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容误读——撕开野史面纱,直面历史真相》
第34节

作者: 九孔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4-22 20:20:53
  020 非常君臣——“诸葛亮时代”的君臣百像
  公元223年,汉昭烈帝刘备在永安结束了他传奇又不失精彩的一生,撒手人寰,回归天地间,到来的路上去了,留给了诸葛亮一个烂摊子和一句“若其不可,君可自取”的鬼话,诸葛亮没有办法,只能一步一个脚印艰难的维持着这个先帝为之奋斗一生的政权,同时还要像父亲般照顾传说中的扶不起的阿斗——后主刘禅。
  一说起刘禅,可能中国人只要稍微有点文化的都能说出一两句来,对其评价最多的也是大家心目中的刘禅形象肯定是这两个词,第一个是关于他的一个成语“乐不思蜀”,还一个就是关于他的一个俗语“扶不起的阿斗”。
  可以说,上面所说的一个成语和一句俗语已经盖棺定论似的早已被中国人所接收,以至于千年来刘禅一直扮演着一位从来不招人待见的反面角色,刘禅是千古帝王中昏庸无能,弱智皇帝的代表。
  刘禅(音shan四声),蜀汉后主,字公嗣,又字升之,小名阿斗。母亲是昭烈皇后甘夫人。
  刘禅当然是刘备的儿子,但不是长子。要说从刘备给其儿子取的名字这一点上来看,也能看出刘备这个人其实心里是很有野心的。他的一个养子叫刘封,加上这个儿子叫刘禅,两个人的名字加在一起就是封禅。什么叫封禅?封禅是一种古代帝王表示受命于天有天下的一种象征大礼,古人认为泰山是天下最高的山,而作为统治者的皇帝自然要到最高的山上去举行祭祀活动,向天表示自己的敬意。在泰山上面祭天叫做“封”,在泰山下面祭地叫做“禅”,两者合之,既祭天又祭地,叫做“封禅”。可见刘备给自己的儿子如此取名,用意可见一斑。

  刘禅小时候的命运可以说是很惨的,至少是不幸的。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描写的很精彩。首先是在很小的时候就被东吴孙权的妹妹孙夫人劫持,想把他带到东吴去,幸亏后来赵云赵子龙出来相救,在船上将后来的少主给夺了过来,这就是著名的截江救阿斗。
  再后来当阳长坂坡之战,刘备和曹操两军相迎,战争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赵云一直是刘备身边保镖式的人物,这次也不例外,依旧担负着保护刘备以及其妻儿家小性命的重大责任。但是在这过程中,刘备从敌人的万马从中杀出,而自己的家小被被困于曹军之中。
  赵云二话不说,立刻冲进敌军阵中,七进七出,斩杀曹军五十余人后将其救出。原本刘备看到自己的儿子已经平安无事,一颗心终于可以安定下来了。刘备却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事情来,他一把抓起刚被子龙救下还惊魂未定的孩子,一下将其狠狠的摔在地上,幸亏那时还没有钢筋混凝土结构,不然刘禅的命运可能就改变了。边摔嘴里还骂道“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襁褓中的婴儿哪里知道自己的父亲为何要这般对待他,旁边的众人也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只见赵云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

  上面的这件事情就是那句著名的歇后语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的由来。在我看来,这里肯定有收买人心的成分,因为一个襁褓中的孩子他懂什么?他的入敌营还不是你们这帮大人没有照顾好么?还不是你们自己造成的。但是里面也肯定含有对赵云这样一员虎将的爱惜,毕竟赵云已经在自己身边多年,一直忠心耿耿的保护着自己的安慰。
  有人怀疑刘禅本来是没有问题的,就是被刘备这么一摔,摔成了脑震荡,摔傻了,长大后才变得这样的昏庸无能,这责任都在刘备身上。
  那刘禅长大后真的是像我们从小说中看到的或是民间传诵的这般的昏庸无能么?
  日期:2014-04-22 21:43:58
  刘禅从公元223年继位,到公元263年投降,一共做了40年皇帝,已经算是在位时间很长了,如果说是一个傻子,怎么可能做的了这么长时间?其中固然有诸葛亮的功劳,但是诸葛亮在公元234年去世,就是后来的30年是刘禅自己亲政的。
  刘禅一共在皇帝位上干了40年,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公元223年他继位到公元234年诸葛亮去世,我将其称为“诸葛亮时期”;第二个时期从公元234年到公元253年,这个时期朝廷由蒋琬、费祎等人执政,这些人都是诸葛亮生前提拔,诸葛亮的影响还在,我将其称为“后诸葛亮时期”;第三个时期就是最后的十年,从公元253年到公元263年蜀汉灭亡,期间姜维是一号人物,但有宦官黄浩弄权,光禄大夫谯周散播谣言谶语,我将其称为“无诸葛亮时期”。

  在第一个时期,就是刘禅执政的前十年,刘禅所扮演的角色要我说就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每天所做和所想的就是吃饭、睡觉、玩耍。正事一件没有。为什么?相父都帮我处理好啦。
  刘禅生于公元207年,到公元223年执政,也就是16岁,按照古人二十而冠的说法确实属于未成年人,所以诸葛亮代为执政也无可厚非。而且刘备在永安临死前也对刘禅说“汝与丞相从事,视之如父”,要像对待我一样对待他,刘禅也坚决执行了父亲的临终遗言。
  就在刘禅继位的第一年建兴元年(公元223年),刘禅就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府治事,领益州牧。武乡就是诸葛亮的老家,琅琊郡的武乡县,但其实当时那里并不是蜀汉的地盘,这种手段称之为“遥领”,为的是抬高受赏者的地位,也表示自己的帝位的正统。
  “开府治事”就是给诸葛亮独立的权力。在上篇中我曾经说过刘备出于对诸葛亮的防范虽然名义上封了诸葛亮蜀汉丞相的职务但却没有给他开府的权力。刘禅将这个码给诸葛亮加上去了。所谓“开府”就是成立一套自己的班底,有属于自己的独立于皇权的相权。西汉以来位列三公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都是开府治事的,后来大将军也有了这个权力。
  同时还领了益州牧,那蜀汉不是在益州么?事实上蜀汉政权也只有益州,那为什么还要封益州牧呢?易中天先生解释说蜀汉的丞相拥有的是中央行政权,益州牧作为地方上的长官,拥有的是地方行政权,一个是牧民的,一个是牧官的,民也归其管,官也归其管,刘禅将整个蜀汉王朝从上到下里里外外一家一档都交给了诸葛亮。
  这个时候的诸葛亮可以说达到了其人生的顶峰,“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三国志?诸葛亮传),刘禅也曾经表示“政由葛氏,祭则寡人”。刘禅把自己定位的很清楚,自己只要在祭祀的时候拿一下主意,其余的事情都和我没关系。
  但是孩子总是会慢慢长大,等到刘禅二十了,成年了,诸葛亮总归将权力还给人家刘禅了吧。诸葛亮好像没有这个意思,刘禅还是像一块橡皮图章一样,只是一个摆设而已。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