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创业魄力,是现在世界独一无二。对财富的渴望,是创造财富的最大财富。欧洲美国的绝大多数人,已经在温床里呆的太久了,他们认为一切高品质的物质生活都是应得的,得不到就向政府要,上班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该拿高薪拿高薪,该休长假修长假,企业死活与己无关,完全丧失了主动争抢市场的动力。日本被论资排辈消耗掉了绝大多数创造力。而非洲、南美、东南亚,是根本不入流的,看看菲律宾丨警丨察怎么对付劫匪就知道了,中国的小学生水平都比他们高。
中国人的聪明,在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仅次于犹太人。别人有我们没有的东西,我们总会想办法仿制出来,造的比别人更好更便宜。以前我们靠血汗工厂赚钱,现在我们靠资本运作赚钱。先进技术没有没关系,可以把工厂买下来自己运营。
中国经济发展,现在最欠缺的是两块:
其一是创新精神。创业和创新是两回事,但都是靠精神的,是一种社会文化潮流。我们有非常强大的创业文化,每一个基层打工者都在玩命奋斗,希望将来能够成为大企业家。但是创业的手段多是随波逐流地模仿。而创新精神是“不走寻常路”,你叫肯德基,我不能叫麦肯基,应该叫“真功夫”;你卖汉堡、鸡翅,我不卖汉堡、鸡翅,卖米饭、煲汤。问题很大一部分出在教育上,中国的教育是填鸭式教育,考试是有标准答案的,满分就是克隆老师。这样哪会有创新?整个社会没有创新的风气,个别有创新精神的人只能跑到外国或外企去,帮别人创造价值。
其二是现代化管理。管理是一种经验系统,是各种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的有机组合。本质上,管理和农民用的镰刀,电工用的电笔是一样的。中国一是因为当年把有管理经验的人都消灭掉了;二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富起来的都是胆大的;三是以前劳动力太便宜,不需要管理就可以赚钱,所以管理一直没做好。现在改革开放也30多年了,人力成本也在快速提升了,对管理的需求就迫切了。可是管理人才不是MBA读两年就能够速成的,特别是一个公司的管理系统,需要老板自己从骨子里革新认识,才能够建立起来,所以中国的管理提升,可能需要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过去30年,中国企业做大靠胆子大,靠低劳动力成本、低资源成本,靠忽悠式营销,现在这些都不是竞争优势了,未来企业做大,就靠上面这两条:创新和管理。我不是反对战略规划、领导力、企业文化,但是那些都是锦上添花的东西,最根本的竞争力只有创新和管理。
现在世界经济的大体格局:
资源:全球定价。美欧日是净消耗国,中东俄罗斯澳大利亚是净输出国,其它国家大致平衡。
粮食:由于各国的关税和进出口限制,使得各国的粮食价格有巨大差异。但是本质上粮食是全球定价的。粮食是土地的“利息”,除了严寒、高原、沙漠土地,其它土地的产粮潜力差距不大。但是粮食的生产率在各个国家差异非常大。按亩产计算,中国是位居世界第一的(当然投入的劳动力也多)。总体上看,多数国家产销基本平衡,美国加拿大地广人稀生产率高,粮食净输出,日本严重依赖进口,很多穷国需要进口。
工业:
美日欧依据领先技术占领高端市场并获得高额收益,其中各有侧重:
美国:军工、软件、部分计算机硬件、部分尖端科技产品居领先地位。
欧洲:以德国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机械、电气、制药),以法国意大利为代表的时尚产业,居领先地位
日本、韩国:部分精密电子电气产品、电器、低端汽车,居领先地位
中国依托人力成本优势、规模效益占领中低端无技术壁垒市场,靠薄利多销获益。
其它国家:资源输出、提供劳动力。
商业:
美国仍居霸主地位,拥有最多的国际知名品牌,大赚品牌附加值和国际贸易利润。
中国已经追到第二位,虽然没有品牌利润,但是依托世界工厂,已经建立了广泛的商业网络。
欧洲日本基本上还是50年前的前店后厂落后商业模式,其品牌形象几乎完全来自高品质产品,在商业这一块并无太多利润。
金融:
美国一股独大,独揽全球金融大部分利润;
英国拿小部分利润
其他国家都是输家,只是输多输少的区别,那基本上是靠运气。
这个版图拼下来,美国主要靠金融,其次靠商业,略微靠科技来维持其经济;欧洲、日本靠不断的技术进步、高精度的产品来维持;中国主要靠拼命工作,其次靠商业来维持。
美国依然位居全球经济食物链的最顶端,靠经济军事霸主地位掠夺来的财富来消费其它国家生产的产品。但是,这个位置是最不稳定的,战略布局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导致其霸主地位丧失。
欧洲日本是自己养活自己的发达经济。这其中区别很大。欧洲基本是自给自足的,只在少数行业有明显的顺差和逆差。欧洲人生活很节俭,能耗低,是可以长期维持的。日本是有的行业大幅顺差,有的行业大幅逆差。所以日本经济是非常脆弱的,无论是顺差行业销售出问题,还是逆差行业供应出问题,日本经济就立刻完蛋。
中国是拼命劳动养活自己外加养活美国人赚钱。但是中国和美国不是杨白劳和黄世仁。拉美是杨白劳,中国是打工皇帝。
当中国人不愿意拼命干活时,就是世界产品供不应求之时,也是以劳动力价格推动型的通胀来临之时。这个趋势已经开始了。劳动力推动的通胀,因为低收入人群收入大幅增加,石油电力消耗量猛增,使得他们的能耗增幅大于收入增幅,加剧资源推动型通胀,而物价上涨进一步推高劳动力工资,形成恶性循环。这会导致中国日本贸易顺差大幅缩小甚至转为逆差,欧洲懒国经济崩溃,全球资金流向资源国,并由资源国流向美国英国进行金融投资。
日期:2011-05-02 16:59:50
当然,这里面变数很多。
第一个变数,是中国管理能力的快速提升,开始在商业甚至金融业和西方争夺利润。李书福可以作为一个例子,以前他只会谈低成本,而收购沃尔沃之后,明显感觉他管理思想进步了,一边向瑞典人学习,一边影响瑞典人适应中国市场,如果沃尔沃在中国取得成功,也就充分预见未来中国在商业上的成功。一旦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上开始活跃,直接意味着西方国家的收入减少。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威胁论。我认为这个变数能够变成现实。
第二个变数,是中东政局。现在中东是美国人掌控,由于石油利益越来越大,不但俄罗斯中国要插手,甚至欧洲国家都要插手。先是暗中支援中东人打,后来干脆就直接自己上去打,打起来之后石油供应锐减,进入全球经济危机。
第三个变数,是新能源革命。这次地震把核能给毁了。新能源还有风能、潮汐能、太阳能。风能和潮汐能的主要成本是机组,即金属和制造成本,而太阳能的成本和火电是一样的--碳,所以太阳能现有技术,成本永远高于火电,只能等待新技术来,而新技术从出现到大规模应用,需要至少10年,所以眼下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如果化石能源价格猛涨,风电成本将低于火电,这马上就要发生了,因而风电会有一轮突飞猛进的大发展,并带动其上游金属材料价格上涨。目前我国风电发电量只占总发电量的1%,如果每年翻番,7年后可以替代火电。
当然,还有一个更糟糕的变数,就是大规模战争。
日期:2011-06-13 00:01:08
当前的投机环境分析
一转眼就半年了。上半年特别忙,基本没怎么操作。
现在看来,去年的预测乐观了,行情在4月就出现的逆转,股票只是触及了去年的高点就回落了。
从投机环境看,国际国内是独立发展的。先说国际。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