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皇帝真有病——朱元璋的正面与侧面》
第23节

作者: 宗承灏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6-13 23:18:15
  朱元璋的仁义之道还体现在军队的治理上,他刚刚加入郭子兴队伍的时候只是一个不能按照自己意志行事的普通将士,而等他占据滁州以后,开始大肆招揽贤才良将,以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他攻打滁州的过程中以及占据滁州后,一大批当地著名的贤才良将慕名而投。在进军滁州的路上,定远人李善长到军门求见。朱元璋“与语大悦”,二人挑灯夜谈,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这些文臣儒将在朱元璋的创业过程中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没有他们,也就没有朱元璋的天下。攻占滁州后,朱元璋的人才库里涌现出一大批贤人谋士,有滁州当地的,也有地域相近,比如像今天的安徽定远、凤阳、和县以及淮北地区。在刚刚起兵时,朱元璋就率先亮出了儒家“尊王攘夷”的大旗。朱元璋当年北伐提出一个口号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当时长江南北的汉人已经被蒙古人和色目人统治了近百年,可以说吃尽了民族压迫的苦头。朱元璋竖起这面民族大旗,是当时最符合现实需要的一种笼络人心的手段。

  在创业阶段,朱元璋再次祭出儒家思想中的高端理论——仁者无敌。朱元璋参加反元斗争的第二年,也就是从他独自带兵开始,就在军容军纪方面大做文章。他曾经对手下的那些武将们说:“每攻下一城,我能够听到你们不乱杀人,就非常高兴。你们要始终明白一个道理,鸟不会投到老鹰盘踞的树林,百兽也不会进入布满陷阱的地方。而百姓们会自动远离残暴的军队,去投奔不乱杀人的武装。”

  只读过一年半载私塾的朱元璋,在人生的打拼过程中,实现了由草莽英雄向儒家王道的华丽转型。当我们意识到这种转变是伴随着争夺天下的残酷厮杀一道完成的时候,就会很容易理解朱元璋此后的所有表现。
  朱元璋在元末诸军中也以“独不嗜杀”而闻名于天下,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中国历史上每一次新旧制度的更替,都散发着浓重的血腥气。中国的老百姓是最容易满足的群体,只要能够他们苟安于世的最基本条件,他们就绝不会冒险去做不法之事。在乱世之中,那些握有合法伤害权的官吏只要不全力残害他们,能够给他们留下一条活路,他们就会在关键时刻投桃报李。
  攻下滁州,朱元璋的实力大大增强,在各路义军中也算竖起了自己的大旗。这时候,他那些早已失散多年的亲人纷纷打听前来投奔。亲侄朱文正,姐夫李贞带着外甥保儿(后改名文忠)与朱元璋相认。朱元璋这时候才知道二哥三哥均已故去,一大家人就剩下这点血脉。“一时聚如再生,牵衣诉昔以难当”。人生的悲欢离合,朱元璋有着更为深切的体验。他将侄儿和外甥都留在身边,收作养子。朱元璋喜欢收养义子,他这时候还收养了定远孤儿沐英,后来又陆续收养了二十多个养子。

  日期:2013-06-13 23:19:21
  俗话说“打仗还需父子兵 ”,朱元璋大量收抚孤儿义子,自有其用意:军事险要之地常以义子为心腹协同将官固守,并行牵制监视在外将官之利。有时难免与守卫将官发生矛盾,朱元璋不得不亲自出面调和。如至正十八年,胡大海、李文忠占领严州后,两人意见不和,朱元璋亲自批示帐前都指挥使司首领郭彦仁说合二人 :“保指挥我之亲男,胡大海我之心腹,前者曾闻二人不合。且指挥使我亲身也,胡院判即我心腹也,身包其心,心得其安;心若有定,身自然而定。你必于我男处丁宁说知,将胡院判以真心待之,节制以守之,使我之所固易成,只此 。”

  朱元璋占据滁州之后,有大批的文臣儒将慕名而来,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来自于安徽境内距滁州不远的地区。之所以会如此,一方面是政治的地缘效应在起作用,另一方面是朱元璋集团在打拼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实力与品牌效应起到吸引作用。如果朱元璋没有让人足以让人信服的才干与勇气,他们就不会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压在这件事上。天下纷乱,可以选择的生存路径也不是只有投奔朱元璋一条路。

  他们的信任,并没有换来朱元璋对他们百分之百的信任感。为了防止集团内部再出现离心叛德之人,朱元璋经常将征战在外将士的家眷留在身边作为人质。朱元璋进攻南京的时候,马夫人和随军将士的家属就全部留在了和州。朱元璋在攻取集庆后立即定下规矩 :“与我取城子的总兵官、妻子俱要在京住坐,不许搬取出外 。”“将官正妻留于京城居住,听于外处娶妾 。”征战在外的将官顾虑妻子安全,自然不敢轻举妄动,只好死心踏地效忠。同时,朱元璋严令儒士不得与武将走得太近,他主要担心文武结合,做出不利于自己的事。所以,他要求“所克城池,令将官守之,勿令儒者在左右议论古今。止设一吏,管办文书,有差失,罪独坐吏”。凡是元朝官吏和儒生,都要由朝廷选用,逃者处死,严禁将领将读书之人留在身边作为谋臣。

  在总结自己成功经验时,朱元璋称:“(张)士诚恃富,(陈)友谅恃强,朕独无所恃。惟不嗜杀人,布信义,行节俭,与卿等同心共济。”也就是说,朱元璋认为自己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超人一等的品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