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最令人气愤的招聘行为,你招聘什么样的人直接说明白了不行么,骗子一个!)这些公司定期面向学校招聘,而且招聘量很大,由于学校每年都会定向为企业提供很多相关的人才,所以我们学校很多的毕业生都会先去那里试试。当时我们还以为是个很好的事情,就有很多同学去碰运气,结果还真的开始上班了,我们都不相信竟然还有这么好的事情!详细问了才知道,是某某银行的信用卡中心的审核录入员,而且这些编制还不是银行的正式员工,是由第三方公司进行托管管理,跟以前所谓的“银行铁饭碗”就根本不是一回事,而且工资还比普通的毕业生还低不少。
不过也有很多好的公司每年都会定期招聘大学毕业生进行培养,不过这样的公司屈指可数,就跟清华北大一样,好的机会总是那么多,可致富的道路有何止千千万。况且这些都是人生需要面对的,轻松对待就好。根据自己和朋友的经历和网上的一些报告,总结了一些快速找工作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留校当老师,这样的机会一般适合学生会、喜欢校园纯洁生活的人。但这样的机会并不是很多,还得需要跟学校的老师、主任什么的保持一个良好的关系才行,调皮捣蛋、自命不凡的就不用想这条路了;
2、家长关系介绍,这个很靠谱,一般都能干很久,不过对于自信很高、希望自己打拼的毕业生来说,还不是最合适的。我一个同学家里是电力系统的,毕业后就直接进入国家电网系统,工资比我们社会招聘的高一倍,2年后单位就给配车了,如果家里有这种国企的关系,而且不在乎熬年头的人来说,最好削尖脑袋进去;
3、培训机构介绍,比较靠谱,只要交钱上课考试,考试通过后就会有相应的机会做此类工作,我们当时很多人都在外面上课,而且大部分人找到的工作都很不错。我也是通过一个认证找到的第一份工作,轻松简单,比外面自己找的工作快很多,而且起薪比较合适,不会让自己“囧”的不好意思的那种。
就这样我轻松获得了自己第一份工作,虽然是个不大不小的公司,但是对于那时候来说,已经很不错了。每天我跟打了鸡血一样上班下班。我这个人角色转换非常快,跟学生这个最好的职业说拜拜之后,我就跟一个经过专业训练的职场中人士一样,每天早九晚五,热爱着自己的“事业”。
其实第一份工作跟恋爱一样一样滴,第一份工作一般都会在你职业生涯中为你烙上深深的痕迹——例如,第一份工作的环境是尔虞我诈的,那么你从这种环境中走出去后基本上都会防备别人;如果你的工作是总加班的,一般换了其他工作后你都会觉得加班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我这个人天生就是影响周围环境的人,乐观、爱思考,我也跟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样,满脑子的事业和未来,我虽然每天早九晚五,可是绝没有这样一直混下去的想法,每天我本职工作做完了,就会看周围的同事都在忙什么,他们是如何工作的,他们的状态是什么样的,他们的工作效率如何,没办法,我这个人就这命,天生爱折腾,也超爱思考。就这样想着、看着、研究着,自我进步着,当然这个进步当时自己看不出来,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沉淀累积,回头一看才明白,学生毕业了第一份工作千万不能图安稳、舒适,那样你会成为一只温水青蛙的,过不了多久就进入瓶颈期了。
日期:2011-04-14 15:15:44
你的态度和眼光,还有行动,就是第一份工作的加速器
千万不要以为找到了工作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找到了工作不是目的,你要借着第一份工作迅速成长起来。态度+眼光+行动,是一个刚毕业的职场菜鸟必须具备的。我不自诩我的态度有多好,眼光有多准,但从我是一个小小的运维到现在的主管位置,就最可以证明一切。
几年前,跟我一起做运维的哥们还在做着运维,不断更新的软件版本,毛病不断的电脑问题缠得人每天脚不沾地儿,可是别人还嫌你手艺不够好,还说你是棒槌,这种烦闷的日子不是我想要的。我刚进公司时一样也是个运维,但是我从来没觉得我就要在这个职位上做一辈子,本人天生对数据、算账超级敏感,酷爱思考,与人打交道不在话下。但是,你就一个小运维,谁听你的呀,本职工作就是你修好你电脑得了!可我这人天生爱折腾,不信邪,平时闲了就看别人做什么,看别人工作中的态度,如果要是我来做,我该如何去更快更好地完成。就这样琢磨着,思考着我所见到的问题,如果给我来处理,我将如何。
终于有一天机来了。我所处的行业是要与大量数据打交道的行业,看着同事每天做着庞大的数据,我看在眼中,没上手我都知道,那样做不能说是错误的,但是起码我有比这个更好的方法。所以我就大胆做了一份报表,送到了老板的手中,老板看到了这份报表,以十二万分吃惊的表情看着我,年轻的我从那眼神中看到了赞许和鼓励。老板看了我的东西,第一句话就说,这是你的业绩啊!当年愣头青的我还不知道啥叫业绩,但是我知道这个报告已经打动了老板。后来还主动为我准备了“第一桶金奖”,这在公司是绝无仅有的。这份报告最后的结果就是我以后直接对他汇报工作了。
日期:2011-04-14 17:19:00
同事:身边的火焰山啊
同事,一起共事、有着共同目标的人;每天朝九晚五,相处的时间比家人还要长的人;每天中午都会一起吃饭的人;为了各自的业绩互相暗自较劲的人;到了年底,又是酒桌上无话不谈的人;甚至在离开公司后变成了知己、闺蜜的人。
毕业没多久,我在一家小公司当上主管之后,就推荐了一个同学到公司里上班,但不在我这个团队。刚开始的时候还算勤奋,可没过多久就展示出了懒惰的本性,漫漫的我经常能听到他那个团队的主管的抱怨,最后在万般无奈之下,我那个同学被辞退了。因为当时我也是第一次经历“一个和自己有非常关系的人,竟然被公司辞退”这样的状况,当他最后一天来上班的时候,我都不知道应该如何面对他,甚至我不知道应该用同学的身份跟他说话,还是以同事的口气跟他道别。
从这件事情开始,我对同事这个种族就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不过值得庆幸的是,随着阅历和经验的增加,从同事变成玩伴、好友的人数在不断增加,这点让我很是欣慰。但就算这样,我对“同事”的定义也是非常复杂的。
同事这个复杂的“种族”到底应该如何对待,他们在你的职业生涯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呢?
1、同事首先是战友,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
在一家公司,任何人的工作都是为了这家公司能有更好的发展,不管你是什么部门什么职位,而且做着不同专业、不同种类的事情,但是大家最后的目标都是一个,为了公司创造更高的价值,为了让客户能享受更好的服务和产品。所以别管你是负责俘虏客户的销售,还是负责后台维护的客服,大家都在一个团队中,只有团队壮大了自己才能有更强的实力。
在公司不管遇到任何人,这都是做事的底线,哪个同事都不应该违背。
2、同事又是竞争的对手,时刻都在短兵相接的较量着
每到绩效考核、发放年终奖的时候,大家可能就要比着请领导吃饭套近乎,你请一顿海鲜,我恨不得要请一顿满汉全席,而且平常还得和领导搞好关系。在这个信息充分膨胀、物质精神生活极度丰富的商业社会,谁也不比谁傻多少,单凭业绩和能力就像拿到高额奖金的机会确实不多。
3、同事之间亦敌亦友
有着共同的职业背景、共同的目标、甚至共同喜好的人最少可以有一些共同话题,如果性格、价值观也大致一样,那基本有做朋友的潜质了。但由于同事、同行之间多少都存在一些竞争关系,所以会有像乔布斯和比尔盖茨这样亦敌亦友的关系。很多同事在公司相处的一般,可却在离职以后相处的非常好,还经常组织一起活动,性格相仿的同事在摆脱公司利益圈子的束缚后很容易产生一些共鸣。
4、同事之间是利益共存体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