是:南灭东晋,东平前燕,西伐凉州,统一整个中国!
  为此,他下令全国总动员,境内各地按照每户五个男丁的征三人、三个男丁征两人的比例大量征兵,同时由于缺马,他还收缴了民间所有马匹,规定有私藏不报者腰斩,一下子从百姓手里抢走了四万多匹马。
  除此以外,石虎还征用了十七万民工建造战船,史载这些人中多达三分之一被溺死或被虎狼吞噬!
  不过,尽管准备工作搞得如此声势浩大,如此兴师动众,如此劳民伤财,但最终却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摆了个造型而已,并未真正付诸行动。

  这是为什么呢?
  日期:2016-01-08 08:30:47
  NO.74
  按照史书的记载,原因是这样的:
  这年正月,石虎在全国范围内集结了百余万军队,准备征讨三方。
  出兵之前,他在太武殿宴请群臣,却发现在大殿南面聚集了大量白雁。

  石虎命卫士们把这些烦人的白雁射死。
  可是,不知道是因为这些卫士都是动物保护主义者还是这些白雁都会凌波微步,反正几百名卫士射了几个时辰,却一只也没有射中。
  石虎感到非常扫兴。
  太史令赵揽乘机私下进谏说:陛下,白雁集殿廷,是不祥之兆,不宜对外用兵。
  听了他的话,石虎便停止了谋划多时的征讨计划,只是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阅兵而已。

  然而,历史不是童话,后人不是傻瓜。
  我觉得,即使这一记载确有其事,事情也绝对没有这么简单。
  当时的后赵在石虎的残暴统治下,各种社会矛盾已经十分尖锐。
  由于石虎不仅大量征兵,同时还不断大兴土木,往往动辄征发数以十万计的民工,如此一来,民间自然极度缺乏劳动力,无数土地没人耕种,再加上水旱等自然灾害频发,后赵境内经常发生严重饥荒,百姓大多愁困不堪。
  仓廪实而知礼节,腹中饥而思造反,饥民们被逼无奈,只得纷纷揭竿而起,各地的叛乱此起彼伏,时有发生。
  在内部不稳的情况下,石虎自然多了很多顾忌,因此不敢轻易对外大规模用兵——否则的话,很可能像三百年后隋炀帝三征高丽一样导致天下大乱。
  当然,以上只是我的个人见解,信不信由你。
  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终其一生,石虎并未对东晋和前燕发起全面的军事行动,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这自然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东晋地广人多,实力犹存,又被很多人视为正朔所在,尽管小打可以怡情,但大打却可能伤身;而前燕在慕容皝的领导下正处在上升期,咄咄逼人,非常难以对付。
  不过,就像一个有强烈事业心的人往往不愿闲着,总想着要干点事一样,石虎作为一个有强烈野心的人,也不愿闲着,总想着和别国干一仗。
  那么,该打谁呢?
  当时中国境内五国并立,除了后赵、东晋、前燕以外,还有占据巴蜀的成汉和西北的前凉。其中成汉和后赵结盟,前燕、前凉则奉东晋为宗主国。
  成汉是盟国,石虎当然不能对他动手,唯一的选择只能是前凉。
  但前凉也并非软柿子。

  此时的前凉主张骏是前凉奠基人张轨的孙子。
  自从324年继任凉州牧以来,他对内励精图治,对外则采取了灵活而务实的外交政策。
  为了生存,他先后对前赵和后赵称臣,但同时却多次遣使冒险穿过敌占区出使建康,表示效忠东晋,然而尽管奉东晋为正朔,他却一直沿用西晋愍帝司马邺的年号。
  这一点这很耐人寻味。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在明朝灭亡后宣布拥戴清朝,但私底下却依然沿用明朝的年号,那么这个人是不是真心忠于清朝,显然是该打个问号的。
  正如鞋子穿着是否真的舒服,只有本人才知道一样,张骏内心是否真的忠于东晋,也只有他自己才清楚。
  我们只晓得,他的这种策略实施得颇为成功,前凉在张骏统治的二十多年时间里,一直十分安定,国势日渐增强。
  公元335年,鉴于之前一直臣属于中原王朝的西域诸国对自己有些不敬,张骏派大将杨宣率部穿越茫茫戈壁,经营西域,鄯善(今新疆若羌)王和焉耆(今新疆焉耆)王先后归降,龟兹(今新疆库车)王倚城坚守顽抗,被杨宣攻克,西域大震,诸国纷纷遣使到姑臧进贡。

  之后张骏在西域设戊己校尉营、西域都护营、玉门大护军营,驻兵屯田戍守。以杨宣为西胡校尉,总领三营将士,统管西域各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