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容误读——撕开野史面纱,直面历史真相》
第32节

作者: 九孔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4-16 20:12:03
  019 如鱼得水——刘备和诸葛亮的非常君臣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这是刘备在诸葛亮为其规划了著名的《隆中对》后因为和诸葛亮两人的关系太好而刘备的两位兄弟关羽和张飞不高兴吃醋的情况下,对他们两人两人说的一句话,意思是你们如果想要大哥将来有出息的话,就什么也不要说啦!
  这句话在历史上的分量可不是一般的重,所以刘备和诸葛亮的君臣关系一直被当成是明君和贤臣的典范,是要被供起来的,这样的关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但是真要说起来,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并不像一般大家所看到的那样,他们两的关系其实一直在发生着很微妙的变化,从刘备第一次见到诸葛亮到赤壁之战,再到后来的入蜀,取汉中,伐东吴,直到最后的永安托孤,每一次刘备集团发生大事,两人的关系都在不断的变化着,直到刘备生命的最后一刻,爆发至极点,又随着刘备的去世最终停止。
  日期:2014-04-16 21:52:42

  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就是今天河北省涿州市人,自称是西汉中山靖王之后,中山靖王刘胜是汉景帝刘启的庶子,按照辈分算来当时的皇帝刘协要称刘备一声皇叔,所以大家都管刘备叫刘皇叔。
  刘备早年的生活是非常落魄的,完全没有贵族的样子。刘备在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跟着母亲以编织草鞋为生。家里旁边种着一颗桑树长的巨大无比,枝叶繁盛的看上去像车盖一般,有人据此称这里要出贵人了。
  刘备小时候拜名士卢植为师,但是他从小就不怎么喜欢读书,他喜欢狗马、音乐和漂亮的衣服,喜欢打扮自己。刘备天生异象,双手垂下就能过膝盖,自己回头能看到自己的耳朵。这种耳朵大约和现在我们看到的大耳的佛祖的差不多。
  刘备从小就沉默寡言,不爱说话,对待旁边手下的人很好,平时又爱好结交一些朋友,正是由于这个特点,那些年龄和他相仿都都愿意和他交往,而且刘备喜怒不行于色,说明其城府极深,这是作为一个政治家必须要有的品质。
  后来事情的发展我们都知道,刘备自从决定起义的那一刻都东奔西跑也东躲西藏,一生中依附过不少人,他依附过袁绍、吕布、曹操、刘表等。但是是金子总会发光,曹操就说过“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备在遇到诸葛亮的那一刻,属于他的时代真正开始了。

  从第一次见到诸葛亮听到其对天下局势的准确把握和为自己未来方向做出了细致的规划以后,刘备他当时心里在想,一定是我们老刘家祖上有德,这人是上天特地恩赐给我的。于是两人的关系迅速升温,才会引来一开始关张二人的极度不满,认为自己的地位要被这个新来的帅哥抢走了。
  从这时起到赤壁之战是两人关系的蜜月期,谁也不能离开谁,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刘备手下的谋士就诸葛亮一人,而且在未得到他时,徐庶和司马徽已经提前给刘备打了预防针,这位不是一般的人物,是自比管仲乐毅的,将来是要出将入相的。
  但是随着赤壁之战的结束到后来刘备西进入川,两人的关系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变的非常微妙,这种微妙很难一下子察觉出来。
  我们可以从刘备入川这件事就能一探究竟。按理说入川作为刘备集团的一件大事,理所当然诸葛亮作为集团的首要谋士肯定是要参与进去的,但是刘备命令诸葛亮和关羽镇守荆州,自己带着庞统去了。

  庞统什么人物?庞统也是个厉害人物,他先前刘备在荆州时命其为耒阳县令,一个小小的县令庞统怎会看得上,在其任上耒阳县管理的特别差,被免官了。鲁肃向刘备写信说庞统是做大事的人,让他做县令是屈才了,诸葛亮也向刘备建议重用庞统。结果刘备和庞统一见面又觉得相见恨晚,马上待遇仅次于诸葛亮,并官封军事中郎将,和诸葛亮一样。
  从这我们可以看出,这时刘备对待诸葛亮的态度发生转变的原因可能一是由于像庞统这样的谋士逐渐加入刘备集团,诸葛亮的地位可能不如原先那样高了。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在赤壁之战之战中,虽说是孙刘联盟,但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东吴,战争中起关键作用是周瑜和鲁肃,而诸葛亮在其中的作用仅仅是促成孙刘联盟的成立,所以刘备看出诸葛亮懂政治但浅薄于军事,通战略却不懂战术,是政治家、外交家但不是一个很优秀的军事家,所以对其的期望值下降了。其实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确实没有小说写的那样,陈寿也评价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由此可以看出诸葛亮确实不善军事。

  再到后来,刘备把原来的益州之主刘璋赶跑,自己取下益州,是谁的功劳?是张松和法正的功劳,所以后来刘备和法正的关系是非常好的,远远超过其和诸葛亮的关系。所以刘备在攻打汉中时,让法正随自己出征,而诸葛亮镇守成都,来保证前线粮草供给。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