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职场回忆录————从小兵到统领,浮华褪去,神马都是浮云》
第7节

作者: 上海遗民
收藏本书TXT下载
  有句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不过LZ可能再缩小一下范围,应该是有中国人呆的地方就有政治。为什么这么说呢,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就不用说了,政治斗争一直是主旋律,但是外企里面,一样也有政治斗争,但主要是国人之间的争斗,当然也有外斗,但相对比较少。老外之间也有政治斗争,但是和国人相比,那是小巫见大巫。老外往往到很高层才会比较明显,而国人甚至从小兵开始,就开始贯穿政治斗争,并且是手段无所不用,有的时候自己未必能得到什么利益。老外之间的政治斗争往往最后大多数以妥协和解结束,但国人之间一般都是鱼死网破的结局比较多。

  LZ对待办公室政治的态度和策略是从不赤膊上阵,不正面交锋,喜欢借势,喜欢跳出来面对,这样LZ一直还算比较顺畅,虽然也经常被波及,但屡屡脱身。当然LZ也吃过亏,也曾经被小人暗算差点翻船,但是LZ一直抱着有容乃大的心态,所以对LZ的影响也不是很大。雨过去了,天空已经放晴了,应该有好的心情来享受美丽的好天气,如果还沉寂于昨日的糟糕的天气,你心情一定好不到哪里去。

  日期:2011-10-31 21:24:04
  接着LZ前文的话题,继续隐身办公室政治的话题,插一个朋友公司的事情。
  话说朋友所在公司也是500强,进入中国较早,政治体系严密,基本上内部成了几个小圈子。一次空降了一个BU经理(另外一个500强挖过来的),旁边几个经理一合计,决定挤走这个新来的经理。本来是上面的老大想用这个新来的总监压制几个老油条经理。为啥呢,因为老大一直对这几个经理头大,想压制一下但是找不到合适的工具,老大自己又不方便直接出面,最后就想出这么个方法来。但老油条就是老油条,他们设计了几个陷阱,诱这个新来的总监往里面跳,最后这个总监死的非常难看,自己灰溜溜走路。抱歉,鉴于LZ保护他人隐私的需要,具体细节不便说的太白。

  日期:2011-11-04 22:31:47
  LZ刚刚应付完一个饭局,抽点时间上来更新。
  继续接前面,LZ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和努力,所负责的BU已经比较顺畅了,工作也相对比开始轻松些,所以LZ也就有了空下来的时间去看看其它风景。这可能通常说的劳碌命,人闲不住,闲点就觉得难受。碰巧,总部那边需要对国内公司人力配置和财务指标进行计划和审核。这个事情说得直白点就是为业务调整提供依据,并配合实施,同时会伴随着一定程度的裁员。所以这也是一个扮演恶人的角色。本来这个事情是财务和HR两个部门协同合作就可以了,但是由于公司运作比较复杂,单单靠这两个部门很难完成,尤其是涉及到一些业务流程方面,人力和财务计算是非常困难的,需要对应的专业背景来支持。

  本来这个事情也不是一定要轮到LZ头上的,但是运营部门需要出面支持,LZ上面的总监岗位暂缺,因此一定要两个BU出一个来支持,另外一个BU经理本来年龄就大,没有多余的精力,加上老外和国人沟通没有LZ来的顺畅,毕竟是同一种语言和文化背景。所以最后这个BU经理直接说no,把这个事情推掉了,这个事情就理所当然的落到LZ头上。当然那个BU经理不愿做也有不愿当恶人的因素。

  LZ其实也是可以推掉这个事情的,以新来咋到不熟悉环境为借口,可以推到另外一个BU下面line mgr。呵呵,貌似LZ不厚道了点,其实LZ一直的原则是保护自己的下属,所以不可能去害自己的兄弟,所以动脑筋也是动别的部门。不过LZ没有这么想,LZ觉得这个事情虽然挑战颇多,但可能是百年一遇的挑战机会,或许可以历练一下不同寻常的经历。于是LZ就接了这个瓷器活。

  LZ加入到这个事情后,感觉甚好,可能LZ对自己从未熟悉的事情有着天生的了解和学习嗜好,基本又重复了当初技术跨越的节奏。开始拼命加班,甚至超越了LZ原先的设想,甚至到后来,连总部的一部分的业务部门也加入到计划中来。按照比较通俗的讲法,这个计划可以叫做业务重整计划,涵盖了国内所有的业务流程和总部与国内相关的流程关节,所以不可避免的就涉及到部分裁员和财务预算调整,所以所触及的利益关系也比较复杂。既要考虑国内的各个部门和环节,也要考虑到总部的资源配备与调整,甚至部分业务进行转移,如部分生产会从总部迁入国内,但同时也会从国内迁往其它国家,所以也会伴随总部人员调整。所以整个调整计划十分复杂,需要不断的平衡和调和,并且在实施过程中还要不断修正。

  这里说一下业务调整和裁员,其实在比较大500强里面,这个事情是很平常的,经常会发生,只是调整规模大小而已,有时是一个部门,有时是一个业务群。有的地方需要收,有的地方需要放,随着环境不断进行调整,所以这也是500强能够稳定发展的关键点。所以裁员和调整计划是公司必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着成熟完善的程序,对员工补偿也比较到位。反观国内公司,喜欢硬挺,死要面子,等到哪天实在挺不住了,采用一些极端方式裁员,不惜冒着违反法律的风险,对比之下,才能看到差距有多大。

  LZ虽然在此计划扮演了比较重要的角色,但是LZ还是比较清醒,仍然打着LZ的临时上司的旗号,VP啊,管用。就像历史剧的手令,级别越高越管用。不然就凭LZ一个BU经理的身份做这个事情,困难可想而知。LZ前面就说过,LZ喜欢借势,不喜欢蛮干。遇到确实比较棘手的事情,就把VP直接拉出来。
  这个计划从开始到结束大概经历了半年左右的时间,这也是公司近年来非常大的一个调整,写到这里,估计经历过裁员的同学可能会对我不认可。认为我的上升之路是双手沾满了同事的鲜血。但是如果从公司角度去考虑,这就是壮士断腕,要不断的医治疾病,不然就像国内公司那样一个个倒下去,最后全部员工失业,就像八十年代的国企下岗那样。而且,外企的裁员相对比较人性的,基本上员工都能接受,不会像国内公司那样强迫员工接受不公正的条件。

  日期:2011-11-05 00:12:19
  LZ经过此次事情的历练和洗礼,已经对公司的运作管理有了一个比较深的感受,且在随后的工作中,和HR与财务配合非常密切,要知道,外企里面HR、财务与运营业务分属不同的系统,以便公司进行管理控制。所以LZ在后面负责的运营职能角色中,与这两个部门良好配合让LZ的工作非常的顺利。LZ另外一个收获是,对人力与财务方面的管理也奠定了一些基础,为后面的运营管理也打下了基础。

  就这样经过此次调整计划的实施,LZ所在的BU发展很快,业务群继续扩大,而另外一个BU经过调整,萎缩的厉害,那个BU经理身体一直欠佳,后来经过申请,调回总部陪老婆孩子去了。这样LZ就临时代管了这个BU,公司花了三个月找到了一个替代人,不过资历和能力一般。在这过程中,LZ的BU继续扩大,下面增加到5个line mgr,已经超出了正常BU范围,而另外一个BU继续萎缩下面仅剩下一个line。一般情况下一个BU负责2-3个line,总部计划把LZ下面的1-2个line划到另外一个BU,遭到LZ的强烈反对。后来总部改变了意见,决定把LZ升职到运营总监,兼任原BU经理,这样LZ把下面的两个line合并进了另外一个BU,开始全面掌管运营事务,同时LZ开始正式的像原上司VP直接汇报,而不是原先的临时越级汇报。当然LZ也留了一手,防止总部杯酒释兵权的策略,这个以后慢慢给大家说。

  不过,在总部的支持下,再加上原先调整计划中LZ对公司运营管理的熟悉度加深,LZ新的职能角色扮演的还不错,当然其中也有不断的挑战。LZ后来想了想,大概每次LZ遇到机会前都事先会做很多功课,类似于学习中的预习,所以才会这么顺利。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