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容误读——撕开野史面纱,直面历史真相》
第33节

作者: 九孔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那为什么诸葛亮和刘备的关系会发生如此的变化?原因到底是什么?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两人的政治意见发生了分歧,因为诸葛亮的一生都在做一件事情,就是“兴复汉室”,当时在《隆中对》的主张中就已经明确的提出了,而当时诸葛亮之所以会选择刘备,也正是看中了刘备的这一点,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他的目标就是中兴汉室,可以说两人是一拍即合。但是随着刘备年岁的增大,阅历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地盘的增大带动着其野心也必然也随之而增大,他此时已经不满足于中兴汉室,而是要取代汉室,建立自己的帝业,开创自己的时代。这就和诸葛亮的政治理想相去甚远,所以两人的关系便渐生嫌隙。

  诸葛亮在这点上和曹操集团的一个谋士荀彧很像,荀彧一生追求的目标也是复兴汉室,但是当曹操听从手下的建议进魏王、建魏国之后,他就知道现在的曹操已经不再是原先的那个曹操了,曹操也知道荀彧已经不可能再为己所用了,于是就派人送去了一个空的食盒,荀彧一看就明白了,服毒自杀。
  其实她们两人在他们的主公面前都能唱起刘欢的那首经典的《千万次的问》,“千万里我追寻着你,可是你却并不在意。你不像是在我梦里,在梦里你是我的唯一。你一遍一遍的问我自己,我该不该如此的跟你,问自己是否离得开你。看来我今生注定要独行,我的热情已被你耗尽。你已经变的不再是你,可是我却依然是我。”
  日期:2014-04-16 22:58:39
  就在曹丕逼迫汉献帝刘协退位让贤的第二年,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继皇帝位,国号“汉”,因为在四川,史称“蜀汉”,名义上延续了汉朝的正统,向曹丕示威。诸葛亮固然被提为丞相,但是这个丞相有点怪,而这恰恰也说明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奇怪在什么地方,这个丞相是不开府的。所谓的开府就是可以建立起自己的府署并自选僚属,就是拥有一幢自己的办公大楼和一帮自己的人才班底,这是权力的象征,而刘备却没有给诸葛亮这样的权力。据此足以说明,当时诸葛亮和刘备的关系已经出现很大的裂隙。

  后来威震华夏的关将军被东吴干掉,两年之后,刘备打着为兄弟报仇的名义发动了三国史上著名的夷陵-猇亭之战,而原本这场战争史不应该发生的。当时马良就是马谡的哥哥劝谏刘备虽然说东吴鲁肃、吕蒙等人都已去世,但是不应该小看陆逊,而刘备对这个建议完全不听,极尽表现对陆逊的不屑,结果被这个书生一把火七百里连营全部烧毁,将其烧回了老家,不久还搭上了性命。
  事后诸葛亮叹气道“要是孝直在的话,主公不至于落的如此下场啦”孝直就是法正的字,可见当时诸葛亮在刘备心中以无话语权了,所以诸葛亮也就只能放放马后炮了。
  当时刘备与诸葛亮的不合原因可能是因为在关羽之死这件事上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起着直接的作用,而诸葛亮和诸葛瑾两人的关系是非茶好的,所以刘备对诸葛亮心存芥蒂。但是刘备真的是如他所说的是为关羽报仇才发动这场战争的么!当然不是,如果要报仇,关羽死之后怎么不喊,为什么要在两年之后再旧事重提?刘备之所以发动这场战争,是因为他要加快自己一统天下的步伐,因为自己的年岁越来越大,精力不足了,而曹魏肯定是打不过的,柿子还得挑软的捏,所以他把东吴作为自己的目标。但这又和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战略规划完全相反,诸葛亮一再强调,东吴不能打,只能结,一定要等到天下有变,才能趁机一统天下。可见刘备当时已经没有把诸葛亮的战略当成圣经奉为圭臬了,也正是如此,才会导致自己最后的满盘皆输。

  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先生在其名作《读通鉴论》中就一阵见血的指出,诸葛亮一生的目标就是存汉,而存汉就一定要灭曹,而东吴一定是要结交的,因为结交好了东吴才能保证在灭曹的过程中后院不会起火,而知道诸葛亮此心的只有东吴的鲁肃,因为鲁肃的战略和诸葛亮的一致。孙权对鲁肃可以体谅,而刘备对诸葛亮的这种目标却不能赞同,后来随着其野心的越来越大,很和关羽的胃口。所以王夫之先生指出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不如对关羽的信任,更加不如孙权对诸葛瑾的信任。而且由于诸葛亮与诸葛瑾私交甚好,刘备一直对诸葛亮不放心,况且当时懂得诸葛亮的老将像赵云等已经去世,诸葛亮孤家寡人一个,所以才没能,不敢也不想劝谏刘备的伐吴战争。

  最后最能看出刘备对诸葛亮不信任的一件事就是永安城的托孤。刘备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也知道手下已经没有人了,关羽、张飞等都已经去世,没有办法只能将远在成都的诸葛亮召至榻前,说出了“若嗣子可辅,辅之,若其不可,君可自取”的鬼话!如果刘备真正信任诸葛亮,会说出这种话么!说出这种话,就等于将了诸葛亮一军,诸葛亮这时只能跪下来痛哭流涕,发誓一定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绝不可能有不二之心,所以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刘备“长厚而似伪”。对此刘备可能还不放心,在辅政大臣上,刘备还给诸葛亮安排了个副手——李严,可见刘备的诸葛亮的态度。

  诸葛亮和刘备的那张看似非常美好的面具被彻底撕碎后,就让人不得不想起那句经典的话: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