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战大时代》
第33节

作者: 波士顿写手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是欣赏他,可惜不能为我所用啊。”杜聪华颇为惋惜地说道。
  杜聪华曾经对方敏波释放过亲近的信号,他觉得方一定是个恃才傲物的人,在汪世平身边做个秘书有点大材小用的意思,多少会有些怨言。
  谁知这小伙子心态平和,不急不躁。杜聪华也不能表现得太过直白,并且他没有什么方敏波的把柄能够抓到,所以也就难以将方敏波拉到自己的阵营了。
  现在方敏波成了王海荣的女婿,王海荣又是汪世平的铁杆支持者,方敏波顺理成章的站到汪世平的队伍里了。
  李同是杜聪华一手带进来并且提拔到目前这个位置的,所以他对杜聪华可谓是忠心耿耿。当然,他也需要杜聪华的力量庇护他,让他能够在这个大集团有一席容身之地。
  “总裁,罗达那边怎么办呢?”李同想到上次他们一干人在枫林晚的会议,当时就是要第一个把罗达搞下去。
  “不着急,还不到出手的时候,现在游戏才刚刚开始。”杜聪华笑着对他说道。
  “上市的工作全面开展了,如果最后上市成功,董事长可就实力大增了。”李同别有用心地说道。
  杜聪华微微一笑,目光突然锐利了起来,他把视线投向窗外,默然不语。
  “不过,我打听到一件事情。”李同这时面带狡黠地说道。
  “嗯?什么事?”杜聪华盯着他问道。

  “龙港新城一期的一部分土石方工程,被一家叫做奔腾建筑的公司给中标了。”李同说道。
  “嗯?具体怎么回事?”杜聪华问道。
  “这家公司新成立不久,在业界实力名气都很一般,这次能够中标,蹊跷得很啊。”李同谨慎地说道。
  “接着说。”杜聪华看了他一眼道。

  “我查到,这家公司的负责人叫方维良,正是方敏波大伯的儿子!”李同狠狠地说道。
  “哦!”杜聪华一听,来了精神,“确实吗?”
  “绝对没问题。”李同笑着说道。
  “但是,这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杜聪华想了想后,摇摇头说道。
  “总裁,不妨让我顺藤摸瓜查一查,说不定这两个人就可以扯在一起。”李同笑着用手势比划道。

  “哼,这倒有意思了。”杜聪华幽幽地说道。
  “总裁,你看……”李同试探着问道。
  “你先暗中了解,有什么情况随时向我汇报!”杜聪华冷冷地说道。
  “是,总裁。”李同说罢,看没什么别的事情,就起身离开了。

  杜聪华一个人静静地思考着,这件事和方敏波能扯上关系吗?这会是方敏波从中耍的什么手段吗?
  泰秀山庄,方雄别墅。
  “垫资!垫资!这都垫了多少了!”方雄对着瘫坐在沙发上的方维良大吼道。
  方维良满脸惆怅,默然不语。
  “我说怎么这么好的事能摊上你的公司?原来这是要自己垫资干啊!这么大的工程,这要垫多少钱啊?没有这么大的头,就别戴这么大的帽子!你倒是说话啊!”方雄看着闷头不语的儿子,更加气得火冒三丈。
  “我怎么知道?现在已经垫进去一千多万了。”方维良终于爆发了,朝着父亲喊道。
  方维良的公司注册资金标注有一千万,其实根本没有那么多,只是当时为了通过验资,用几部分资金凑成的。验资一结束,全部都归还了。
  他这几年做生意,其实也亏了不少,剩下全部的资金也就几百万而已。
  方雄这辈子倒是赚了不少钱,可是买别墅,每个月各处培训机构的运营,加上平时充大头各种铺张浪费,手上也就有个一千来万的资金了。
  “那你不能把工程转包出去吗?死脑筋!”方雄气归气,但还是给他出着主意。
  “你以为我不想吗?合同里明确规定了,不允许转包第三方!如果被查到了,解除合约不说,还要倒赔违约金的!”方维良说完,长叹一声。
  “那结算呢?合同里怎么约定的?”方雄怒问道。

  “整体工程全部完工后,验收合格才能结算!”方维良无奈地说道。
  “整体工程?那就是龙港新城全部都竣工验收后,才能结算?”方雄听了大吃一惊,问道。
  方维良没有吭声,只是点了点头。
  “啊?你是不是傻啊!”方雄震惊之余,更是盛怒,“这样的合同你也签?”
  “这么大的工程,谁都想要!当时,我脑子一热,就签了。”方维良苦着一张脸说道,他现在真是欲哭无泪。

  方雄彻底瘫坐在沙发上,不能动弹。半晌,他才缓过来神说道:“罢了,现在是骑虎难下,只能硬着头皮上了。所幸的是,工程是实打实的,只是工程款的结算确实让人吃不消。那你这次还要多少啊?”
  “照目前的预算,还有一千两百万的缺口。”方维良看着父亲,嗫嚅着道。
  方雄一听,心里又是一惊。
  半天,他摇摇头,长叹一声,说道:“我手头的现金还有几百万,不行把这套别墅先抵押出去吧,凑一凑,应该差不多,哎!”
  他看看儿子那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只能默默地摇了摇头。 
  汪世平在伟岸地产集团会议室分别约见了三家中介机构的代表。
  他最先约见的是a国巨盈集团的代表,巨盈集团的代表是亚太区总裁李欧伦。李欧伦是美籍华裔,和向建茹是校友,目前负责巨盈集团亚太区的业务。
  经过对伟岸地产集团的全方位了解之后,李欧伦认为目前最先要考虑的是资产重组的问题。

  汪世平提到了关于规定的传言,李欧伦想了想后答复道:“这无疑会增加资产重组的难度,那么我们全力以赴的就是需要和一个规定赛跑,抢在这个规定落地之前搞定资产重组。”
  接下来会见的是锐恒银行的亚洲事务总裁莫里森。莫里森是b国人,曾经在华沃街投行工作,和向建茹有过工作上的合作。莫里森的答复和巨盈集团差不多,并且莫里森提出这种大型ipo最好是多家机构进行联合保荐。
  最后汪世平会见的是a国美能证券的亚太区总裁索芬博格,一个犹太人,是美能证券的高级合伙人,在华沃街有着丰富的人脉和深厚的从业经验。
  索芬博格身材不高,年纪六十上下,一颗秃头寸草不生,高挺的鹰钩鼻上有一对湛蓝的眼睛,戴着一副金边眼镜,身着一套灰色的高级定制西装,一个气场十足的银行家。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索芬博格还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他对汪世平说自己是个中国通。
  汪世平立刻觉得这个人太不简单了。
  索芬博格看了所有的资料之后,又看了公司三年以来的业绩报表,他对汪世平说道:“汪先生,恕我直言,贵集团的业绩还有土地储备并不是很理想。”
  “我们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那就是要赴x市上市我们就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中国人常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可是现在我们的准备就很不充分。”

  “也许不需要我多说,琳达(向建茹的英文名)都已经告诉你了,我们要采取红筹模式就需要进行资产重组,我想你现在可要面对两个棘手的问题,一个是资产重组的时效性,还有一个就是解决资金问题,我说的对吗,汪先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