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笔下的宋朝》
第7节

作者: 薄暮洲
收藏本书TXT下载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946年,相州节度使张彦泽投降了契丹,率领两千人充当先锋军,攻进了汴梁。同时,耶律德光领着大军,得偿所愿地进入汴梁。后晋宣告灭亡。

  抢劫这种活动马上波及到汴梁。首先制造抢劫的人正是张彦泽。他的抢劫方式有一种名称,叫做“夯市”。这是什么意思呢?司马光的《涑水记闻》里曾这样记载过:“ 太祖 曰:‘近世帝王,初举兵入京城,皆纵兵大掠,谓之夯市。汝曹今毋得夯市及犯府库。’”翻译过来,简而言之就是抢劫街市的意思。
  “夯市”一般都属于五代各位武将的专属作案手法。请注意,契丹人除外。并不是说契丹只会抢劫农村的阡陌小巷,不会抢劫城市里的街市,所以这个称号他们不配用。实则是因为契丹人有他们自己专属的抢劫方式,叫做“打草谷”。显然,这个名称一看就知道是专门对付农村所用的,因为“草”和“谷”这两种作物都源于农村。
  其实,不完全是这样的。
  《辽史·兵卫志上》这样记载过:人马不给粮草,日遣打草谷骑四出抄掠以供之。从这里我们可以粗略的看出打草谷的含义。不过,还是由我来具体解释一下。打草谷就是一种无专门的后勤保障,靠军人自筹给养,掳掠民间粮草财物的方式。

  日期:2013-04-07 22:43:05
  好吧,说了这么多。该请我们的主角赵匡胤公子上场了,他已经等得不耐烦了。
  赵匡胤的家就在汴梁,就在今天有名的“双龙巷”里。乱军已经攻进了开封,而且正在进行“夯市”。
  这个时候,赵匡胤正保护着全家老小躲避兵灾,往城外逃难去了。他正处在焦急和慌乱的关头,很怕遇见乱军。他在等着乱军退去,契丹兵离去,然后再回家住上一段日子。
  这一段日子一定不会是好日子。
  此时的赵家正在遭遇洗劫,对于所有值钱的东西,抢劫者们有一个规则,就是统统带走。对于不值钱的东西,抢劫者们也有一个原则,就是尽量毁掉。意思就是我得到了的东西别人休想得到,我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休想得到。这就是人性罪恶的一面。

  所以,当赵匡胤回到家的时候,他能看见的就只有空荡荡的房子,和遍地的破烂。
  这一刻,赵匡胤的心变得冰冷。
  那些普通百姓所受过的灾难,在这一天,赵匡胤也真真实实的体会到了。只能说体会到了,不能说完全体会到了。因为张彦泽同志还良心发现地留给了他一座宅子,虽然有些乱,但是整理一番之后还可以住,临走时也忘记了烧上一把火。而且他的家人依然好好地站在他的身边。
  光是这样就已经足够赵匡胤好好体味一番了。因为他的家庭已经落魄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现在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生存下去。

  赵匡胤作为目前家里最大的孩子,挑起这份重担责无旁贷。他看了看他身边一个个亲人那一张张忧郁而苦愁的脸,在心里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我该怎么让他们好好的生活下去?
  他绞尽脑汁都想不出答案。
  想不出来就去寻找吧。这是赵匡胤当时最真实的想法。
  终于,就在二十岁这年,赵匡胤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决定出去闯一闯。为了避开这三年来面临的最大阻碍——母亲和妻子,赵匡胤偷偷溜了出去,然后再写信寄回家,告诉她们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你早该这样做了,你啃老的日子熬到头了!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来吧,赵匡胤,它会让你成长,让你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日期:2013-04-07 22:43:27
  946年,这一年之中,天下的局势正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其实这个变化大家都很熟悉,它跟皇帝换老婆的原理是一样的——旧的去了,新的就来了。这个变化就是正在悄然进行中的改朝换代。
  制造这个变化的人,名叫刘知远,已亡后晋的河东节度使。
  刘知远从小就是一个沉稳庄重,不好嬉戏的人。我们知道,小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一个小孩子要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要不就是经常被虐待,要不就是得了抑郁症。而事实证明刘知远同志没有被虐待,也没有患抑郁症,可他偏偏有这个特质,而且这个特质伴随了他的一生。按照周星驰的电影《功夫》里面包租公夫妇对周星驰(剧中男主角)的评价来说:刘知远同志——他就是万中无一的绝世怪胎。

  因此,这就注定了刘知远是个天生的治国之才和政治家。历史没有亏负这个天才。
  刘知远帝王霸业的第一步就是夺取河东这块肥地,建立自己的战略根据地。
  他走这第一步那年,正好是晋朝开运元年(944年)。耶律德光在被石重贵打败两次之后发起了新一轮的大规模侵略。
  刘知远被授予的任务就是抵御契丹入侵。
  这个任务刘知远很不想接手,因为他现在的目标是如何将河东这块肥肉一口一口吃掉,他的全部精力都在这个目标上。但是无奈,上头有令指定要他和契丹打,而且打得上头满意为止。

  哪壶不开提哪壶!扫兴啊!刘知远决定从中搞破坏,整一整石重贵这个败兴的家伙。面对上头的调遣,刘知远表示对着干。上头要他去东边打,他偏要去西边打。上头要他打敌人后面,他偏和敌人面对面地干。甚至最后停手不打了,让全军留在原地放马磨刀。
  这样的做法换来的是朝廷的鄙视,甚至连刘知远的对头耶律德光也很瞧不起他。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面对石重贵和耶律德光的鄙视,刘知远只是一声冷笑,然后下令出兵忻口(位于今山西省忻州市),硬碰硬地跟耶律德光干上了。
  结果是刘知远胜利,大破契丹军。
  石重贵和耶律德光立刻被震惊了。他们到这个时候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刘知远这个人是不能小看的。
  然而刘知远先生并不满足,他要彻底颠覆石重贵和耶律德光对他的评价和看法。很快他又出兵朔州(山西省西北部)的阳武谷,再次和耶律德光干上了。
  这次的结果和上次一样——契丹军大败。别以为我不敢出手,我出起手来连自己都怕!

  石重贵和耶律德光此后死了心不敢再小看刘知远。知道错了吧?
  日期:2013-04-07 22:44:12
  刘知远的任务最终圆满完成。他得以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河东地区上。等不上多久,河东已完完全全落到了刘知远手中。
  946年,耶律德光率兵进入开封,后晋灭亡。契丹铁骑再次横行中原,百姓遭殃,生灵涂炭,曾经那些后晋的子民都成了亡国奴隶。
  在这个凄惨的年代里,相信有一个人是不会凄惨的。这个人就是刘知远。
  在收到耶律德光进入开封的消息之后,身在河东的刘知远并不急着反抗。与此相反,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出部将王峻前去开封,祝贺耶律德光取得开封,灭亡后晋。

  很出人意料吧?曾身为后晋节度使的刘知远先生,居然做出如此违背民心的举动,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