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划经理、市场经理,到创业》
第9节

作者: 巫马金刀
收藏本书TXT下载
  安顿下来,我请廖融冰到楼下的小店吃饭,我说:“不管朱总给了你什么样的任务,我希望你能把沪浙区的问题实事求是地反应给他。”廖融冰郑重地点了点头。我说:“对这里的工作,你有什么想法?”廖融冰说:“招人吧,企划部需要彻底换血。”她这话让我觉得很意外,她的意思是把企划部和各个商场的促销干事全都炒掉。我不大习惯炒人,即便炒人也只针对个别人,不会扩大打击面,大家都是打工的,找份工作不容易,但廖融冰显然不是这个思路。我说:“吴总会同意吗”廖融冰说:“哪个吴总?”我说:“吴大为呀。”廖融冰说:“不需要他同意,让集团总裁办通知他就好了,集团在东北和华南都需要人,这边也需要做好人力资源储备。先让这些人接受培训,和现在的人员一起工作,等时机成熟,把他们全都换掉。”

  廖融冰这番话让我对她刮目相看,这不是一个助理所能思考和操作的问题,她这番话表明她很有料:出手重,后台硬,能力强。
  日期:2009-03-28 18:36:12
  5.
  吴大为通知我尽快招人,他说这是总部下达的任务,我知道这其实是廖融冰的意思,看来“总部”很听廖融冰的话。
  招聘企划部的基层员工比较容易,因为这些工作的难度不大,只要能认真接受业务培训,严格遵守操作流程,一般不会出大问题,较难的是招付强这个“企划主管”,因为这个岗位主要为媒体写新闻稿,技术含量较高,不同的人写稿子的角度和写出来的稿子差别非常大,宣传效果自然也不同。

  人员很快就到位了,廖融冰负责培训。我知道,一旦这些人完成培训,进入实战,必将使沪浙区各大商场促销工作得到很大改善,但要改变鳄鱼电器在整个沪浙地区的处境,还有很艰苦的路要走。
  鳄鱼电器的营销策略主要采用“大众传播”和“分众传播”相结合的模式,曾经在这两个方面都进行过大量尝试,最后将“大众传播”的途径集中在报纸为主的平面媒体,将“分众传播”的途径集中在商场内针对不同群体进行服务和促销。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企业都有适合它的最佳营销模式,鳄鱼电器利用报纸新闻和广告来完成对鳄鱼电器品牌的“广度营销”,扩大潜在客户的规模;用商场的服务和促销来完成“深度营销”,增加客户对鳄鱼电器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它现在几乎不在电视台、电台打广告,因为它已经反复试验过,这种传播途径对电器经销商来说效率很低。

  这些日子我对鳄鱼电器和竞争对手进行深入分析,发现鳄鱼电器的营销诀窍在于“广度营销”,因为鳄鱼电器在商场的促销和服务并不比竞争对手好。也就是说,在“深度营销”上,鳄鱼电器的优势并不明显。鳄鱼电器这两年在国内疯狂扩张,去年“五一”一天就在全国六个省会城市同时开了十多家大卖场,这种恐怖的扩张速度和人力、资本调度能力是国内竞争对手无法想象的。鳄鱼电器所到之处往往能在很短的时间瓜分当地30%以上的市场份额,对当地的市场格局造成颠覆性的影响,这种水平是国内其它竞争对手难以企及的。鳄鱼电器的诀窍在于通过“广度营销”制造了一个庞大的消费者基数,以一个100万人口的城市为例,鳄鱼电器通过广度营销让50%的人成为鳄鱼电器的目标客户,并能让其中5%的人在鳄鱼电器开业当天前去购物,这样鳄鱼电器就能获得2.5万有效客户。很多商家不善于做广度营销,虽然他们在商场周边和商场内的营销做得比鳄鱼电器好,但他们一直没有积累一个足够大的客户基数,不管他们的服务和促销做得如何引人入胜,也无法获得鳄鱼电器那种火爆的销售场面和巨大的市场份额。

  日期:2009-03-28 18:38:39
  鳄鱼电器认真研究了国内的市场情况和消费者心理,消费者每天都接收到大量的商品资讯,对他们来说,商品信息总量越多他们对商品的辨别力反而下降了,所以他们购物时首先要考虑经销商的实力,这样他们会觉得产品质量可靠,售后服务有保障。什么是实力的象征?如果广告都没有,名不见经传,能叫有实力吗?不要说那些普通消费者,就说我这个业内人士,假如我要购物,我也会选择鳄鱼电器,它经常在媒体抛头露面,我会觉得他有实力,不至于过两天就倒闭了。

  鳄鱼电器的高层深知“广度营销”的重要性,所以企划部里最重要的工作不是商场的促销,而是媒体新闻炒作和媒体广告投放。从企划部的编制和待遇看,直接负责促销的没有经理级,只有促销干事和区域促销主管,而且两个岗位的待遇都比较低;负责媒体工作的企划主管、企划经理或总监级别高,待遇也比较高。
  廖融冰新招聘的人一旦进入各自的岗位,必将改变沪浙区“深度营销”的局面,但在“广度营销”上,我必须在沪浙地区的媒体尤其是以报纸为主的平面媒体下功夫。
  到上海十多天,我对沪浙地区的媒体还缺少了解,尤其是公司如何与《沪浙都市报》交恶这个问题我一直没有弄清楚。按理,要弄清这个问题的最佳途径应该是通过李得顺或付强,可每当我向他俩问起相关情况时,他们都语焉不详。李得顺表现出对这个问题不甚清楚似乎是真的,付强不同,从他的态度看,他是清楚的,只是不愿对我说。

  我决定约付强谈一谈,虽然我心里常常有拿他当沙袋打的想法,但面子上对他一直是客气的。他是企划主管,在企划部算是二号人物,而且他和我一样是中文系毕业的,中文系的人通常有个弱点,自视甚高。可现实生活中别人往往并不高看他们,这使他们的自尊心变得十分敏感和脆弱,只要给于他们足够的尊敬,他们其实不难相处。
  我请付强吃饭,赞扬了他写的文章,事实上他写的稿子的确不错。我夸赞他文章的角度、立意、行文,付强眼中有一种得遇明主的神情。我敬他喝了两杯白酒,问他是不是对我有什么情绪,假如我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请他指出来。付强的回答让我颇感意外,他说:“我对你能有什么意见呢,就算有意见,你刚到,也不该怪你。”我说:“可我看你在会上说话时,很敷衍,躲躲闪闪的。”付强说:“那不是对你,那是对公司,我没有敷衍你,我是在敷衍公司。”我说:“公司怎么了?”付强说:“你还不知道吧,因为沪浙区的业绩一直不好,企划部的员工延迟两个月才转正,而且转正后没有涨工资。原来招我进来的企划经理承诺过我的待遇,可他辞职了,后来的两个又走了,现在我该找谁去?我也想通了,反正混一天算一天吧,有合适的机会就跳。”

  日期:2009-03-28 18:46:08
  初次私谈,他就对我说这样的话,真是不拿我当外人。我说:“这样的想法不宜轻易说出来,要有保密意识。”付强说:“怕什么,我们部门谁不是这样想的!”我说:“不知道这事我能不能帮上什么忙。”付强说:“还是想想你自己吧,你这个岗位已经走了三个,搞不好你比我还先走。”我说:“那倒是,打工,说不准。”
  我问付强关于公司和《沪浙都市报》交恶的情况,付强说:“这事前期我也比较迷糊,按理我们投放了广告他们就不应该发关于我们的负面报道,可这家报社的人不正常,他们根本不按规矩办事。现在公司都在瞒,李总在瞒,吴总也在瞒,都想瞒住总部,多瞒一个月多领一个月工资。”我说:“要改变公司在沪浙区的处境,必须重新在这个区域进行‘广度营销’,广度营销最大的忌讳就是与媒体交恶,《沪浙都市报》日发行量四十多万份,假如平均每份报纸有2.5个读者,那么将有100万读者。其它媒体说我们的好,他跳出来批评我们,每天影响100万用户,公司的生意没法做。”付强说:“不是大家不想解决,主要是解决不了。”我说:“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我解决不了这里的问题,我肯定会被炒掉,所以我现在别无选择。”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