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笔下的宋朝》
第58节

作者: 薄暮洲
收藏本书TXT下载
  首先,北汉是一个不足为俱的邻居。由于柴荣同志临走时特意拐走了北汉的十几万人口,从此北汉的男人不停的死,女人不停的生(生孩子),进入苟延残喘的阶段。尽管后来有杨业(那个时候他叫做刘继业)这位猛将为北汉打工,但丝毫改变不了其衰落的命运。刘崇同志也为因此在954年10月忧愤而死。好对付!
  但是北边的另一个邻居看起来就不是那么好对付了。这个邻居手中的骑兵非常厉害,可谓天下难有匹敌,而且这位邻居还掌握了幽云十六州,把原本属于中原的长城当做抢劫的工具,今天过来打一下草,明天又过来打一下谷,追到长城边人家把门一关,想想这好像自己的中原祖先们的一贯做法,让你气得想撞墙,没完没了的让人无可奈何。

  再看南边!
  南边看起来国家很多。所谓的“五代十国”中的“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荆南、北汉,南边的就占其中九个。通过军阀不断混战与兼并,到了后周柴荣时期(954年),南边就仅剩下南唐、南汉、南平、后蜀、吴越五个国家。
  北边两个,南边五个。实际上南边要比北边好对付得多。
  但是柴荣对这个真实情况相当模糊。于是他选择去争取他那些大臣们的意见,问问他们到底是该先打哪一边为上。

  出人意料的是,他的那些大臣们似乎并不太乐意回答这个问题。原因是他们不想打仗。打仗是一件非常冒险的事,如果柴荣同志一不小心来了个全军覆没,那么大周帝国离灭亡就不远了,那么他们这些做大臣都得跟着倒霉,一起没官做了。再加上柴荣同志一怒之下罚他们的救星冯道先生去修皇陵,把冯先生整死在那,使他们失去了继续为官的最大保障,以后要是敌军兵临开封城下,就没人敢带头出去迎降了。

  所以打仗实在不是什么好事。
  于是他们一致表示反对对外征伐,说打仗又劳民又伤财,无数生灵涂炭,陛下目前应该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治理国家之上,而不要急着开拓疆土。
  柴荣不由大吃一惊。他突然发现他的面临的压力是如此之重,看来首先要对付的不是敌人,而是眼前这群大臣。南和北的问题
  在柴荣进行改革期间,他开始了拼命去实现他的志向。
  自古以来,开拓疆土,平定四方、一统天下都是有志男儿梦寐以求的事。

  柴荣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似乎就是为这个生的。他要让无数敌人、无数强大的对手倒在他脚下,通过战争来换取天下的统一。
  事实证明,他也将为此而死。
  男儿身手和谁赌?
  柴荣的志向非常远大,这里我们也为这位最终壮志未酬的皇帝记住它,叫做——扫平四方,一统天下。
  虽然这个口号的确非常响亮,但是在此还是得把话说清楚一点。它其实跟“日月神教,一统江湖”这个口号一样,都是显得浮夸的。至少扫平四方就是不可能的,能扫平南北两方已经很不错了。东边有个大和民族,却隔了大海,很难扫平。但在几百年后有一个人却非常有能力扫平日本,但这个人并不热爱战争,他只是在日本岛上做做奸商和海盗,如果他有战争欲望的话,相信东边那个岛国就得改名了,其独领风*的岛国动作片也不会如此闻名了。这个人就是明朝嘉靖年间的汪直先生。估计大家今天想起这位先生的时候,感到痛恨的同时还会为他感到一点点遗憾。

  至于扫平西边,交给我们在后面将要提到一位大人物——成吉思汗,让他去完成吧,那将是西边人民的恐怖时光。
  现在摆在柴荣同志面前的,主要是南方和北方。
  到底该先打北方还是南方,这是个让柴荣感到头疼的问题。
  北边,柴荣把目光投向了北汉和辽国这两个国家。

  首先,北汉是一个不足为俱的邻居。由于柴荣同志临走时特意拐走了北汉的十几万人口,从此北汉的男人不停的死,女人不停的生(生孩子),进入苟延残喘的阶段。尽管后来有杨业(那个时候他叫做刘继业)这位猛将为北汉打工,但丝毫改变不了其衰落的命运。刘崇同志也为因此在954年10月忧愤而死。好对付!
  但是北边的另一个邻居看起来就不是那么好对付了。这个邻居手中的骑兵非常厉害,可谓天下难有匹敌,而且这位邻居还掌握了幽云十六州,把原本属于中原的长城当做抢劫的工具,今天过来打一下草,明天又过来打一下谷,追到长城边人家把门一关,想想这好像自己的中原祖先们的一贯做法,让你气得想撞墙,没完没了的让人无可奈何。
  再看南边!
  南边看起来国家很多。所谓的“五代十国”中的“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荆南、北汉,南边的就占其中九个。通过军阀不断混战与兼并,到了后周柴荣时期(954年),南边就仅剩下南唐、南汉、南平、后蜀、吴越五个国家。
  北边两个,南边五个。实际上南边要比北边好对付得多。
  但是柴荣对这个真实情况相当模糊。于是他选择去争取他那些大臣们的意见,问问他们到底是该先打哪一边为上。
  出人意料的是,他的那些大臣们似乎并不太乐意回答这个问题。原因是他们不想打仗。打仗是一件非常冒险的事,如果柴荣同志一不小心来了个全军覆没,那么大周帝国离灭亡就不远了,那么他们这些做大臣都得跟着倒霉,一起没官做了。再加上柴荣同志一怒之下罚他们的救星冯道先生去修皇陵,把冯先生整死在那,使他们失去了继续为官的最大保障,以后要是敌军兵临开封城下,就没人敢带头出去迎降了。

  所以打仗实在不是什么好事。
  于是他们一致表示反对对外征伐,说打仗又劳民又伤财,无数生灵涂炭,陛下目前应该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治理国家之上,而不要急着开拓疆土。
  柴荣不由大吃一惊。他突然发现他的面临的压力是如此之重,看来首先要对付的不是敌人,而是眼前这群大臣。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