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草根也能进外企-我在广东这几年》
第15节

作者: 铭居阁
收藏本书TXT下载
  第十八章 团队
  公司的同事都爱称我们的团队为特种部队,是的,我们做的项目赚钱只是一个方面,更多的是做影响,因为我们的项目在任何时候都是某个区域内的焦点,任何得失、任何方法手段都有可能会成为别人茶余饭后,所以我们很自豪,也很有压力。
  总监姓梁,是北方人,军队大院长大,父亲曾是我军高级将领,他有几大特点在业内非常出名:就是豪爽、果断、刚毅、仗义,还有一个极大的特点就是酒量惊人。在跟随他的工作中,虽然他一年跟我见不着几回面,但是他的这种性格也在时刻的影响着我,在他眼里,我还是个孩子,做事做好了,他会很夸张的鼓励,做得不好,他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鼓励你,当然,在极少数情况下,偶尔我也牛脾气了也有挨骂的时候,不过我认为不挨骂那就不叫打工仔了。

  另外要单独说一说梁老大的酒量,他和大多数的北方人一样,爱喝酒,特别爱喝二锅头,有一次我和他在厦门中山路的一个小餐馆里每人喝了八瓶五十六度的小二,印象十分深刻,当然后来在内蒙搞团队建设的时候,才让我见识了什么叫海量,在我感到惊叹时,他说知道你在面试的时候我为什么问你酒量如何么,哦--,我原以为他就是这么一问,现在我才明白。

  我们的团队都是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的,就我一个八零后,当初招我进来,很多人不理解,说操作这样数百万的项目,这个毛头小子行么?刚开始时我心里也没底,有一次在内蒙我和他喝酒时他说出了原因:那天你进入会议室面试时,有三个方面打动了他:第一是气质(这个原因有点意外);第二是气势(从我进来到离开,始终都很自信,加上气质,这在以后的项目操作中会给对手一种难以言表的压力);第三是心态,很平静,该快的快,该慢的慢,该糊的糊,该明的明。基于以上三点他认为我可以做这份工作。我听了心里充满了感激,感谢他对我的信任,也感谢我能有这样的机会走进A公司,也因为总监对我们团队的每一份子的信任和不断的鼓励精,我们团队和谐、上进,也非常团结,有资源都很自然的共享出来,这些特点被其它部门嫉妒得要死要活的,我们部门被其它部门嫉妒的还有几个重要理由就是:我们的提成要高一些、我们要更加自由一些、还有就是我们直属中国区董事长管。

  当然团队内部团结并不代表公司没有政治斗争,在我加入A公司一年半之后,我开始发现一些怪现象了。
  日期:2008-9-24 19:54:21
  50
  在说这个怪现象之前我要说一下我们部门的架构,我们部门有单独的销售部(北区、东北区、大东区、大南区)、市场部还有工程技术部,统归梁老大管,而梁老大只归董事长管,所以我平时很少去在乎或打听公司的一些八卦新闻,虽然办公室里经常听得到。其实如果我平日里细心一点,就会发现很多问题,半年时间里市场部经理、物流部经理先后跳槽,这些本不关我事情,因为我们部门有单独的体系。在我意识到真正的问题是有流言称我们部门的市场部和技术部要划分到公司的大部门去,据说是怕我们的梁老大将团队管理得太团结及权力过大对公司产生威胁,听得我很汗颜,不知道这样的流言会不会传到北京的老大耳朵里。

  我平时听到这些闲言闲语一般会默默的放在心里,很少发表意见,因为不在别人背后话是非是我的原则之一,所以很多消息到我这里就打住了。但是一般有秘密的人都喜欢讲一讲,不讲就混身不自在,所以在那一段时间里,我收到的流言越来越多,甚至传成了我们的梁老大被对手以年薪百万挖去.一切我只能当笑话听,我知道老大不会的。

  再就是每季度的经理会议都会通报批评我们部门BE费用太高,经营成本太贵,而我们维系大客户的成本本来就不低,我们也没有办法。为此梁总监还与运营总监大吵了一架,很不欢。
  而这时我们这边能做的只能是不断的同客户沟通以加快签合同的速度,以此来减轻梁总监顶住的压力,可是我们都知道项目的周期不是我们更频繁的沟通来决定的,而是根据医院的预算和设备采购进程来决定的。
  一时间,很多支持都申请得很艰难,我们知道,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在这那个关键时刻,总监利用一次季度会议的时候,申请Team Building,地点定在内蒙锡林浩特太朴斯旗,方式就是我们从北京开车过去。
  那天我们按总监要求统一穿上我们部门的衣服,一路向西北方向狂奔,我们心里面太多的委屈了,此刻真的需要好好的建设一下团队,统一思想思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出路,路上我们都用光盘挡着车牌,一度跑到一百七八,七个多小时后到达目的地,我们坐在蒙古包里,大口的吃着羊肉,大口的喝着一种叫“草原王”的白酒,然后总监让我们走到一个敖包上,对我们讲出了让我们都很释怀的那段话。

  日期:2008-9-24 20:56:04
  51
  感谢团队中的每一个人,我知道你们都觉得很委屈,但是我想告诉你们的是,不要认为你们拿着A公司的工资就是在为A公司打工,我希望你们转变观点,你们是在拿着A公司的工资、费用去操作自己的项目,困难只是暂时的,相信我们一定会度过去的,我希望你们每一个人的心就像现在我们面前的大草原一样宽广,然后又为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鉴真和尚刚刚剃度空门时,寺里的主持见他天资聪慧又勤奋好学,心里对他十分赞许,但却让他做了寺里谁都不愿做的行脚僧。每天风里来雨里去,吃苦受累不说,化缘时还常常吃白眼,遭人讥讽挖苦。鉴真对此忿忿不平。
  有一天,日已三竿了,鉴真依旧大睡不起。主持很奇怪,推开鉴真的房门,见鉴真依旧不醒,床前堆了一大堆破破烂烂的芒鞋。主持叫醒鉴真问:“你今天不外出化缘,堆这么一堆破芒鞋做什么?”鉴真打了一个哈欠说:“别人一年一双芒鞋都穿不破,可我刚刚剃度一年多,就穿烂了这么多的鞋子,我是不是该为庙里节省些鞋子?”主持一听就明白了,微微一笑说:“昨天夜里下了一场雨,你随我到寺前的路上走走看看吧。”鉴真和主持信步走到了寺前的大路上,寺前是一座黄土坡,由于刚下过雨,路面泥泞不堪。主持拍着鉴真的肩膀说:“你是愿意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还是想做一个能光大佛法的名僧?”鉴真说:“我当然希望能光大佛法,做一代名僧。但我这样一个别人瞧不起的苦行僧,怎么去光大佛法?”主持捻须一笑:“你昨天是否在这条路上行走过?”鉴真说:“当然。”主持问:“你能找到自己的脚印吗?”鉴真十分不解地说:“昨天这路又坦又硬,小僧那能找到自己的脚印?”主持又笑笑说:“今天我俩在这条路上走一遭,你能找到自己的脚印吗?鉴真说:“当然能了。”主持听了,微笑着拍拍鉴真的肩说:“泥泞的路才能留下脚印,世上芸芸众生莫不如此啊。那些一生碌碌无为的人,不经风沐雨,没有起也没有伏,就像一双脚踩在又坦又硬的大路上,脚步抬起,什么也没有留下。而那些经风沐雨的人,他们在苦难中跋涉不停,就像一双脚行走在泥泞里。他们走远了,但脚印却印证着他们行走的价值。”鉴真惭愧地低下头。从那以后,他年轻有力的脚印留在寺前的泥泞里,留在了弥漫着樱花醇香的扶桑泥土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