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局——屌丝只能个人的逆袭与绝大多数屌丝的坟墓(越忙越穷的时代)》
第3节

作者: 湘西印象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是一个现实版的《活着》的故事。早年丧妻的程仪兴靠着那双干农活的手把三个孩子拉扯大。眼看着两个女儿嫁人了,儿子也考上了大学,和一个比自己大10岁的女人组建了新家庭的程仪兴将要开始他的幸福生活。不料,却因积劳成疾,累垮了。就在程仪兴的生命被医生判了“死刑”的时候,正在读大二的儿子程即来选择了陪伴父亲走完最后的日子。

  程即来用自己打工攒下来的3000元学费买了口棺材,四处凑钱为父亲准备后事。未来怎么办,他来不及多想。这个24岁的年轻人和他的父亲,和很多生活在底层的中国人一样,沉默坚忍地活着。“父亲的心脏随时都会停止跳动,剩下的时间是在用分秒计算,我经常做梦父亲能起死回生,但这只是梦中幻想,唯一的愿望就是陪伴父亲走完最后的日子。”程即来一边说,一边用力砸着一沓沓火纸,旁边摆放着一口黑色的棺材。这口棺材是程即来用自己在大学期间打工攒下的3000元学费购买的。

  日期:2012-04-17 14:30:30
  3月21日晚上,程仪兴知道自己快不行了,这个操劳一生,从未偷过懒叫过苦的男人,还是放心不下自己唯一的儿子。又把儿子叫到跟前交代:“盖厨房还欠别人6000元,俺娃一定要还,一定要照顾好你妈(继母),一定要好好学习。”程即来只能含着眼泪重重地点头,他知道这几乎是父亲最后的遗言了。
  2012年3月27日昨晚9时30分,程即来给记者打来电话称,父亲已经走了。
  ——《在人间》第6期:看着父亲离世
  养活一个县级官员,一年平均要花多少钱?
  一百万够不?

  日期:2012-04-17 16:06:20
  工资议价体系的缺失,你的工资为什么总是跑不过通胀?
  一切负责任的政府的首要任务就是对内负责,对外竞争,政府是保护绝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和社会福祉的公信力代表。科学的政府只是一个管理者,社会财富的调配者,属于第三产业的服务业,也就是像物业一样的角色,甚至政府的公职人员对整个社会不创造任何“财富”,因为他们不生产任何东西。在你除了呼吸空气不收税的国度,它成了一切的主宰,你突然发现,这一从不对社会提供任何实物产品的体系消耗了你绝大部分的财富。在这个财富隐性转移的魔术之下,税收、隐性税收、和滥发钞票造成的通胀时刻在吞噬你创造的价值,而且这个臃肿的体系在固化的情形下缓慢膨胀。

  当然啦!滥发钞票的借口多得不好意思说出口。
  在此讲一个现实的故事,笔者每周都回家,上周回家和姑姑、姑爷谈起税收这事,我姑姑很自豪,她自豪自己没有纳税,她觉得自己一个种蔬菜的农民没有去过税务局办理一分钱得纳税申请,她恨幸运,赚了。我姑爷就讽刺她,你吃一口猪肉都在纳税,除了喘气扎眼不纳税。对我姑爷能说出这样的的言论深感自豪,毕竟他只是一个初中毕业生,往往和我谈得很投机,他们现在非常关心房价,因为我对房价的预判证实是正确的,我是他们的经济顾问了。

  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当政府体系都乐于当前由自己印刷,还能从老百姓的劳动者攫取无限的财富供自己享受的大环境里,没有人能够逃脱的。
  那他们为什么不采取有利于绝大多数普通大众的行动呢?你的工资为什么总是跑不过通胀呢?
  众所周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一场大的变动席卷全国,从那一些,百姓通过集会,组织工会组织等表达自身的诉求都被剥夺了,只残留一个瘫痪的通道,那就是信访。你有事可以寄信过来,都不跟你面谈了。
  在现代的经济体系下,作为员工争取自身利益的团体——工会的作用被完全阉割,取而代之的是党支部,鬼都知道那些是什么人。
  在某一个企业赚钱的情况下,如果是股份制的企业,员工可以得到盈利的股票红利,变相的提高了自己的收入,而在非公有制企业,当一个企业赚了一个亿,工会的代表就会和老板谈,咱们辛辛苦苦的,能不能给咱加点工资,咱们也不那么心黑,在你能够承受的范围,你最好同意,不然咱们直接停工不干了。于是我们就看到西方航空公司、汽车企业、大大小小的工会停工。对于老板来说,多发点工资,免得误事也是值得的。所以说,收入是可以合理争取的。

  而在咱们这里,有的是人口,你不干别人抢着干,干不干随你,不干拉倒。在咱们这里,看到工会停工是件稀奇的事,劳动力丰富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和谐”,他们为什么需要和谐呢?因为屁股不干净,屁股不干净,干坏事的人最怕集体的力量,所以姑且不出头,维持低工资的现状也不错,反正跟我没关系。
  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在南海,在东海,很多小国都敢侵吞咱们的领海,道理是一样的。已经千疮百孔的身躯,自己的双手只能勉强遮掩,如果真的干起来,原本一致对外的事很可能在内部造成群体效应的转向,那问题就严重了。不信可以看看阿根廷发起的“马岛战争”的失败是如何迫使加尔铁里军政府的垮台。
  确实工资议价能力的群体,怎么可能在收入上得到提高,难道要让老板主动提高不成。
  低工资也是转型无望的缘由之一。
  日期:2012-04-18 10:40:48
  人口红利说的无知与低工资的枷锁
  什么叫做人口红利?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劳动力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当全社会劳动力人口占有的比重较高时,劳动力人口创造的财富的一部分作为改善自身生活,另一部分作为目前非劳动力人口的社会福利。说白了,就是劳动人口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拿出去作为非劳动力人口的养老金、教育、医疗、失业救济等等一系列社会公共开支。这是社会福利国家比较典型的财富再分配方式。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不然茅屋寒士忍饥挨饿。

  国人还处于养儿防老的观念中,甚至有人觉得自己拿出去的钱会很陪。国人总是有另一种观念,一代只管一代,自己闭眼以后,两腿伸直,就算过去了。对社会福利国家的建设表示不解和不屑的大有人在,且缺少悲悯情怀。其实社会福利国家的形成是保障所有人的,国人还有一句话,“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五代”,为什么房子是70年产权,30年使用寿命呢?那就是因为咱们是一个极其短视的民族。只有社会福利国家的建设才会真正的让人心安,谁又能保证荣光万代呢?所以说,渐进式的,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方式是最好的方式,西方发达国家找到了平衡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需要很高的技巧,有时候也需要“傻子”埋单,或者至少付点费用,出点力,这就是为什么“全球化”,为什么鼓吹“新自由主义”。(这个问题非常的庞大,如果有时间说得清,或许可以说说,但绝对不是阴谋论,其实这就是国与国之间的博弈,只是看你如何对国民负责,是否以对本国国民负责罢了。仁慈是可以的,但丛林法则也在时刻存在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