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问出处——五胡十六国的牛人们(修订版)》
第11节

作者: 云淡心远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8-19 08:10:54
  NO.18
  当天晚上,王衍等人被带到一堵断墙之下下,石勒命人从后面把墙推倒,把这些人悉数活埋。
  临死前,王衍发出了这样的叹息:呜呼!我辈虽然比不上古人,但如果当初不崇尚虚无,戮力同心以匡扶国家,又怎么会落到今日这样的地步!
  已经死去的司马越也没能逃过这一劫,被剖棺焚尸,挫骨扬灰。

  就连他的家人也没能幸免。
  当初司马越出征的时候,其亲信何伦和王妃裴氏、世子司马毗奉命留守在京城,负责监视皇帝司马炽。听说司马越的死讯后,何伦慌了,便匆忙带着裴氏和司马毗等人逃出了洛阳,想去找王衍等人会合。
  由于此时的洛阳已经危如累卵,人人都想逃离,因此在这支队伍里,也有大批的皇亲国戚跟随。
  没想到预想中的逃命之旅却变成了送命之旅——在洧仓(今河南鄢陵),他们竟然与死对头石勒狭路相逢,毫无意外地,又是兵败如山倒,又是军溃如尿崩,又是全军覆没,司马毗等48位西晋宗室亲王死于非命。
  尽管逃出去的人已经上了西天,城内的人却依然还想出逃。
  司马炽也不想留在洛阳坐以待毙,可他毕竟是皇帝,不是想走就走的,至少得找个合适的理由吧。
  还好这时苟晞雪中送炭,上表请求迁都仓垣(今河南开封东北)。

  真是久旱逢甘霖,长夜见光明,司马炽当即表示同意。
  然而,由于朝中的那帮公卿大臣们舍不得放弃多年来搜刮的财物,又是整理又是打包耽误了不少时间。好不容易等到他们出发的时候,又发现居然连皇帝乘坐的车子都找不到了,无奈司马炽只好徒步出行,想走到黄河边再坐船东下。
  但刚走出宫门没多久,他们就遇到了强盗。
  接下来发生的事是亘古未闻的——光天化日之下,洛阳闹市之中,堂堂一国之君,居然被一伙不知名的毛贼抢掠得抱头鼠窜,狼狈逃回了宫中!
  从此,他再也不敢出门,惶惶不可终日,像已经被判死刑的死刑犯一样忐忑不安地等待着最后时刻的到来。
  好在,善解人意的命运并没有让他等多长的时间。
  公元311年5月,刘聪命大将呼延晏率军南下,攻打洛阳。
  汉军势如破竹,连战连捷,很快就到了洛阳城下。
  始安王刘曜、征东大将军王弥、安东大将军石勒等汉军大将也奉命各率所部前来会合。
  心无斗志、腹无食物的洛阳守军现在的战斗力相当于一的负十次方——约等于零。
  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洛阳就落入了汉军的手中。
  司马炽想逃奔长安,在路途中被抓获。
  汉军在洛阳城内大肆烧杀抢掠,皇宫陵庙都被洗劫一空,上至太子司马铨、下至平民百姓,三万余人死于乱军之中。
  几天后,汉军撤出了洛阳,临行前刘曜下令放火,把洛阳宮室全部焚毁。

  王弥连忙劝阻:洛阳天下之中,山河四险之固,宮室又都是现成的,咱们应该劝主上把都城从平阳迁到这里。怎么可以烧掉呢?
  不过,由于之前王弥没等刘曜就抢先入城,刘曜对王弥早就有了一肚子意见,当然没听他的。
  古都洛阳就此被焚烧殆尽,成了一片废墟。
  之后,王弥率军东出,屯兵于项关,石勒南下驻于许昌,刘曜则带着俘虏们凯旋而归。
  捷报传来,刘聪极为兴奋,又是大赦又是改元,同时封司马炽为会稽公。

  他得意洋洋地问司马炽:你们家为什么要这样自相残杀?
  司马炽的人生格言是:尊严诚可贵,人格价更高,若为生命故,二者皆可抛。
  因此一心只想苟活的他回答说:因为大汉将应天受命,我们之所以要自相杀戮就是为了替陛下您扫清道路,这是天意,非人力所及!
  刘聪听了非常受用。
  然而,饶是司马炽如此低声下气,如此卑躬屈膝,如此以犯贱为己任,如此视受虐为享受,最终的结局却依然悲惨。
  既丢了脸,也丢了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