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龄前儿童过生日,3对大人围着他。在老居珉里,2010年1岁的张小强和李小花,在25年后结婚,各自最终继承了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3套房。说明计生导致许多“00后”、“10后”最终会拥有6套房。如果是官商家庭,有一二十套很正常。房子不断建设,人口减少,几十年积累下来,必然严重过剩,闲置房将随处可见。
1979年以后实行独生正策,你我接到的结婚请贴上的主人大多是独生孩。1978年以前“多兄弟的”基本已经结婚,刚需大降。
1988年全国出生人口2457万人,2000年下降到1379万人。12年下降了43.9%。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与1996年相比,全国小学招生人数,从2524.66万人下降到1736.07万人,减少31.2%。
现在的房价,是由“60后”、“70后”、“80后”、“90后”加起来的大约4亿人的买房需求支撑起来的。25年以后,有购房需求的人变成“00后”和“10后”不到1亿人,所以供过于求将十分严重。
25年后,即到了2035年,“50后”的年纪是76至85岁,房子大多腾空出来了。其子女“80后”的年纪是46至55岁,不需要买房了。
25年后,“60后”的年纪是66至75岁。其子女“90后”的年纪是36至45岁,基本不需要买房了。
25年后,“00后”的年纪是26至35岁,“10后”的年纪是16至25岁,一半没有进入结婚年龄,许多可以继承到住房,或由长辈为他们提前买房了。
25年后,蚊子不交租金,10套闲置房 * 每年1万元物业税 = 每年交物业税10万元,子孙就像头上顶着10块石头,苦不堪言。官商们囤房,到底是在荫庇子孙,还是祸害子孙,真的还不知道呢。
35年后,物业税已经不少,城市化不再,人口减少,住房过剩,炒房不再,盖房没有暴利,拆迁20层的楼房去盖20层的,无利可图,开发商没有来拆迁的积极主动性。如果没有拆迁,“倒倒楼年代”的房子质量差,已经不敢住人,还要交物业税(假设是新房的10分之1),你比开发商急。于是,“要求你拆迁”变成“我要求拆迁”,送红包求开发商优先拆迁。即使有补偿费,20层的楼房每户平均用地只有10平米左右,开发商可以应用的土地使用权只剩余32年(你买房到出租已经2年,开发商拆迁到卖出房子过1年),开发商能够补偿给你的肯定少得不足挂齿。
那时,住房因为闲置而丧失了使用价值和拆迁价值,因为税费很多很高而丧失了投资价值投机价值,只是一堆钢筋水泥,子孙想卖出去,能得到几个铜板?
有人说,70年房屋土地使用权期限到了以后,可以继续缴费。可是,排队抢购时盖的住房,“莲花倒倒楼年代”的质量,住得越久越不安全,握得越久越是“烫手的山芋”,使用期越来越短,拆迁费越来越少,越来越不值钱,急功近利的投资者谁会象古董那样放70年?
30岁当高负债房奴 + 35年 = 65岁需要再花钱买一次房,但老了后,钱缺很多,借贷不到,也还不起,只好用少得可怜的拆迁费去租房。虽然使用权有70年,35年后已是“无房户”了。主动伸长脖子让人宰,活得窝囊,繁忙一生,两手空空。最终还是回归到租房里去。
日期:2010-03-18 17:36:18
二十七.利润最高的地方一定风险最大,房市印钞机停止转动后变成烧钞机。
低首付、低利率、优惠利率、没有物业税的超低的养房成本,是对住房购买力的加倍放大,是对通货膨胀的加倍放大,是实体经济资金流失的加倍放大,是对民生问题的加倍放大,是对房市风险的加倍放大。
加倍放大是放纵,就会导致加倍的破坏力,物极必反,盛极而衰,然后,在牛市不言顶的后面必然是熊市不言底,上涨加倍放大的后面必然是下跌加倍放大。
一切处于高位的东西都具有可怕的力量,这在物理上称为势能。涨得越高下落势能越大,涨得越高跌得越深。
上楼是高度的加倍放大。一个人从2楼跳下来是中伤,从3楼跳下来是重伤,3楼跳下来是残废。
房价只涨不跌,就象对地震造成的堰塞湖只堵不疏,水位升得越高就势能越大,一旦垮塌就要死很多的人。
正府不愿看到大暴跌,就会提前进行调控,调久必跌。
一旦下跌,就象一块被推到高坡上的大石头,势能太大了,滚下来时谁也阻挡不了。涨时超涨,跌时超跌。2011年后,房子可能变成任人杀跌的“负资产”。“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
房牛市里房子是一块宝,房熊市里房子却是一棵草。
因为熊市下跌时势如破竹,竹子一开始很难破开,但一劈开,就一下子从上面一直裂到下面,所以牛市不讲成本,熊市也没人讲成本。
因为投资市场的趋势具有持续性,不容易改变,一旦改变为下跌趋势,短期就不容易再改变,所以牛市不言顶,熊市不言底,只有更低,没有最低。
因为自行车上坡时需要花大气力,下坡不需要用力,靠惯性就会越来越快,所以房价上涨时需要动用资金来推动,下跌时只需要动用嘴巴说降价,不要相信“大家都在做长期投资”,小量就会大跌。
因为房牛市的定价权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上涨时多数人在坐轿子,所以,下跌时多数人在坐滑梯,只要有5%的动摇分子要“落袋为安”或割肉,就足以把房价杀低60%。
因为“炒作理由”只是“忽悠的台词”,所以牛市的导演者有100种上涨的理由,熊市的导演者也会有101种下跌的理由。
因为大家都在顺势而为,多数人永远是随波逐流,所以牛市里多头的声音压倒空头,熊市里空头的声音压倒多头。
因为牛市超涨,所以熊市就超跌。股熊市从2007年10月的6124点下跌,2008年10月最低跌到1664点,跌去百分72.8,许多房地产股跌去百分80。
因为牛市一切都有可能,所以熊市一切都有可能。熊市里,王十进去,王二出來;汽车进去,摩托出来。
“市场先生”我行我素,不理睬谁掉眼泪了。顺势者昌,逆势者亡。熊市来了,最好的战略是提前冬眠,是“打酱油”,不要信卖瓜的王婆,不要信“强哥”,不要“俯卧撑”,不要玩“躲猫猫”,不要“种菜”,不要“吾将上下而求索”,不然就会被套住,不然可能成为负翁。
日期:2010-03-18 18:07:50
二十八.三年后,炒房亏损率将很高,高杆杠将产生大量百万负翁
炒房亏损率,是指炒房失败人数占炒房客总人数的比例,揭示高杠杆的炒作必然导致大量负翁的事实。
股市是以自有资金的小赌博,国际上认为炒股亏损率是百分70。期市是几倍杆杠的大赌博,炒期货亏损率大于百分80。住房本是象自来水和大米一样的民生产品,却被当作高杠杆的期货来炒作,变成超级赌博工具。100万元的房子,只要首付30万元,是3.3倍的杆杠。所以,5年后回头看,炒房亏损率很高。
加入期市的散户,大部分经过股市的搏杀,是滑头,赢到心理价位就止盈,跌破预设价位就止损。我国全民炒房是第一回,多数炒房客缺乏风险意识,贪得无厌,大多是死多头。
房市没有严格的准入制度和验资制度,有钞票就可以进入房市,有虚假工资收入证明就可以办理按揭,抵御风险能力可能较低。
期市有持仓数量限制,而房市爱买多少就多少,没有限制,可能买入过多。
期市有涨跌停板的制度,股市也有百分10的规定。房市可以“一夜暴富”,也可以象1998年香港房市那样“一夜赤贫”。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