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说后立刻规劝她打住,否则害人伤己。没有领导喜欢恶人的,就冲这一点,恶人就不会有好下场。我让他爱人先观察她的老板有什么嗜好,回头再说。
过了几天,他爱人反馈回来说,她的这两个上司,没事时,总爱在一起看翡翠手镯,还好几次盯着她的看。过去她烦这两个上司,所以并没有留意这些细节。
我听后马上知道了他爱人的超常本领。因为我这个同事的亲戚就是翡翠经销商,自己家里加工生产,拿出的价位比市面低出一倍以上,我家里买的就是他帮找的。
我让同事把他爱人请来,就结合书中的这条经验,给他的爱人出了个主意。并给她增加了另一条常用的经验,让她同时进行。(后面谈)
我让她隔三差五换手镯戴,并故意露出让她们看见,让她们主动上门求她的想法。可她听后很不以为然,一句话给我顶了回来。她说:“我们公司二当家的有自己的渠道,大老板和财物、办公室的好几个人的手镯,都是她帮买的。”
我问她:“你打听价位了吗?”
她说:“价格贵多了,但哪能拆二老板的台呢?说不定人家还想挣钱呢。”
见她不情愿,我只好说:“你先换着戴镯子又没有什么害处,运气总是碰出来的嘛!”
可她说:“我就喜欢手上戴的这只,手镯需要长期养的。”
我同事见我有点下不了台,就对她说:“这不是为你好吗!举手之劳的事怎么就不能试试呢?总被人挤兑强吧?你还没受够呀!”
这句话点到了她的痛处,也就答应了。
过了两个多星期,同事对我说,他爱人的老板果然主动与她搭讪了,问她手镯在哪买的,多少钱等等。她支支吾吾没敢说。
我气坏了。觉得她很蠢,但又不能这么说,就如此这般让同事教他爱人回应。没两天,同事回话说,她老板仔细看了她镯子的水头,又听说价位,脸色不好看。又提出请她帮找几只看看。她很害怕,认为这样会得罪二老板。
我倒很高兴,让她执行老板的要求。只是一不能全满足,二要慢慢找。就是说,老板要两只,只跟她找一只口径合适的,其它的都不合适,但也要给她看。而是不能今天说明天就拿去,要拖上几天,说明东西不是说有就有。
现在,她的大老板和二老板都与她打得火热了。她的二老板也是从朋友那里买的。自从二老板依赖起了她,二老板竟然恨死了原来的那个朋友,老跟她说自己上当吃亏了。
好了。太长太啰嗦了。不写了。
至于另一条建议,下次说写吧。
日期:2010-11-19 12:27:20
既然有几个朋友看,我就接着聊“另一条建议”吧。
女人中有不少喜欢翡翠饰物的,这让同事的爱人给碰上了,说明她原来不适合的职场环境,在共同嗜好的做媒下,开始有了机缘。也就是与老板间的缘分显现出来了。对脾气是缘分,有共同的嗜好也是缘分。如果你有让领导依赖或倚仗的能耐,更应视作缘分。与领导之间有了缘分,也就有了如鱼得水的职场生存环境。
可如果以为这就是自己的能耐,可以居功自傲了,那只能叫混混。
借用《“二首长”的故事》中陈副参谋长的经典论述,就是:“这人分三六九,是剥削阶级思想,但艺分上中下,却是客观真理。何谓上中下?简单地说,就是下为‘混’,中为‘学’,上为‘用’。。。。‘学’就是实践,没有充分的实践基础怎么能上升到‘用’?相反,见艺不学就是‘混’,你们这些营连干部,不能不学无术,轻视谋略。一根扁担用十年,那么十年后,你们还是营连干部,那可真叫‘混’了。到时大家相互见面,总不能愚蠢到只剩下体格可以夸赞了吧?‘嗬!你还是那么壮!像条牲口。’”
可见,师傅请进门,成败靠个人。职场环境搞好了,自己竟不会用,就只能叫混日子了。
那么如何用呢?概括地说,就是乘兴发挥,借势提升。
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大家都会说。但怎么用到好处或许很多人未必参得透。
对于同事的爱人,她现在已经有了提升自身重要性的环境了。接下来她要做的事情,就是在职业范围内做出点成绩来,吸引老板的眼球,让老板刮目相看。
要知道,对于一个有点规模的公司来说,下面的想法和合理化建议天天有,但并不是最佳的建议最受重视,应为这里面参杂着领导的理解程度和感情因素。更有意思的是,同样的一个建议,老板反感你时,它就是个居心叵测的坏建议;老板没注意你时,它就是个平平常常的建议;可是如果老板喜欢你了,或者眼里有你了,看你顺眼了,这个建议就升值了,就摇身一变,成了标新立异的建议,有价值的建议了。
现在老板注意她了,眼里有她了,甚至在喜好方面倚靠她了,眼球离不开她了,借力打力的时机也就到了。
如何出击,我还是动了脑子的。我们作为经营者,对市场运作和用工方法还是不陌生的。根据她告诉我们她公司每天客流比较集中的特点,我建议她提前准备一份《差异化用工的建议》,寻机提交。
这份建议就是以减少公司开销为前提,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用工效率为目的,对公司现有的用工模式进行革命性的变革。具体的办法很简单,就是把固定工的人数压缩到客流量最少时的用工范围内,剩余的不足全部用钟点工。这种建议其实稀松平常,但如果加一点缀,还是能制造出兴奋点的。再说了,就一个平平的女职员,如果一下提出一套令老板感到醍醐灌顶的建议来,就不真实了,反倒会弄巧成拙。但关键需要找到亮点,必须是能让领导眼睛一亮的亮点。我们几个男人卖了点力,用了一个下午,就搞定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