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朝边境的见闻》
第3节

作者: 我本来叫假行僧
收藏本书TXT下载
  每到冬季图们江面封冻后就有朝鲜人越境到中国的农户家乞讨粮食,其中不乏边防军人。你给大米他不敢要,因为在朝鲜,吃大米饭的人级别要县长以上,平民百姓根本就不够资格。
  如果他回家吃大米饭被别人举报可就惨了,轻者批斗、重者会安个罪名判刑,因“间谍罪”丢掉性命也不是没有可能。所以你给他大米就是在害他,只有给他装一些玉米他才会高高兴兴的背回家里落几天饱肚子。
  靠近中国边境的朝鲜人生存状况要比里面的人好很多,内陆居民的饥饿程度更加严重,他们的处境令人震惊,经常有人饿死,当时已经到了人吃人的程度。
  也许时至今天局面会有改善,因为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年,但参考这些年他们所播出的新闻和发表的态度来看,我还没有发现可以改变那种状况的外因出现。
  我曾经结识一个延边现通公司的吊车司机,他在朝鲜工作了很长时间,当时他所在的公司租赁了朝鲜的清津港搞海运,他负责集装箱的吊装,他和我讲过在朝鲜见过的一些情况。他在朝鲜的路上行走,经常看见饿死或饿晕的人倒在路边,几乎一公里就能遇到一个,他们习惯把这些人称为“死倒”。他们所需的粮食蔬菜都是由公司运送集装箱的车辆从国内带去的,在朝鲜根本买不到。

  朝鲜人生活很清苦,一年当中只有三次吃到大豆腐的机会,分别是:国庆日、金日成诞辰纪念日和春节。那里的人都很瘦,寿命也很短,大多数人50几岁就去世了。
  在朝鲜,年轻人或胖人死后需要特殊处理,因为会有饥饿至极的人去偷食人肉。有效的处理方式是弄一个大铁桶把尸体装进去,把桶盖焊接牢固然后埋葬。此件事情绝非谣传,我没必要在这里制造假新闻,更没必要设无聊的噱头。本来不想写这方面的内容,但这件事情最能说明他们的饥饿程度,所以不得不写。
  大家看后也不要骂那些人冷血,试想:人已经到了要饿死的地步、顾命都顾不过来,还哪有理由顾及人性的美丑?何况我们也曾经有过困难时期,在当今老年人的记忆里也有很多痛苦的场景,特别是经历过国、共“困长春”事件的人更是见证了好多不为人知的惨烈。
  每个人都有自尊,如果条件允许大家也都有潜质成为绅士,但贫穷和饥饿会给人致命的打击,它会击碎你所有的尊严和身份让你体无完肤。
  日期:2011-02-20 14:13:25

  我们工区的一个甲方人员是图们市的朝族人,他弟弟在朝鲜同当地的地方机关合作开矿,经常往来于两国之间,因此对朝鲜有更多的了解,也积累了很多和朝鲜人打交道的经验,他讲过一些有趣的事。
  他每次去朝鲜都会事先准备一些礼物,包括烟酒糖果、打火机、手电筒等物品,这些东西会在不同的时期发挥重要的作用。
  首先过朝鲜的口岸安检时要把二瓶白酒(无需贵重,5元一瓶的即可)和一包糖果(普通水果糖即可)拿出来,什么话都不用说,只要把东西放那表示送给他们,他们就象征性的检查一下后放行通过。
  如果你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则他们会把你的物品翻来覆去地检查个没完没了,他们一定能找到理由给你制造出麻烦。
  到了目的地后有许多各级的领导前来“接见”,他当时去的是一处乡村,接见他的有生产队长、村长、乡长还有县长。
  这个时候就要把更多的糖果香烟拿出来招待大家,并发给每个人小日用品作为见面礼。这些人边吃糖果边偷偷地往衣兜里装,意在带回家里供家人品尝,那个县长也不例外。

  吃过糖果后他把自己带来的白酒和香肠等食品拿出来请领导们会餐,这个过程中的交谈却惹恼了这个朝族朋友。
  朝鲜人说话的时候习惯冠以“红色”的开头,比如:慈父般的长者金日成,英明的指导者金正日同志······。
  讲述这些格式化的语言是政府的要求,就如咱们文丨革丨时期说话之前要背诵主席语录一样,属于朝鲜的政治“八股”。
  酒过三巡,其中一个朝鲜官员发表了他高兴后的感慨,他说:“这次能喝到你的酒我要感谢我们英明的指导者金正日同志”。
  这个朝族朋友听了就不满意了,他问:“这酒是我花钱买的,你们喝了我的酒应该感谢我才对,有什么道理去感谢金正日”?
  朝鲜的官员解释说:“如果我们英明的指导者金正日同志在政策上不允许你来我们国家做生意,你岂不是来不到这?你来不到这我又怎么能喝到你花钱买的酒?这不正应该感谢我们英明的指导者金正日同志吗?”如此的解释让这个朝族朋友非常恼火却又无言以对。我听过这段故事后也不得不感叹朝鲜官员“政治哲学”的高明和语言的雄辩。

  日期:2011-02-20 14:34:51
  吃饱喝足后大家尽兴散去,等到有事情需要解决时却不容易了。
  经常会找不到人,找到了人也不容易办事,推来推去的让你摸不到头绪。
  今天握着手说欢迎你来投资,明天可能就说你的某些要求我们的政策不允许,态度的反复无常让人提心吊胆的始终不踏实。
  朝鲜人的疑心很大,那里是草木皆兵的国家,每一个进入他们境内的外国人都首先被怀疑是间谍或敌特。此君虽然是一个寻常人士,但在朝鲜同样受到过多次跟踪监视,连夜里睡觉的时候也不例外。

  近年来,许多中国民众到朝鲜旅游,入境后会受到很多的限制,哪里不可以去、什么内容的言论不可以说、哪些地方不允许拍照都有严格的规定。
  从甲地到乙地的火车也被安排在晚上,他们担心白天会暴露铁路沿线的军事部署。
  游客过去喜欢到罗津游玩,那里临海,属于他们国内建设得比较好的地方,据说朝鲜要按照中国发展深圳的模式来发展罗津。
  当地人也喜欢中国游客,那里有好多乞讨的小孩,他们只会讲二句中文,分别是:“谢谢中国妈妈和谢谢中国爸爸”,要钱也只要人民币,朝鲜元他们不要。
  朝鲜人的阶级斗争意识很强,他们小心翼翼的自律着自己的言行唯恐惹来麻烦,就连已经偷渡到中国境内的人说话时都有顾虑。
  这一切都源于他们所受到的教育和国家的政治环境,如果因为某些不当的言行被人检举,那苦日子就要来了,即使不是故意的,后果也特别严重。

  因此他们邻里之间的来往很少,大家都互相提防着主动保持距离。
  贫穷更加重了他们之间的戒备心理,有东西可丢的人不和没东西可丢的人来往,怕的是招来外人而丢失了自己的东西。
  没东西可丢的人不和有东西可丢的人来往,顾虑的是别人丢了东西而被怀疑到自己的头上。
  如此的心态弄得人人自危,人情味也在这样的过程中丧失殆尽。
  日期:2011-02-20 16:02:27
  许多图们的朝族人在朝鲜有直系亲属,这主要是抗美援朝前后两国在友好的气氛下相互移民的结果。
  有一些是文丨革丨时期为了逃避打击而举家躲去朝鲜的,还有一部分是中国困难时期为了解决温饱而移民去的。
  在60年代朝鲜比中国富裕,两国政府也很友好,对于这类现象也不太追究。中国经济复苏后就没人再愿意去朝鲜,到搞联产承包后朝鲜家庭来中国也没有土地耕种,所以民间的私自移民现象终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