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珠勿惊龙(日薪八千拿命换,记录我当珍珠潜水员的日子)》
第23节

作者: 二郎神犬马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8-14 01:07:00
  第17章 首潜
  赵金生跟着一起下船,我们四人便开始沿着岸边,走访查看。这块江心洲南北大约十几公里,东西则很窄,像一根纺锤,我们下船的位置在最南端纺锤尖部。整个头部位置逛了一圈,除了被惊飞的成群野鸟,还有满地的野草,以及散发着水腥味的岸边滩涂,什么都没发现。
  赵金生嘴里叼着烟,问:“能不能告诉我,你们到底想找什么?”我心想:“要下水找东西这事迟早是瞒不住赵金生的,因为最后肯定得潜水,所以顶多不告诉他鬼雨螺,但没法不说要下水。”所以答到:“前年有条船,他们来调查历史上两次长江断流事件,据说有了不小的研究成果,但他们一直保密。所以我们也想来看看,找人打听了之后,说那条船在泰兴段反复来回寻觅了有一年,最后停在江心洲最南端附近。”

  赵金生说:“那条船我知道,前年我注意过。确实在泰兴这段江域待了好久,而且船上还有外国人。”
  我吃惊地回头,问:“真的?”
  “当然是真的。因为那次大发号刚好与他们擦肩相向而过,我看得清清楚楚。那鸟人就站在甲板上,扶着船舷上的栏杆,个子很高,长得跟吸血鬼似的。只要看上一眼,准保你忘不了,那双眼睛既锐利,又吓人。”
  郭文娟回头道:“吸血鬼?你这形容倒挺形象啊。”
  赵金生说:“没吃过猪肉,还能没见过猪跑?我船上还有吸血鬼的碟片呢!汤姆.克鲁斯、布拉德.皮特演的《夜访吸血鬼》,要看吗?”
  我说:“赵老板,你可以啊,还知道几个美国演员,连名字都清楚。”之所以说这话,是因为我总是下意识地会将赵金生归类到中年人的范畴,其实无论长相,还是他的实际年龄,都只是三十出头而已,可能他常年在外闯荡,给人的感觉显得很成熟吧。
  赵金生说:“咳,名字不就在碟片封面上印着的嘛。况且这俩大帅哥,谁不认识?我跟你讲,自从跑了船,我又特么戒了赌,你说我整天在船上能干嘛?以前成天看小说,后来有了影碟机,当然买碟片看电影了。我看过的电影可真是多了去了,整整几十包碟片信不?”
  那时候,确实有许多人喜欢收藏碟片,不过大多都是盗版光碟,因为那时的盗版光碟,在技术、画面、质量等各方面完胜正版,而偏偏正版还很贵,所以资深碟友,没人愿意收藏正版的。另外,那时的盗版也有品牌,不同品牌的盗版光碟各有特色,有的专做D9(单面双层),有的专做D5(单面单层),还分简装、盒装之类,非常专业,我至今还记得有个牌子似乎叫“红龙”,是当时盗版碟中的极品。现在年轻一点的朋友,对于这些可能很陌生,或者压根就没有听说过,因为这些已成历史,不存在了。我只是讲到这里,稍微顺带提一下当时社会上的这些个情况。而与我出生在同一个年代的朋友,读到这里,想必是会有些感触的,社会变化实在很快呀。

  杜志发蹲到岸边,看着水面,说:“这把好了,简师公还说只是让我们砺练一下,结果连吸血鬼都给整上了。”
  赵金生说:“又不是真吸血鬼,你怕什么?再说了,吸血鬼是外国的,到咱中国来,还能翻什么泡?肯定也得水土不服啊!”我听了这话差点没笑喷,说:“行了,行了,咱也别再说什么吸血鬼了。那船最后确实是停在这附近吗?”
  “这就不知道了,我又不是天天蹲这里。我唯一能肯定的是确实有那么艘船,而且有外国人在上面。”
  郭文娟说:“估计是了。国外贝商通常都是包船,或者自己的船队,直接开到目标水域的。”
  赵金生耳尖,立马问:“贝商?贝商是什么玩意儿?”
  我连忙抢话说:“她说的是英语,就是地质水文学家的意思。”这个谎话着实低劣,要碰上个稍微懂点英语的,一准露馅,幸亏赵金生半点不懂,就这么被蒙混了过去。

  郭文娟和杜志发听我这么一说,也都明白了我暂时不想让别人知道此行的真实目的。于是杜志发说:“光靠猜也没什么用,我看还是潜一趟吧。有啥没啥,下去看一看不就知道了?”
  其他人没意见,于是便折返回船,我和杜志发开始准备潜水器材。一个小时后,两人从船舷处下水。郭文娟反复叮嘱我们:“只要有什么不对劲,立马上来,安全第一。”我背对着她,竖起大拇指,做了个手势,然后就跟着杜志发下去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