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潦倒男人成为投标大王的奇异经历》
第45节作者:
达流0001 日期:2010-11-01 00:46:49
他打了个车,上车后竟感到浑身无力,也不想说话,仍有司机拉着他在街上转悠。
上次离开武汉时,鬼夫很为自己使出的两手杀手锏而自得,甚至还隐隐觉得是不是有些过火了?下手太狠了?可就是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
尽管收到匿名信时,他就有不详之感,并作好了一定思想准备,可当现实摆在面前时,他仍是有难以言说的挫败感。
可以丢标,没有谁天生是常胜将军,但要丢得心知肚明,这次被兰色港湾玩了个底掉,鬼夫觉得兰色港湾的人仿佛在侮辱他的智商。
输给兰色港湾这样一个强悍的对手本不丢人,可这样一个窝囊的输法就丢死人了。
看来,自己还是太嫩了,还得继续跟着老佛爷学,五五英才计划真是还没到完结的时候。
日期:2010-11-02 00:06:46
10、登楼是调整心情的好办法
沉郁,失落,心潮难平。。。。。。。鬼夫一时走不出丢标后心里的阴影。
昨天晚上车过武汉长江大桥,他见到了灯光闪烁中的黄鹤楼,他当时就想:这次能中标,一定要登上黄鹤楼以抒情怀。
现在丢标了,他脑海里七想八想,却浮现出了一首毛泽东的词,他似乎觉得毛泽东的这首借黄鹤楼来抒怀的词也有沉郁的成份,或者说是在心情不好时写的。
这首写于一九二七年春季的《菩萨蛮。黄鹤楼》,原词是这样的:
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琐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伟大如毛泽东者也有心情不愉快不明亮的时候吗?也有挫败感顿生的时候吗?他是如何度过自己的的心理危机的呢?
鬼夫突然觉得丢标了更应去登黄鹤楼。
顺便说一句,鬼夫虽是80后,可他不像时下的潮流对开国领袖毛泽东敬而远之。在上大学时,他就特别喜欢毛式诗词和毛式书法,曾下功夫用心学习过。他那时的诗作,在后现代的怪诞和鬼异中竟张扬着浪漫主义的激情,似乎隐含有毛的影响。
鬼夫乘车穿过长江大桥,独自来到了黄鹤楼脚下。
沿着楼梯逐层攀登,每爬一层,他都要停下来,围着楼转一圈,体验毛泽东当年写“黄鹤楼”的感受,“茫茫九派”、 “沉沉一线”、 “烟雨莽苍苍,龟蛇琐大江”,这分明是压抑心情的流露。毛泽东后来自己作注说:“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的前夕,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或许鬼夫来此真是想寄情抒怀,以排遣郁积在心里的不快,可对众多游人来说,无非是慕名而已,鬼夫想,这真是“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的真实写照。
上到顶层,鬼夫放眼望去,但见黄鹤楼巍峨耸立,气势非凡,与龟山上的电视塔遥相对望,中间有万里长江第一桥相连,下面是锻绸般滚滚东去的长江水。楼塔耸立,天水一色,让人顿感祖国山河的炫丽壮美。
黄鹤楼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鬼夫始信名不虚传。南昌的藤王阁,由于四周高楼林立,登楼人感觉到的是拥挤和狭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世奇景再也不会有了。
毛泽东在短暂的“苍凉”之后,迅速走出了情绪的低谷,于当年发动“秋收起义”,转战井冈山,从此掀开其一生改天换地伟大事业的新篇章。
想到这里,鬼夫的心情彻底转变,要将昨天丢标的挫败感、屈辱感、失落感转化为继续战斗的激情。
现在兰色港湾就是他的敌手,他要拨剑出手,继续与它对抗。
兰色港湾目前只是排名第一,没有收到中标通知书,没有签合同,不能算中标。
它能暗算,我们难道不能反过来暗算它吗?在它正式中标前再出奇招、阴招、怪招治它,一洗其耻。即使最后没有挽回局面,也要让兰色港湾知道他的厉害。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