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本枪物语》
第12节

作者: 东山鹿鸣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光秀很清楚,发动叛乱杀死信长,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正义性。但不管信长再怎样残暴,自己的行为终究是以下犯上,叛君弑主的恶行,说出去怎么也不光彩。更何况,现在自己的本部人马再加上京畿反信长的国人和以前的幕府残余势力,总兵力也不过一万八千人,根本不足以扭转整个大局,所以他需要更多的盟友。
  光秀先后向大和的筒井顺庆,近江日野城主蒲生赋秀,身在和泉大坂的女婿津田信澄,还有自己的儿女亲家---------丹后宫津城的细川藤孝,细川忠兴父子发出了劝降信。现在,只有蒲生明确表示会反抗到底。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蒲生是信长的女婿。但其他几位都保持观望态度就让光秀有些寒心了。
  按照光秀的理解,至少细川家和筒井家应该站到自己这一边。细川作为儿女姻亲自不待言。就拿筒井来说,当年信长平定大和时曾经打算把大和郡山城赐给光秀,但光秀婉言谢绝,并推荐当地豪族出身的筒井担任城主。所以两人交情一直不错,筒井甚至还做了光秀儿子的义父。至于女婿津田信澄,因为父亲信行曾经和兄长信长争夺过家督之位,所以在父亲死后也受到牵连,险些被信长杀死,最后是自己说情才免于一死,甚至还把女儿嫁给了他。

  光秀最初的打算是把这些势力拉拢过来,再联络越后的上杉,安艺的毛利,相模的北条,将柴田,羽柴,泷川等织田残党消灭。但现在看来,这个如意算盘是遥遥无期了。
  光秀还不知道,自己的女婿津田信澄已经在昨天被信孝抢先消灭在大坂城,只是消息被封锁,所以光秀并不知情,还以为女婿也背叛了自己。
  “哎!都对我们没有信心啊!“光秀叹了口气。
  “细川家态度暧昧不明,小姐在宫津该不会有危险吧?”麾下大将斋藤利三忧心忡忡地问道。
  斋藤本是美浓地方的豪族,初仕斋藤家老稻叶一铁,因与主君不和,就投靠了明智家。斋藤是位擅长野战的猛将,曾经在斋藤家对织田家的战事中有着出色表现。他所说的小姐是指已经嫁到细川家的光秀长女玉子。

  “不碍事。忠兴虽然不是什么坦荡君子,倒还是个重情之人,不会对玉子不利。此次举旗兴兵,前途未卜,如果贸然把玉子带回来,一旦我军战败,玉子就危险了。留在细川家,忠兴会用性命保护她。”
  “希望毛利家接到主公的书信能够起兵拖住猴子。” 说话的阿闭贞盛以前是浅井长政的家臣。出于对信长消灭浅井家的仇恨,投靠织田家的浅井旧臣里很多人都加入了光秀阵营。
  “就算毛利家没有主动出击,只要有四万大军驻扎在备中,猴子也不敢离开前线。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堺的信孝和丹羽。”光秀若有所思地看着地图。
  “主公,我军进展得越顺利,其他大名就越对我军有信心。所以,从现在开始,要不停地进攻。”大将并河扫部提议道:“不如攻打堺,消灭信孝。”
  “这样一来,战线拉得太长,对我军不利,还是先平定河内,把河内兵拉过来。”光秀打定了主意。
  九日,明智军顺利地攻陷了鸟羽城。次日,全军进逼河内国。
  “高规的中川家会投靠过来的。”关于这一点,光秀很有把握。

  高规城主中川清秀是光秀的好友,之前就主动派人联系光秀,表示愿意归顺。但因为邻近的伊丹城主池田胜入非常警觉,所以中川也一直在作壁上观。现在大军开进河内,无疑是给中川吃了定心丸。
  就在光秀心乱如麻之时,探子却带给他一个坏消息。
  “什么!?你是说猴子吗?”光秀惊得目瞪口呆。
  “是,主公。”探子也是一脸的颓然:“已经到了尼崎。”
  “这么快!?”光秀重重地跌坐在马扎上。

  “羽柴带了多少人马?”斋藤连忙追问了一句。
  “据说有两万人。”
  “主公,和我军兵力相当,可以一战。”并河扫部战意高昂。
  “猴子来得这么快,其志不小啊!”光秀站起身,面色凝重地说道:“如果前往河内或者摄津阻击猴子,固然可以鼓舞士气,但也会两败俱伤。到那时,信孝可以毫不费力地消灭我们。”
  “那么退守二条城?”
  “不可以!二条城靠近皇宫,万一惊扰了天皇,明智家将成为天下公敌。猴子到时应该会沿着京都街道东进,前往安土城。我们就在鸟羽城以逸待劳吧!”
  “传令!全军撤往鸟羽城。”光秀下达了指令。

  军令下达,明智全军队列整齐地撤向鸟羽城。
  十二日,秀吉的军队终于抵达了摄津富田。
  早在一天前,得知秀吉来到的信孝和丹羽也率军一万人离开大坂,来到富田和秀吉汇合。伊丹城主池田胜入,茨木城主高山右近和高规城主中川清秀也来到了富田。
  军议会上,秀吉表示了对信孝的支持,并提议由信孝担任此次讨伐军的总大将。
  信孝虽然颇有些乃父信长的作风,但说到底还是个不谙世事的花花公子,若论行军作战也是稀松平常,所以做个挂名的总大将就心满意足了。真正的军事决策权掌握在秀吉,丹羽长秀和池田胜入这三位家老手中。

  丹羽在三人当中年龄最大,但更擅长内政。而池田则是信长乳娘之子,做过信长的侍从,是员骁勇善战的猛将,虽然年纪不大,但也已经位列织田四大家老之一。秀吉是三人中谋略最出众的,实际上成为了三人团的首脑。
  现在织田家的四大家老除了身在越中的柴田胜家,都已齐聚于富田。这似乎也昭示了信孝已经俨然成为织田家的接班人。
  几支人马组建成联军,共有三万五千人的兵力,相比明智的一万八千人,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而且讨伐军师出有名,所以士气也比明智军要高出许多。
  在泥泞遍地的道路上,仅仅用了六天时间,秀吉就赶回了畿内。这在以步兵为主力的日本古代战争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史家称之为“中国大返回。”秀吉干净利落的行动为自己争取到了政治和军事上的主动权,翌日,决定信长死后日本政治格局的山崎合战在天王山脚下拉开了序幕。
  ①狭义的是指京都附近的山城,河内,摄津,和泉,大和五国;广义的还包括丹波,丹后,近江等地。左中将指的是织田家主织田信忠,时任左权近卫中将。
  ②堺,位于大坂湾畔,自室町中期以来就成为日本主要的贸易港口,曾建立过类似于意大利威尼斯式的共和政体。
  ③阵羽织,日本武将在战时穿在铠甲外面的短褂,一般无袖,在背部绣有武将的家徽。一般情况下只有主将才能穿着,乃是主将的标志。

  日期:2008-03-31 10:52:23
  6 血 战 天 王 山
  光秀在鸟羽城以逸待劳,伏击秀吉的如意算盘最终落空了。
  秀吉的大军没有沿着鸟羽街道东进,而是沿着桂川一路向北行进。入夜前即可抵达山崎。山崎是一块面积不算太大的开阔林地,西邻天王山,东接桂川,可谓依山傍水,易守难攻。假如选择这样一个地点作为伏击地,只要组织得当,完全可以遏制对方人多的优势。
  秀吉的三万五千大军分兵五处:前锋左翼由秀吉的弟弟秀长和军师官兵卫统率,专攻天王山,以便占据制高点。左翼集中了秀吉部众中的许多精锐,包括堀尾,正则和清正这样的猛将都被派到了这里;右翼由池田胜入率领,沿桂川北上;中路则是高山右近,堀秀政和中川清秀三队人马,直逼山崎,整个前锋共一万兵力。 信孝和丹羽的一万人马作为第二路,紧随前锋之后。秀吉本队一万五千人在最后压阵。为了显示己方的政治正统性,秀吉特意带上了养子秀胜。这个秀胜原本是信长的四子御次丸,后来信长见秀吉的第一个儿子秀胜夭折,就让御次丸做了羽柴家的养子,也改名叫秀胜。

  雨下个不停,但讨伐军士气高昂,在六月十三日早晨进入了山城国。
  几乎同时,光秀也接到了忍者的报告。
  光秀懊恼地用军扇敲打着地图。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