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年体架构看炎汉王朝的龙兴八十年:汉兴八十年》
第16节

作者: 轩辕秋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8-20 20:55:40
  既然提到“赤帝之子斩白蛇”的传说时讲了“五行之德”,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个中国古代用来解释王朝更替的学说,即“五德始终说”。
  “五德始终说”是战国时期齐国著名的稷下学宫(齐国在临淄稷门口附近建的一个官办高等学府,召集各派思想家在这里讲学,百家争鸣的主要地点,曾经汇集了天下贤士上千人)中的大学者、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提出的学说。
  邹衍说的“五德”就是指金、木、水、火、土所代表的五种德,每个王朝顺应其中一种“德”,这五种德循环当家作主。邹衍用这个来解释各个朝代的更替,古时候皇帝诏书开头经常是“奉天承运”,这里承的“运”指的就是“五德”中的“德运”。
  五种德运按照五行相生相克,所以顺应五种德运的朝代也因此相生相克,具体内容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当然,这种说法是迷信的,可信度也是很低的,但历朝历代的皇帝却信的不得了。或许这些皇帝不是真正的相信,而是用这个方式可以堂而皇之的解释自己取得天下是“顺天命”。

  毕竟,新朝代的开创者相对于旧朝代来说都是叛逆者和篡位者,按照别的理论篡位者永远是篡位者,可是按照这个理论,篡位者就可以变成顺应天命来接管天下的接任者,一下子就名正言顺了起来,统治者们当然喜欢了。
  日期:2013-08-21 08:38:45
  但是也有问题,一股势力到底应该是什么德,没有一个标准的说法,也没有一个权威认定机构,于是大家都纷纷自己做主,也经常搞的很混乱。
  比如:黄帝时代因为黄龙地蚯出现,所以是“土德”;夏朝因为青龙止于郊野,草木畅茂,所以是“木德”;商朝时银从山岭中溢出,所以是“金德”;周朝武王伐纣时出现了赤乌之符,所以是“火德”;于是邹衍说“虞土,夏木,殷金,周火”,他们是后一个克前一个的关系,刚好解释了朝代更替,于是再往下数应该是“水克火”,刚好秦朝尚黑,说他们代表“水德”非常解释的通。可是再往后就不行了,“土克水”,可是汉朝无论如何和“土德”是扯不上关系的。

  如果扯不上关系,岂不是说汉朝接替天下是“名不正,言不顺”?那怎么行!
  幸好,人的智慧是无穷的,总有办法解释。
  刘邦统一天下之后,大臣张苍就说,秦国短祚而且暴虐无道,不能算正统朝代,所以汉朝应该是“水德“,“水克火”所以汉代取代了周朝。刘邦采纳了这种说法,开始尚黑。
  汉武帝时期,武帝比较承认秦朝(他和秦始皇一样都是好大喜功的人,估计有些惺惺相惜),又改汉代为”土德“,开始尚黄。

  可无论是“水德“还是”土德“,都和刘邦“赤帝之子斩白蛇”的传说不符。直到王莽篡汉之后,才由王莽正式采用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的说法定汉朝为”火德“。
  再后来,虽然王莽被赶下台,但光复汉室的汉光武帝刘秀还是沿用了这种说法,确定汉朝为”火德“,然后改秦朝为”金德“,周朝为”木德“。
  从此,东汉以后写的史书比如《汉书》、《三国志》都用了这种说法,汉朝有时也被称为“炎汉”,又因为汉朝皇帝姓刘而称为“炎刘”,一切都是“火德”的延续。
  日期:2013-08-21 11:12:59
  等到了三国时期,刘备蜀汉一脉也一直以“火德”自居,以表示自己是延续汉朝皇族的正统,刘禅的年号“炎兴”也明显有“火德”的成分在里面。相反,曹丕在称帝之后,果断抛弃了汉代的“火德”,自命为“土德”;而孙权一见另外两家都有了自己的“德”,也不甘示弱,自命为“水德”。所以三国时期是水火土的斗争。
  再往后,隋朝认定北周是“木德”,因为他们来源于北周,所以用木生火来解释自己是火德。唐朝得到天下之后,顺了土德。到了宋朝,宋朝自命为火,辽自命为水,金自命为土,而元自命为金。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非常信这些五行之术,本来他的姓氏“朱”就有红色的意思,象征着火,所以自命为“火德”。而且,朱元璋认为“炎汉”从字里讲是“两重火”,而明朝的“明”则是“三重火”。
  不但如此,朱元璋在给自己子孙起名字的时候也按照五行来排,所以明朝皇帝的名字特别有意思,都具有五行的特点。朱元璋给自己二十多个儿子每个人题了一首二十字的诗,要求这些儿子的后人以后每一辈取名字的时候第一个名字要使用属于自己的诗里的字,然后第二字要有五行的组成部分,并且以火土金水木的顺序依次循环。
  明建文帝的名字叫“朱允炆”,后来永乐帝朱棣夺位,辈分变了,所以之后的诗也变成了燕王一系。明朝往后的皇帝分别是仁宗朱高炽(火),仁宗的儿子宣宗朱瞻基(土),宣宗的儿子英宗朱祁镇(金),英宗的兄弟代宗朱祁钰(金),英宗的儿子宪宗朱见深(水),宪宗的儿子孝宗朱祐樘(木),孝宗的儿子武宗朱厚照(火,四点水的起源其实是“火字旁”),武宗的兄弟世宗朱厚熜(火),世宗的儿子穆宗朱载垕(土),穆宗的儿子神宗朱翊钧(金),神宗的儿子光宗朱常洛(水),光宗的儿子熹宗朱由校(木),熹宗的兄弟思宗朱由检(木)。

  这些皇帝名字中的第一字按照辈分凑起来是“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正是朱元璋给燕王朱棣一系题的诗,而第二个字也正是按照“火土金水木”的顺序循环,很有意思。
  明朝灭亡,满洲人入关,定国号为“清”,这也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也不知道是凑巧,还是满洲人真的也这么讲究,有人说他们的国号“清”故意带了“三点水”,就是在象征着克明朝的“三重火”,所以他们顺应的是“水德”。
  虽然这个“五德始终说”现在已经基本可以认定为无稽之谈,完全没有什么真实性,但其内容确实也是饱含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看起来颇有那么些意思。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