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看中国》
第5节

作者: 伦敦街头的流浪猫
收藏本书TXT下载
  好的,我们现在回归东汉的经济。
  在国人眼中,东汉远远没有西汉的实力强大,其实不然,我们可以做个简单的比较:西汉国都长安总面积为14平方英里,人口约为25万,而东汉国都洛阳总面积为9平方英里,人口却达到50万。但从年幼的汉灵帝即位之后权力的扩散开始,东汉经济就一路下滑。
  混乱的官僚体制。官僚从汉初的14人发展到汉末的2000多人,庞大的公务人员都靠百姓的税收养活,国库开支但是这一项就忽然增多了100多倍,我们很难想象东汉的财政不会出现危机。汉朝统治者为了补充和增加财政收入,居然采取了自上而下的买卖管制的手段(今天我们的买官卖官或许可以追溯到这里),不同等级的职位甚至明码标价:三公一级1000万,九卿一级500万,而郡守一级为2000万,当然,“顾客”根据自己名誉的不同也会出现讨价还价现象。最不可思议的是,当时甚至专门成立了一个鸿都门学,进入此校所有学生都被承诺一定有关可做(学校与政治挂钩是否也可追溯到这里呢?)。甚至连全国唯一的皇帝这一管制,在三国鼎立时期也被拍卖,只是无人购买而已。

  这样的一种社会环境,请问经济怎么可能得以健康发展呢?
  叛乱与战争。我们不得不承认,战争总是会严重破坏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可能有人会对此提出反对意见,比如二战时的美国就是一个战争的获益者,但请注意,二战并没有发生在美国的土地上。而东汉的战争是四方面的:外族入侵中国领土;中国领土内的外族起事;朝廷之中的叛乱兵变,军阀割据;地方上组织成立的反抗力量。东汉末年兵力实际上已被分散到各个利益集团手中,而又遭受四方面的围攻,政府四面受敌,社会彻底失去稳定,人们的生活遭受重创,在这样的环境中,经济的衰退是走向必然的。

  日期:2011-09-15 20:56:00
  曹魏
  曹魏在三国中是经济最为发达的一个,在曹氏的治理下,魏国经济得到了良好的发展。那么我们不得不好奇,曹魏政权在乱局中是怎样脱颖而出的呢?这亦是我为什么在这一章选择以曹氏政权为分析对象的原因,因为这个朝代的英明统治者们所做的政绩即便今天都值得我们学习。
  重视农业发展。两千年前,世界各国的经济财富主要依赖于农业生产,而曹魏政权在发展农业方面颇下功夫。为了扶植自耕农和抑制好强,曹魏政权做的最为人称赞的事就是屯田。根据史料的记载,我们了解到这样一个事实:曹氏一族的统治者们按户口,垦田的增减作为官吏考核的标准,决定官吏的升降。这个政策使得各地方官不但做到了清正廉明,而且为了得到官职的升迁,他们想尽办法招抚流民,垦辟荒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而且,这种活动是自上而下进行的,不止各地方官如此,中央政权同样做了表率。为了招抚原本流入荆州等地的十万余家流民迁回关中,曹操不惜采用食盐专卖的手段,将所得收益用来购置犁,牛等生产工具,免费发放给返乡农民。这种做法的成功也是显而易见的,据记载:曹操征关中,军粮全靠河东供给,战争结果,尚有余粮20余万斛。

  田租户调制。除了这些有利发展农业的积极条件之外,国家的宏观调控也很重要,而在税收方面,曹魏政权也做得尤为成功。汉末打乱以来,困扰百姓的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民患寡而患不均,曹操执政后把它当做首要任务,抑制好强不得兼并,并告诫官吏不得庇护好强,加重农民负担。《收田租令》中明文规定:田租每亩征收4升,户调征绢2匹,绵2斤。此即为著名的田租户调制。两汉时为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统治者往往以各种名目加收各种其他税(如算赋和口赋),但天租户调制从源头上保证了自耕农无需承担任何其他附加税,这样,小农获得了增产不增租的好处,还免去了估产时的额外盘剥,且汉朝时期的税收以货币缴纳,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货币的流通却成了一大难题,甚至根本流通不动,曹魏政权以实物缴纳税负,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农民安心生产,经济得以发展。

  兴修水利。无论是秦朝还是两汉,旱涝灾害一直是困扰统治者们治理国家的一大难题,情况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大批流民聚集起事,曹操执政后,大力发展水利工程,为了便于农民引水灌溉农田,兴修水利甚至也作为考核官吏的一大标准。各地方官为此修建了很多惠民工程,如淮南的芍陂、茹陂、七门、吴塘诸堨,豫州的汝新陂、小弋阳陂和贾侯渠等等等等,其工程规模和数量在三国中首屈一指。公元233年,关中一带修建水库,一举改造了三千多顷盐碱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迅速提高,粮食产量也大幅增加,国库也得以充实。同时,曹操还注意提高农业成产技术,精耕细作,使得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连年增加。

  其他发展。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国家整体经济的复苏,手工业也得以发展,并促进了技术的改良,马钧曾改进织梭机,从此大大提供了生产效率,农村的副业丝织业也得以发展,纺织手工业已经遍及了家家户户(所以才有户调制)。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商品交换的繁荣,曹魏时期的商业同样是三国中最为发达的,五铢钱这种货币的广泛流通就是最好的证据。可能有人会对曹魏时期的盐铁重新收归国有感到质疑,这是否会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当我们看到这些收益的用途时,我想疑虑就可以打消了:曹魏政权招抚流民时所购置的所有牛和犁均为盐铁生意所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