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以上37年劳动时间,是按照23岁大学毕业工作到60岁计算的。因为很多人不到20岁就开始工作,很多人退休后还在工作,所以实际劳动时间是长于37年的,现在的基本消费比例要对应性的下调,比如下调20%,那么是在40%左右,工薪阶层在80%左右,这个更符合现实数据。
未来,教育年限肯定会不断增加,所以到2030年基本消费比例应该还是40%,那么等于说这20年生活水平完全没有提高。
如果社会没有贫富差距,40%的基本消费比例,已经是相当不错的啦。即便1家只有1个人工作,也可以达到80%的基本消费比例,有20%的收入可以“奢侈”一下。
所以,以上演算证明了一句废话:腐败是社会不和谐的根本原因。
日期:2011-06-20 22:20:13
接着写技术分析。
贪婪与恐惧。本来就是伴生的。这个源自古老的基因,fight or flight, 翻译过来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肉食动物多选择打,素食动物多选择跑,而人类呢,是打跑结合,所以贪婪与恐惧是交织在一起的。
就投机来讲。我认为贪婪不是确点,而是必要条件。人如果不贪婪,不想不劳而获,就不会跑来投机。如果见利就跑,不够贪婪,是不可能赚大钱的。通常所说的“贪婪”,指的是该卖时不卖。所以问题是出在不知啥时是“该卖”,而非“贪婪”。而要知道“啥时卖”,是要掌握正确的投机理论的。
与“贪婪”沾点边的,是人们不愿意割肉。背后的心理原因是人不愿意认错,是自尊心在搞怪。自尊心是怎么回事,我还没弄明白,不过肯定也是写在基因里的。
“恐惧”的话题就比较简单。恐惧,即动物逃离危险的本能。只有具备这一本能,才会生存下去。在非金融领域,逃离危险本没什么,即便草木皆兵,无非白跑了一趟,全当是锻炼身体。但是在金融领域,则大大不同了。人们会把每一次下跌都视为危险。当“危险”累计到一定程度时,“fight or flight”情绪反应被触发,恐惧发生,恐慌性抛售。所以,人们一定是在出现大幅下跌后才会大面积抛出。正是这一简单的原理,决定了绝大多数人注定亏损。投机要修炼的心态,最重要的就是克服恐惧,这个说起来容易练起来难,因为恐惧是一种本能反应,就像有个东西飞向你你本能的会闭眼一样。有效的解决办法只有2种:止损、少看盘。
日期:2011-06-20 22:29:57
从众。
从众的来源,是只有聚集在一起才能生存。多数物种都有这个特性,包括人们向往的性格--狼。如果不从众,就会落单,就很难存活下去。所以就从众。就这么简单。
基因是没有什么灵活应变能力的,基因里写的从众,并没有单独标明“行走从众”,而是一切事情都要从众。在从众效应下,自然产生了领袖。就股市而言,所谓“领头羊”股票,正是起到了领袖的四两拨千斤效应。
从众,自然延伸到股市。看到周围的人都买,不由自主地跟着买,看到周围的人都卖,不由自主地跟着卖。
行情大部分时间是随机震荡的,这时没有“领袖”。当行情打破平衡,出现明显的趋势时,从众效益开始显现,用量子物理说法叫作“激发”,向同一个方向操作的人越来越多,趋势也就越来越强化,这是一个正反馈。当绝大多数人都完成同一方向操作后,突然间推动力量消失,行情快速逆转。行情逆转后,新的一轮从众效应开始,形成了反向的趋势。
小到分钟线,大到年线,所有的行情走势,都有从众效益的影子。从众效益会不断造成行情超涨、超跌,形成无穷的波动。
而由于从众效益,多数人都是买在高位、卖在低位的,必然亏钱。
日期:2011-06-23 11:59:50
说说制造业
人们生活需要什么?我前面大段论述了一圈。简单分为必须品和非必需品。必须品可替代性低,比如空调肯定比扇子好,冰箱肯定比地窖好,所以是刚需。而非必须品可替代性高,自从有了电脑之后,虚拟体验由于其新鲜感,在不断替代真实的体验。所以,制造业整体上注定是夕阳产业,前途是黯淡的。
我为什么一直反对中国崩溃论,因为实际上中国把全球大部分的必须品制造业都抢过来了,不管经济如何,这些东西人们总要买的;西方国家虽然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但是大多属于非必须品,一旦有个风吹草动,立即玩完。
中国的制造业,乃至全球的制造业,目前是处于中国大规模城市化带来的繁荣周期的末期。房地产是城市人口的导数,重工机械是房地产的导数,生产重工机械的设备是重工机械的导数,所以越往上游,波动实际上是越大。当城市化速度放慢时,房地产市场不再增长,重工机械的需求就大幅下滑,那么生产重工机械的设备的需求就变成0.
可以想像,在不远的将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停止,不需要建新房,不需要买新车,每人一个IPAD,制造业将是如何的惨淡!
“经济转型”是全球的话题,不只是中国的话题。也许有一天,人们除了粮食和电力,再无任何其他事物需求。绝大多数人都要转向虚拟产品的行业,这是必然的趋势。这时我们就会发现现在社会的人才供应结构,和未来虚拟产品经济对人才的需求结构及其不匹配。所以,这个转型注定是漫长的,中间需要消耗大量的财力来进行人的再教育,当然其中也蕴含着无数的机会。
日期:2011-06-23 12:42:38
卖出概率函数
由于上述心理,持筹者(不一定是股票啊,可以是任何东西,比如农民收割的粮食)的卖出概率,是一个与时间、价格、走势相关的函数,外加一个正态分布。这个函数是现实存在的,技术分析的各种方法,其实要么是想逼近这个函数,要么是想利用这个函数。我10年前在家闭门研究了一段时间,本来想彻底把这个函数研究明白,结果迫于家庭经济压力,又不得不出去工作,就搁置到现在了。但是我虽然不能用数学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这个函数在我脑中是可以清晰运算的,所以我现在分析行情直接看看就好,不需要看技术指标。
而买入概率函数,则是一个超大的挑战。因为卖出概率,只需要研究持筹者,这是一个非常小的人群,而且我们确切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什么价位买进的;但是买入者,可能是世界上70亿人中的任何一个,他有多少钱我们不知道,他何时介入这个市场我们也不知道。所以才有谚说新股民怕跌,老股民怕涨。在下跌时,运用卖出概率函数就可以比较准确地分析出走势,而在上涨时,则很难分析的准。
所以,对于买盘的分析,更多的要基于气球模型,就是宏观货币供应量,以及各个准货币市场之间的竞争关系。
日期:2011-08-14 15:25:22
不好意思,我每次上万天涯都有一个抑郁期,一不小心一个月就过去了。
天涯上,谩骂太多,中国崩溃论太多。我一上来就透不过气,要回家吸氧很久才有气力再来。
今天要提的,是“正向思维”,所谓正向思维,就是只想有用的。
某人从古董市场淘了个很昂贵的瓷器瓶子,绑在自行车后架上回家,路上绳子松了,瓷器“啪”一声,摔个稀巴烂。那人若无其事接着往前骑。后面有人大喊“瓶子摔坏了,你怎么不下来看看?”,那人说,“听声音是完全摔碎了,一文不值了,不用看了”。这就叫正向思维。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做到正向思维有多么的难。因为人本能里有种情绪叫“悲伤”,并由此衍生一个态度叫“后悔”,然后对悲伤的预防性策略就是恐惧,杞人忧天。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