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幻象:白银帝国下的真实(白银帝国:翻翻明帝国的老账)》
第37节

作者: mengben19780610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12-21 21:24:06

  直接输入图片链接即可插入图片,限5个链接接上
  内阁与六部的权力斗争
  阁部斗争是明代权力斗争中的主轴,内阁的权力到了清代才彻底盖过六部。在整个明代阁权经历了由参谋部门到实权部门的经历。
  参谋部门阶段:自洪武13年罢相后,六部权力和地位获得大福提高。皇帝为了减轻自身工作负担,设置了多个部门,而作为参谋秘书部门的内阁最终脱颖而出。朱棣即位后,为了政权合法性,朱棣不可能全部杀掉对自己有异心的六部九卿。所以,他把目光投到了内阁上,希望内阁对六部形成制衡。即位一个多月后,朱棣便将胡广、杨荣、杨士奇、金幼孜、胡俨掉入内阁,内阁权力迅速扩张。即使如此,吏部尚书仍然是百官之首。

  内阁权力上升阶段:仁宣时期,内阁开始干涉六部事务,杨士奇在宣宗时期开始主张“保举法”三杨开始有了选拔官员的权力,这一时期内阁主要夺取到了京官任免权。对于地方大员则仍由吏部管辖。
  内阁六部合流阶段:代宗时期,因为兵部尚书于谦保卫北京居功至伟,六部的权力开始上升。英宗时期,吏部尚书李贤进入内阁,内阁权力和六部权力开始合流。
  六部借势反扑阶段:为了重新夺回权力,到了正德年间,六部开始与中官合作。吏部尚书张彩、王琼等先后投靠刘瑾、钱宁和江彬等。然而这一时期,宦官势力要比内阁强大得多,内阁大多听命于中官。这时,内阁的权力仍然大于六部,以明武宗去世之后选择嘉靖为帝这件事就可以看出端倪。
日期:2011-12-22 09:48:21

  当时的吏部尚书王琼、兵部尚书王宪等六部九卿根本被排除在外。杨廷和面对王琼的质问“九卿在廷,我为长,今日谁当立者,而不使闻?”仅仅是冷篾的对视而已。首辅(元辅)之名才正式出现。
  然而,1524年的“大礼议之争”则使嘉靖与内阁的冲突激烈化。在张璁等六部官员的攻击下,杨廷和、蒋冕、毛纪、费宏、杨一清等先后辞职。1530年张璁终于登上了首辅的位置,次年改名为张孚敬。其后张璁专权、排斥异己。最终于1532年被免职。1533年张璁重新复职,复职之后的他开始顿悟,在为官为政上开始有为工作。
  内阁权力大涨阶段:1535年四月次辅李时成为首辅。1538年李时被罢官,其后夏言成为首辅。夏言成为首辅后,内阁在权力上已经压过六部。传统权力斗争已经进入争夺首辅阶段。1543年翟銮、1544年八月翟銮被革职后严嵩就任首辅、为了制衡严嵩,夏言于1545年九月重新入阁,1546年再次成为首辅。

  1548年夏言被杀,严嵩获得了最终胜利。其后在长达14年的首辅生涯中专权、媚上、贪污受贿等终至被人评价为奸臣。即使在此情况下,严嵩依然没有能够控制住六部。例如他一手提拔的南京刑部员外郎杨继盛就在六部职位上反水,列了他的十大罪状。
  阁臣徐阶也暗中与严嵩进行争斗,最终,在邹应龙的配合下,嘉靖于1562年罢严嵩。1563年徐阶成为首辅后便接连提拔高拱、郭朴等一起入阁。高拱与徐阶的斗争又再次开始了,斗争结果是高拱被罢官,徐阶退休,1569年李春芳这个老好人继任首辅。
  高拱联合政治盟友张居正、陈以勤、赵贞吉等对李春芳采取公然蔑视态度,积极推动高拱重新回归内阁。老实巴交的李春芳在忍受了长期蔑视后,终于在1571年五月辞去了首辅。
  高拱这个人非常有才,而且对经济问题非常在行。然而,由于其性格过于莽撞,恃才傲物的他难以和张居正等人一同为政。最终,高拱便被张居正、冯保等人联合轰下了台。二人的争斗详见第四章第三节案例部分。
日期:2011-12-22 10:16:41

  内阁六部此消彼长阶段:张居正统治阶段,六部的权威被彻底压制,六部放弃抵抗之心,成为了内阁首辅的下属。然而,1584年张居正被清算后,六部终于找回了自信,开始再次与内阁进行权力争夺。阁权被大幅度限制,六部权力也获得了提升。然而,其间获利最大的还是皇权。
  皇权的代表宦官势力最终成为最大的利益获享者。其后,魏忠贤势力被消灭后,阁权与六部的纷争其实已经变为朋党之争。朋党之争的危害更大,使得权力斗争成为一种常态。
日期:2011-12-22 11:19:04

  张居正的权力斗争之路
  张居正担任首辅后,将一条鞭法从地方层面提高到了全国层面,并将南方主体改革区扩充到南北方。由此,他与葛守礼之间的冲进入白热化。他们之间既有改革与反改革之争,又有六部与内阁权力斗争的角度。
  为了增强改革势力,张居正于1572年六月调吕调阳;1575年八月张四维等进入内阁。居正用人为了防止对自身构成威胁,基本上选择对其俯首帖耳之人。张四维之所以被选入,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舅舅王崇古的原因。王家、张家在当时是老晋商的代表,是官僚商人的代表,其家族几乎垄断了盐业市场。成为富可敌国的政治+商人家族。
  张居正选择张四维进入内阁,除了他自认为张四维是心腹之外,借助张家、王家的财力推行政策的用意也非常明显。张居正在1573年十一月,上书进行考成法,十二月兵部尚书谭纶开始在兵部首先实行此法。在老部下戚继光等人的帮助下,兵部考成法效果彰显。
  然而,随着张居正权力的稳固,对于权力迷恋的他对于敢于反对自己的人使用了极为残忍的方法。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