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笔下的宋朝》
第6节

作者: 薄暮洲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耶律德光很满意的收下了。
  日期:2013-04-07 22:41:06
  好吧,石敬瑭先生和耶律德光先生之间的交易已经完成,下面针对石敬瑭先生的卖国行为,我们来开一次批斗会。我们将石敬瑭先生请到台上来,各位爱国人士不要急着抄家伙冲上来,稍安勿躁。还有那些随时准备发射暗器的朋友,请你们千万瞄准一点,别伤及无辜。石敬瑭先生请放心,大不了残废,想死不是那么容易的。
  行了,我们来分析一下石敬瑭先生这一卖国行为所造成的无穷后患吧。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石敬瑭先生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所造成的危害。我们知道,长城是农业民族的中国用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一道有力的屏障。有了长城,我们的骑兵进则可以远征千里塞外,退则可以守边塞自居,外面的人完全打不进来,当然练过轻功的除外。历史上有两个朝代,一个汉代,一个唐朝,它们是靠着长城才得以长治久安的。汉代抵御的是匈奴,唐朝抵御的是突厥。有了长城,才会出现汉唐的盛世局面。没有文化的石敬瑭先生并不知长城的重要性,义无反顾地将幽云十六州卖给了契丹,而长城就在这个地方。这一恶行令中原王朝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不利地位,使得中国一直在走下坡路,祸害了子孙后代400年,开千古割地之先河。

  好了,石敬瑭先生,不用哭了,恶行已经犯下,哭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下面的爱国人士也不用发暗器和抄家伙,暴力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石敬瑭先生每年向契丹进贡30万匹绢这件事。同样,这一行为开了千古赔款之先河。30万看着虽少,但这些都是民脂民膏,百姓的血汗钱,长久的赔下去就多了。此先河一开,弄得接下来的宋朝也有样学样,没钱还要年年要送岁币打发几个邻居。

  最后我们来说说石敬瑭先生向耶律德光自称“儿皇帝”这件事。石先生不要为维护你的名誉权动怒,只要你做的事足够无耻下流,就不要妨碍别人用无耻下流的话骂你。我们知道,要生一个比自己大十岁的儿子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种繁殖交配的工作是无法做的。耶律德光先生当时真的是被弄得哭笑不得,但是为了幽云十六州和每年30万匹绢,在后宫住着众多嫔妃、膝下拥有众多子女、自己还比对方年轻十岁的严峻形势下,耶律德光先生决定就这样从了。石敬瑭先生因此沦为千古笑柄,也给后来的卖国贼们带了个坏头。

  好吧,今天的批斗会到此为止。至于石敬瑭先生,大家先不用打死他,也不要弄残他,因为在后面的故事里,我们还会提到此人,还请大家配合。好了,石敬瑭先生,我先撤了,您忍着点啊。
  日期:2013-04-07 22:41:36
  好,我们继续来讲后话。
  石敬瑭先生虽然当了七年的皇帝,但是他的日子是颇为不好过的。
  想象和现实的差距是很大的。由于石敬瑭当的是耶律德光的儿皇帝,所以耶律德光那边也不会闲着,经常派出使臣,去干预后晋的政事,还趁机索要贿赂。
  石敬瑭对此能做的就是答应和给钱,顶多在暗地里将耶律德光祖宗十八代臭骂一遍,除此之外什么也不能做。

  更令石敬瑭头疼的是,他的卖国恶行很不得民心。所谓“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自从后晋开国以来,国民们便经常开展“造反”这项危险的活动,并把它当成一个神圣的任务,每天早上爬起来就想的第一件事就是造反。为此,石敬瑭制定了许多残酷的法律,施加的刑罚也多是一些残不忍睹的方式,例如割舌头,将人支解,灌鼻子,放在锅里蒸煮等等。
  石敬瑭的这一做法无疑证明物理学上的一个定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他施加刑法越是严酷,人们造反的热情就越高。
  怕了吧?石敬瑭先生。
  最致命的是石敬瑭的部下也跟着造反起来,而且是经常有部下造反。由于先前石敬瑭依靠契丹的支持,凭借武力夺得了帝位,和他原来一样的各地将领们心中就不平衡了。你石敬瑭能靠武力坐上皇位,难道我们就不能靠武力把你拉下皇位么?于是,反叛接连不断。

  石敬瑭也不会坐着等死,虽然这个皇位让他很不好受,但是他却不允许它落到外人手上。所以他坚决派兵镇压。
  由于经常要镇压叛乱,石敬瑭在治国方面完全没有任何建树,也没有任何时间去治国。直到有一天,他接到他两个儿子在镇压叛乱中被杀掉的消息,他的精神彻底崩溃了,大哭了一场,哭得神情更为憔悴。
  可是叛乱依旧接二连三的来。此时的石敬瑭已经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倦。这种感觉出现的时候,便意味着一个人的生命要结束了。
  942年,石敬瑭在忧郁中死去,背上了千古的骂名。国民们等这一天的到来等得花儿都谢了六七次。死得好啊!于是大家集体欢呼,额手称庆。造反活动可以暂时拉下帷幕了。
  日期:2013-04-07 22:42:08
  就在这一年,石敬瑭的养子石重贵继位。
  这位石重贵先生治国的能力虽然一般,但却是个很有骨气的人。人不能有傲气,但不能没有傲骨。石重贵上台的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告诉耶律德光:“我只向你称孙,不向你称臣。”
  耶律德光给他评价是:老子(石敬瑭)怪,儿子更怪。给出的回应是:找打。我捧得起你老子,难道还踩不倒你这个当儿子的么?于是,耶律德光领着大军气势汹汹地往开封杀过去。他准备给他这个孙子一个惨痛的教训,不然这位孙子连死字怎么写的都不知道。
  但是结果很出耶律德光意料之外。他这一战居然被石重贵打败了。看来这孙子还有两把刷子,不能小觑。耶律德光罢兵回去重整旗鼓,第二年再度领着大军杀过来。很遗憾,再次失败。耶律德光不由得震惊了,他甚至对这个孙子产生了一丝畏惧。看来这位孙子不止才两把刷子那么简单。
  其实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在面临契丹两次大规模进攻中,石重贵的指挥水平和用人水平都是极为低下的。由于只见过猪跑,没真正吃过猪肉,石重贵的指挥经常出错,部下将士们根本不听他的号令,因为听了的话就等于送死。在这两场战争之中,石重贵起到的唯一作用就是让大家都知道了皇帝亲自来了,就在大家的身边,而且还在不断地发出声音(瞎指挥)。
  后晋之所以能够两次打退契丹的进攻,全靠军民一心,同仇敌忾。他们早就恨透了那些惨无人道地契丹侵略者,所以在打击契丹的时候,他们变得空前的团结。团结就是力量!凭借这股力量,他们成功的保卫了祖国的疆土。历史会记住你们的!

  日期:2013-04-07 22:42:41
  石重贵凯旋而归之后,认为天下从此便太平了。他不思进取,开始过上奢侈的生活,鱼肉百姓,宠幸无能的大臣,甚至无能的人——太监。
  后晋这个国家在石重贵的操纵下,一步一步地朝着它的末日前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