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到水穷处:反思近三年的职业经历》
第9节

作者: MJ勺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1, 本期焦点。针对本周业内发生的某一焦点事件,做详细评述。我的选题是“邮政分家”,写了很多自己的看法,也参考网上的一些观点。
  2, 行业内、外部竞争情报。选取二十几条有价值的商业资讯,一句话简述内容,然后加上自己的简单评述,限制在百字以内。这个完全考验撰写人的眼光,怎么选材,怎么才能引起客户的兴趣,怎么让人觉得有道理……总之,不能长篇大论,不是专家,言多必失啊!
  3, 数据分析。以权威的统计数据和分析图表为主,适当点评。我选取的是国内物流业上半年的综合发展数据和境外咨询公司对RFID技术的预测数据。
  仔细看过前文的朋友肯定有印象,我在A公司时,自发的做过类似的东西,只是没有这个简报严谨、专业。所以,(请允许我毫不谦虚的说:)做这个简报很容易,后来看了别人做的简报,个人感觉,他们的选材很特别(我说不清特别在哪儿,可能就是在形式上很专业吧),但是情报后附加的点评有点儿虚,可能出自无实践经验者之手。

  最终是顺利通过了,也得到了我想要的薪资水平,又和那位先生长聊一阵,他讲了很多,给我勾画了一幅很美的蓝图。这时候我才知道他是B集团的人事总监。正式上班前,去双安购置一套装备,西装革履,穿在身上,还真是人模人样。
  日期:2007-3-8 11:18:59
  (二十八)
  正式上班之前,仔细研究交通路线,还挺麻烦,坐车,地铁,再坐车。那天,起的很早,但是因为长期坐公司班车上下班,对公交车的状况没有什么概念,到B公司的时候,差不多要迟到了。人事总监拉我进办公区,给同事们介绍。进了办公区,第一感觉就是中国人多,密密麻麻,一个办公位坐六七个人,天花板很低,我180CM高,踮起脚,伸手,差不多能触到天花板,那种压抑的感觉,一下子袭来。

  首先认识的是一位专家,此人前些天刚接受美国大使馆商务参赞的拜访,很随和,一看就是搞研究的,不太注重外表(这一两年还看到过他在FT中文网、新浪财经的论述文章)。之后见了部门代理主管,人事总监小声给她说:这是A公司的人——感情A在业界很有影响的说!同部门的人,主管年纪大些,其他的跟我差不多。大家做的行业不同,旁边一哥们儿做汽车行业研究,另一哥们儿做化工行业……坐在那儿,先打开IE看看收藏夹,密密麻麻,全是各网站的链接,只要跟物流、航运沾边,没有你想不到的。

  虽然人很多,但是很安静,安静的可怕。我们小组的工位是由办公桌拼成的U型区域,活动空间大概不到3平米,按我在A公司的标准,坐三人足矣,但是这儿足足坐了七个人,TMD,据说还有一人请假,当时就有点儿晕。那天,正好女朋友要回家过十一,我得去送她。向主管告假,中午就闪了。
  第二天,发挥了一个物流人的探索精神,尝试另一条行车路线,在展览馆路坐812,可以直达,试试吧~~一路狂堵,结果迟到了十几分钟。主管见了,二话没说修理我一顿,说你是个新员工,第一天请假,第二天迟到,就是我们的老员工也没有这样的,你说……我道歉,再道歉。她显然很不高兴,气汹汹的去找人事总监,过了很长时间才回来,竟然没了怨气,对我说,你先写这一期的报告吧。

  那一天特别漫长。我接受了人事部的入职培训。仔细一问,没有住房公积金,而且周六要上班,没有伙食补贴,没有交通补助。晕!
  第三天,闹钟定的很早。坐车到西直门地铁这一段儿,就三站,堵车竟然耗去半小时,我有点抓狂。出了崇文门站,打车,车上问师傅,二十分钟能到否?师傅说,不可能。眼看又晚了,心一狠,让师傅掉头回地铁站。到家后,第一件事是给人事总监发邮件,先道歉,再感谢,最后告别。就这样,这个不算工作经历的经历就结束了。
  日期:2007-3-8 11:23:09
  (二十九)
  十一,我快要破产,饮食以白菜鸡蛋煮挂面为主,以烟佐餐。
  躺在床上,不开窗帘,看书,发呆,也不参加任何聚会。有小学同桌来北京举行婚礼,准备周游全国。她打电话给我,聊了一阵。我身上只有二十几块了,怎么去尽地主之宜!遂寒暄祝贺,挂了电话,心里不知道何种滋味!当时的心境,不是一般的凄凉,甚至是绝望。
  日期:2007-3-8 11:24:08
  (三十)

  到了二零零五年十一月,有两次面试,第一次是一家韩国公司,跨国企业,地点在望京。这次我迟到了四十多分钟,应该我参加的那轮面试已经结束,糊里糊涂就加入了下一轮。韩国人面试,有翻译。因为迟到,因为对方的问题很奇怪,基本上没抱什么希望。
  第二次是一家筹备中的零售连锁企业(简称C),隶属于国内无人不知的电器连锁集团。在去面试的路上,接到韩国公司的电话,我进入了复试,半个月内给通知——但是过了二十个“半个月”,也没接到什么通知。C的办公楼很气派,三十多层,大老远看,就是一蓝色的方形水晶。面试官是一位女士,C的行政经理。她先说她的履历,国外MBA,跨国企业工作背景。简单问了我几个问题,直截了当的说:别看你穿职业装,一眼看去就是刚从学校出来的,稚气还在……而且,你是个学院派。

  然后讲了C公司的定位和愿景:
  ——我们要在国内率先做电器行业的中、高端市场,三年内在国内开六十家大卖场,主要集中在购买力发达的大城市,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发达城市,也就开三四家,绝不多开。三年后,我们的目标是海外市场。我们集团是这个行业的No.1,N年内我们的计划是整体进入世界500强。
  ——我们将在沈阳开全国第一家店,已经在筹备,你知道吗,店长是来自日本的零售专家。所有硬件设施都从日本采购,聘请日本设计师现场设计。这一个店,光硬件投资就接近五千万。一线的销售代表,三百多人,全部都是本科毕业。
  ——物流部的经理曾经是XXX(某英国食品集团)的物流经理,客服总监来自XXX(就是我面试过的那家韩国企业),客服经理来自XXX(北欧家具家居企业,在国内很受欢迎),采购总监来自……洋洋洒洒,如数家珍。
  ——我们是很年轻的公司,在筹备阶段,你要是能幸运的入选,就是创业元老,物流部才两个人,机会很多,以后规模做大了,你就前途无量……

  ……
  各位朋友,看了上边这些描述,你们动心吗?我当时就动心了。
  ——(行政经理说)来面试的人,一般都是第二天才知道面试结果,不过,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你通过了我这一轮儿。
  日期:2007-3-8 11:28:32
  (三十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