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背后:15年后你还有没有工作?》
第10节作者:
成长分子 结果,现行职业规划模式将“以终为始”变成了“倒果为因”的错误方法,最终导致了职业规划操作上缘木求鱼的徒劳无功。大多数人正是在这种“从自我分析出发、一步到位树立远大目标”的职业规划方式的指导下去规划、实施,结果必然无从下手、遭遇困难,然后放弃、一无所获,最后怀疑自己,甚至逃避现实,再也不去思考自己的未来。
日期:2011-07-03 08:41:44
18-19岁大学毕业?什么情况,神童吗
========================
不是神童,是伤仲永。
小时候父母给过太多的期望,然后在教育部门有关系,所以很小就能读书,然后能跳级,结果杯具了,跳级后理科成绩就再也跟不上了,好在文科还可以,但我读书那个年代大学的升学率很低,结果尽管在高三成绩赶上来一点,但仍只读了很一般的大学的大专。
就象老罗说的,小孩子打架是比发育的,小孩子考试其实也是比发育的,小孩子一年相当于大人几年的时间,一年的智力发育差了很远的,所以,如果将来我有小孩子了,一定不跳级,不早上学,一步一步按部就班来读,孩子也轻松,他也会有更好的人生。
日期:2011-07-03 09:23:45
现行职业规划模式探索职业方向的误区
---------------------------------------------------
现行职业规划的第一步是“了解你自己”,很多书中提出了“了解自己”的方法,主要分为“自我反思”和“职业测评”,那么这两种方法能帮你找到职业方向吗?
------------------------------------------------------
自我反思能帮你了解真正的自己吗?
很多书上所说的自我反思的方式是,找个安静的地方,把自己想要的东西列出来,一条一条分析,找到自己未来的目标。以下是我从网上找到的一个比较详细的自我反思方式:
沉静下来,认真回顾自己过去的生活、学习经历,了解和分析自己的个性、兴趣和能力,然后思考一下自己的未来,聆听自己的心声,发现自己内在的需求。这样的沉思可以通过向自已提一些问题:
•我学习了什么?
•我曾经做过最成功的是什么?
•我的梦想是什么?
•我对什么感兴趣?
•我做人和做事的价值观是什么?
•我具有什么样的天赋?
回忆那那些对你人生有重要影响的关键事件进行反思与分析,比如高考的成与败、专业与学校的选择等等,将这些你生活工作中实际已经发生过的关键事件一一抽取出来进行分析,分析成是为什么、败是为什么,这将有助于你进行自我了解。
认真地深刻地思考以下问题,想清楚,想透彻,每个回答都需要列出三项具体的经历成就作为验证。
1.我究竟有什么才干和天赋?什么东西我能做得最出色?与我所认识的人相比,我的长处、高人一筹的是什么?
2.我的激情在哪一方面?有什么东西特别使我内心激动向往,使我分外有冲劲去完成,而且干起来不仅不觉得累,反而感到其乐无穷?
3.我的经历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能给我什么特别的洞察力、经验和能力?运用它我能做出什么与众不同的事?
4.我最明显的缺陷和劣势是什么?
5.时间和环境有什么特别之处(地理、政治气候、历史经济、文化背景等因素)?这其中有什么东西能对我的机遇产生影响?
6.我与什么杰出人物有往来?他们有哪些杰出的才干、天赋与激情?与之合作(或跟随他们)、能找到什么样的机遇?
7.我期望能取得哪些成就?我将完成什么事?想一想你想在工作中想得到的特定东西。
8.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做什么工作我会感到快乐?我下一步朝哪个职位(或工作)发展为好?请具体描述我下一步最希望从事的工作。如何去实现这个目标?
这些问题提得都很好,但这些问题我们往往回答不了!
----------------------------------------------------------------------
在这里它强调的是通过对自己以往经历的反思与分析,找出自己的特长与兴趣。但当实际去操作时会发现以上问题,大多数人根本无法通过反思的方式找到答案,因为他的过去都是父母为他制定的,他自己都没有选择过!而且未来是另一种标准,他没有经历过的东西,他怎么选择?
在同质化教育模式下长大的年轻人,很多人都会感觉自己过去没有什么成就、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甚至很多人找不到自己的兴趣,更不知道自己有何特长!而价值观的排序,没有亲身经历过就很难排序,而且这次是这样,下次排可能又变了!
学业和职业完全是两种标准,年轻人不了解职场,不知道社会需要什么,他所喜欢的甚至不是媒体上所炒作的职业,而是职业所带来的光鲜与高薪。很多人考大学时都不能把兴趣和专业对接起来,那就业时又怎能把专业和职业对接起来呢?更何况工作后专业和职业完全对口的又有多少!那“你过去做过什么”和“你未来将做什么”又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甚至于我们常常把自己被动学会的东西当成自己的天赋,反而误导或限制了未来的职业选择!
日期:2011-07-04 08:58:23
职业测评能帮你进行职业探索吗?
-------------------------------------
越来越多的职业测评被引入到现行的职业规划指导中来,很多人也希望在专家的帮助下,通过一系列的性格、兴趣、价值观测试来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职业定位。在现实的职业规划咨询中,很多规划师也会给你提供测评软件,告诉你通过测试能分析出真实的你,并以之找出你未来发展的目标……
你当是电脑算命呀!我问过高校做职业规划的老师,问过大企业的HR,职业测评软件有没有用?结果,他们都觉得这些并不适用于年轻人的职业方向探索。我甚至和职业测评软件公司的专业人员沟通过,他告诉我实情是,职业测评软件目前真正有效的只是用在岗位招聘上,而不是用在职业规划上!
日期:2011-07-04 09:01:15
测评结果不可靠
---------------
个人的价值观、个性、动机、兴趣,这些属于人格范畴的个人特质,都需要精心设计的测试表。而人格测试要达到准确的程度,不能单纯由受测者对测试题作答就能得到,还需要依靠专业的测试师凭借他丰富的经验与被测者进行沟通与交流,甚至是具备相应行业从业经验的专业人士来对你做分析和解释,这些对于企业招聘不难做到,但对于个人的职业规划而言,很难达到这个条件。
在现实的职业测评中,面对测试问题或者职业探索游戏,存在被测者对概念的理解、对自我的认知、对选择的取舍这三方面的问题,这些很容易产生偏差。由于大学生对职业缺乏了解,对问卷所提问题的概念缺乏理解,对答案选项的倾向程度缺乏体验,甚至都无法对测试题进行理解与作答。很多时候其实并不是我们刻意隐瞒,人不知自丑,马不知脸长,每个人都是主观的来看待自己,并为自己自圆其说,自己往往会回避自己一些缺陷,测试时我们以为自己会这样反应,而在实际当中其实会是另外一种反应。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