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杯具的简单复制,房市即将进入“沉默的十年”》
第6节

作者: sxlf225588sxlf
收藏本书TXT下载
  高房价的根源在于官商勾结、土地财政、土地招牌挂制度和贫富悬殊。能够同时降伏这4只老虎的只有物业税。没有开征物业税之前,任何调控措施都会在一阵喧哗后被这4只老虎吃掉,都会沦为空调。在无法遏制房价上涨,危机将要出现,泡沫将要破裂的危急时刻,物业税将临危受命,不得不出台。
  物业税将是地方税收的最后的最大的来源。正俯以税为天,不收物业税,公务员就不能大吃大喝,就不能四处游山玩水,就要以步代车,就要少涨工资,就要精兵简正。不收物业税,面子工程就没有后续资金。GDP下降,失业就要大增多,社会就不能稳定,不要说升官发财,连官位都不稳。所以吃土地的路子走不通后,必然导致吃房子的物业税出台。

  印钞票是剪国际羊毛,印多了就会导致外资出逃,只好剪物业税这个国内羊毛。财正得了严重贫血症,不输血就要完蛋,可是中低收入者为了一套房,已经面黄肌瘦,无血可献,而富人红光满面,热血沸腾,光是房产就肥得流油,不抽你的血抽谁的?住大房子的,住别墅的,囤房炒房的人就准备学习雷锋了。
  吃土地的实质是吃房奴,吃物业税的实质是吃炒奴。
  2012年前后开征物业税,炒房客最终会恍然大悟:原来,通过高房价引导社会力量建造房子,即给许多人创造了工作机会,又完成了城市建设,最后一个大转身,变土地财正为住房财政,吃完房奴吃炒奴,人人都贡献,天经地义,完美结局。
  空军不是望着天价房天天在哀叹自己囊中羞涩吗?多军不是天天在嘲笑空军口袋空空吗?炒房客不是总在显摆很有钱吗?当倌的到农珉工那里能够吃到山珍海味吗?大户们,赶快杀鸡宰猪迎接“公仆”大驾光临吧。

日期:2010-03-18 12:04:08

  十三.对“有效自住刚需”的十年围歼战后,炒房客即将解甲归田。
  2010年3月,梁季阳在全国政协大会发言掌声不断,他说:“据统计,目前十大房地产企业的土地储备规模超过3亿平方米,可供各自开发7、8年,甚至超过10年。1998年-2008年十年间全国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土地,目前仍有近40%囤积在开发商手中。除了民间资本的炒房团推波助澜外,许多富裕家庭也投资炒房获利,由此导致住宅空置,一些一线城市的增量住宅空置率达到50%。”

  价值规律的威力无处不在:一种生意特别赚钱,大家都来竞争,不久就玩完。百分之几百的利润降到保本,降到亏本。猪肉供不应求导致涨价,高利润导致养猪的增多,供过于求导致价格下跌。水果、蔬菜、普洱茶、钢铁......无不如此。就像从千军万马制造家电到降价比赛,从千村万山种果树到挥泪砍果树,从千厂万坊生产出口玩具服装到大量倒闭。房市更疯狂,下场更可悲。

  大中城市正在进行一次对“有效自住刚需”的围歼战。三大战役已经结束,已经“百万雄师过大江”,正在“宜将剩勇追穷寇”,南下追剿“有效自住刚需”的残余。
  第N年,房市的疯狂上涨,将导致有效自住刚需的队伍兵败如山倒,全军覆没。
  歼灭战后,百万裁军(开征物业税)就要拉开序幕。炒房客即将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解甲归田。
  开发商制造哄抢的假象是为了忽悠傻瓜的,哪曾想最终开发商也被自己制造的假象忽悠了,不计后果,四处借贷,以每年2万、2.5万、4万套......的速度盖房。
  揭开投资投机房的“供给本质”,将其归类于“隐形的供给”、“间接的供给”、“未来的供给”、“超量的供给”后,房市严重供大于求就一目了然了。
  有效自住刚需每年家庭节余以4万、5万、6万元……的慢速度上涨。房价以加价20万、30万、40万元……的快速度上涨。无效自住刚需以每年20万、30万、40万人……的快速度增加。“有效自住刚需”的总户数呈现60万、30万、15万、10万……的递减的态势。

  有效自住刚需接棒人严重缺乏。小鱼(无效自住刚需)不计其数,但是小鱼没有长大,反而越来越小,越来越多。赵五在2003年资金缺口20万元,2006年资金缺口40万元,2010年缺口60万元。
  市场价格最终不是商人决定的,是由终端消费者决定的,衣食父母买不起,价格就会下来。
  火车票的价格最终不是黄牛决定的,是由乘车者决定的,上帝买不起,价格就会下来。。
  股票的价格最终不是庄家决定的,是由接棒的散户决定的,抬轿者不肯抬轿,价格就会下来。
  房子的价格最终是由有效自住刚需决定的,传销没有下线后,价格就会下来。

  炒房客的房子不是自己住的,出租在扣除折旧和资金成本和物业税之后是亏本生意,最终必须把房子卖给有效自住刚需,才能真正赚到钱。卖不出去,就会套牢亏钱。炒房客的食物是有效自住刚需。目前,房价不断上涨,已经导致炒房客的房子总数远远多于有效自住刚需的需求总数,接棒人匮乏的时候,炒房客就会竞相杀价,熊市就来了。

  开发商炒房客的软肋在哪里?在股熊市,溜得最早的跑得最快的是大庄家和老股民。遇到房熊市,开发商炒房客大多跑不了和尚也跑不了庙。拖久了,先当温水锅里的青蛙,最后无力再哇哇。

日期:2010-03-18 12:33:54

  十四.炒家刚需比很高,囤积10年后,房价难以逾越"中产也月供不起"这道坎
  炒家刚需比是指投资投机房与有效自住刚需之比,从实质上反映供过于求的程度。
  在二线的E市,表面上目前“副市长”靠工资也买不起,实际上连“清洁工”、“5年以内进城的人”和“蚊子”的住房都在炒家手里或在售、在建了。
  总人口400万(包括流动人口),睡在室外的小于4000人,说明99.9%的人住在房子里。没有自住房的有210万人 / 7人 = 出租房大约有30万套。
  近15年合计盖房50万套 * 闲置百分20 = 大约闲置10万套。今后20年的任何一天,我都可以一字不改地大声地说出这句话:“尚未住人的闲置房、在售房等,总数大于10万套。” 由此得知:大城市里的住房,不管是静态还是动态都是过剩,毫无疑问的过剩,大于10万套的过剩,几十年都过剩!
  每年,开发商都在开新盘。一年后去看张贴的用水、用电、用气表,许多楼盘的闲置房超过一半,炒房客在等待新进城的人来接手。可是,从总量上看,投资投机房40万套,每年在增多而不是减少。

  各行各业争先恐后加入开发商队伍,形成大跃进的态势,具备强大的生产能力,每年新竣工的住房数量超过当年因城市化而“净增加的自住购房户”和“净增加的租户”,这个真相被炒房囤积的水分掩盖了。E市每年新竣工的住房有4万套,足够新增人口24万人来使用,实际新增人口小于14万人。
  我们来一个【供过于求状况的沙盘作业】。在二线的E市,总人口400万,投资投机房,即出租房、闲置房、在售房大约有40万套。将家庭月供能力低于2000元、拿不出首付20万元的全部安排回家过年,有这种能力的无房户(未婚的100男100女计算为100家),每家安排一套后,一定会剩余30万套以上。
  就像鱼塘的渔夫越来越多,已经来了40万个,还在与日俱增。鱼钩的尺寸越来越大。于是,大鱼中鱼越来越少,只剩余10万条。虽然小鱼小虾不计其数,如果“鱼钩”不减小(房价下跌),至少有30万个渔夫将空手而归,血本无归。
  房价上涨已经大大提前透支了百姓的购买力。如果房价继续上涨,到2011年底,投资投机房和待售的各类住房更多,“有效自住刚需”剩余的人更少。
  如果“有效自住刚需”10万人是错误的估计,而是30万人,因为百分20的人拥有百分80的钱,一以当十,钱袋子大大的富人也会提前囤积多几倍的投资投机房,趋势仍然是供过于求,仍然是即将大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