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当时我的命运如日中天。也可能如算命的说的,生了儿子失5年财。生了女儿发5年横财。
总之我想不明白为什么机会在我生了小孩前后的7个年头内。一个一个机会的推着我向前走。就如当我妈妈说我的,走路闭着眼睛“都能踢到钱包”。
在我收购国库券开始的第一个月,时间大约是在88年的11份前后。当时“深万科“股票发行小组,一位小伙子就寻到了我。问他才知,是因为我常到“特区证券”,他也认识我的三位“恩师”。从“恩师”处打听到我。
他带来了“深万科”发行股票的全部资料,堆在一起一定超10CM。我现还清楚的记得,“深万科”当时“准备”生产“录像机”的磁头。其它的只记得在“铁岗水库”有一个什么项目。
因为这位小伙子是我的同乡,同乡情、加上他的耐心。我边工作边听他解说了一个下午。这是我上的“股票”知识第一课。小伙子的口才比我的三位“恩师”强多了。思路也清晰、有条有理、更加上了很多当时听起来相看“西游记”似“专业词汇”。
可他仍然没法说服我,因为我不相信会有机会送上门来。按深圳本地人的说法。“不可能有一个大蛤蟆满街跳”。(请会白话的用白话读、意思是如此,有些字连同音字也无法打出来)。
我的第三次“豪赌”(1)
“深万科”的小伙子,在工作上的韧劲决不比我差。他是真的盯死了我。也可能是我命中该有这位贵人相帮。总之,他一个星期最少来两次我的办公室。
刚开始我烦他,因为他一来我就得听半天。我本来就很“善谈”。可和他一比,我只有“学前班”水准。
可我对位老乡特有耐心,不是他的股票,是他的口才与博学。因为我当时的工作环境,很少有人能让我折服。加上我当时的“地位”与“口袋”。我当时已经开始有一点“眼高于顶”。可我在见到他之后。有一种很大的差距感,我发我的知识面很窄。见识更少。仅仅是凭一点“鬼点子”在胡闹。
我开始警告自己,即便不买他推销的股票,也要多与他交往,要从他的“嘴”掏“食”。只要他来,我就请他吃饭。在餐桌上听他滔滔不绝的新学识。只是不好意思用笔记。但每当他一走,我就会立即将我认为有用的东西记下来。然后两眼朝天的去想。没有弄明白的下次见面我就问。
他看我有一点进“油盐”了,来的更勤。从他的谈话我知道,他的收入很低。一个月才800块,卖不出去4000股。只发500块工资。因为这样,每次都是我请,走时常常丢两包烟给他。(我的烟都是我的师傅、香港同事从免税店带来的,90%不要掏腰包)。
他有耐心讲,我有耐心听。就这样过了一个多月。他仍旧每周都来。我也让他“同化了不少”。但他仍旧没有能说服我掏腰包。
让我看上股票的不是他。是一个香港司机。自从“深万科”的小伙子给我灌输股票开始,我脑海中有了股票的概念。但没有机缘让我动心。
我的部门每天都有三部车来回香港。当时香港的报纸虽没有现在的厚,却比深圳特区报现在厚实多了。从八卦新闻、娱乐版、马经、财经、股票都有。
当时香港到深圳的路上天天堵车。司机多数买报纸看。公司的2号车司机每天一来都有一大堆报纸,平时我只看一下娱乐版。别的从不过眼。
有一天刚好下暴雨,2号车司机在我办公室看着窗外骂娘,说股票涨了,想回去出股票,老天却下起大雨。
我问他你也买股票?他说是,还说股票很好赚。这使我来劲了。我就愿意听别人不经意说出来的经验。因为它没有经过修饰,更有亲切、真实感。更可信。
雨下过不停。他就说过不停。最后他告诉我,深圳也在发股票?问我有没有买一点。他有朋友买了。还启发我。他的话对我触动很大。
他说你看看我们老板。别人都不敢来深圳投资办厂,老板来了。现在赚饱了不是?做事,做人都要走在别人前面。后一步,差一“节”。就是做鬼,慢了也抢不到热包子。
就这一席谈,胜过了“深万科”的小伙子的几十次长聊。我开始思考我老板来深圳办厂与股票投资的相关、可比之处。
这一点我没有想通,却让我用我自己到深圳来的各种机遇想通了。要不是我去的是一个刚开始扩张的厂。我有现在的机会吗?要不是我从家乡“跑”出来。我有机会吗?
变!!!穷则思变、变则通。这句格言让我兴奋得两手直冒汗。我一个小老白姓都能想通。国家一定是想通了。不然不会搞什么“特区”。有“特”字,就是在变。只要想“变”,就没有不能“通”的。
我不能做“抢不到热包子的鬼”。我要吃到“热包子”。我要抢在别人不要之前就下手。“人弃我取”这一词汇让我想起了国库券。
想好了的事,我是从不犹豫。当天我就回沙头角。与“难看”商量。我没有说“深万科”的小伙子寻我。我只说2号车司机的一席谈。和我想明白的“道理”。
我的第三次“豪赌”(2)
“难看”是一只“铁母鸡”。开始我怎么说也说不通。在我第三次长谈后,她松了口。
但有附加条件。1、以2年为期。2、亏了不允许在家发脾气。3、要记住我阻止过你的胡来。4、即便是亏了,也要保证今后赚钱走“正门”。5、不能让任何人知道。6、不能丢了工作。7、不允许动用全部财产的10%。
这7“不”“家规”我都一口承诺了下。我开始算账。我能动用多少钱。因为我人民币不多。加上国库券,我能动用的只有港币。虽然还有20多万。我不敢乱动。7“不”明确了我能使用的金额。
我的鬼点子,让我准备钻“难看”7“不”“家规”的空子。她说的是“全部财产”。可我明知道她是指现金,但我算算只能有2万块左右。我认为不够。要出手就下“重注”。磨了几天嘴皮才到手的“圣旨”。我岂能浪费。
我取了5万港币,兑换到38500块人民币。我在我有自主权的“折子内”取了2000。想想够了。可别一下子丢了多。有总比没有好,多了也睡不着。
接到我的电话,“深万科”的小伙子是以“光速”赶了过来。听说我要买4万股股票,他那灿烂的笑容好像小孩子看到糖果。
中午我去到“深万科”当时在和平路的总部。财务听说我买这么多,还说了一大堆好话。并告诉我,要帮我登报纸。因为我“支援国家建设”。我当时就反对。因为“7”“家规”中第5条明确规定了不能让人知道。
办手续我发现不对,我的身份证一次买这么多,今后不好出手。面值太大了不行。这一点是我从2号车司机学来的。我提出要求,能不能2000股一张单2000股一张单的分开来。他说行呀。只要你要。
4000张“工农兵”换来了20张“纸”,离开和平路时,我的心里空空的。毕竟我不懂这“玩意”。
但我天生有一种不服输的韧劲。我回转头。向我的老乡提出要求,要他尽快帮我弄到有关股票的书。我得好好的“瞅瞅”。
第二天我向2号车司机发出同样的求助。请他帮忙,只要有是有“股票”两个字的书。都请弄来。他问我买了多少。我说买了5000股。他说你5000股就这么紧张?不也就你一个月的工资吗?吃多了呀?怕死你别买。如果这样,你会“气醒”。
我说。正因为我只有5000股,所以我要搞明白,要是真的好赚。我可再买呀!他说这有道理。我帮你弄。
过了几天,他给我一个“蛇皮袋”。满满一袋子都是书、杂专、报纸。我只寻有“股票”二字的东西,其它东西全撕了丢到一边。理顺了还是很多,我开始分门别类。报纸、杂志、书的分。这样就清楚多了。(这点我得感谢图书馆那位好姑娘,我是从她那里学到的图书管理知识)。
我知道,报纸有时效性,参考意义不大。杂志同样有一定的时效性,但比报纸好。只有书才有用,但它落伍。可又只有书能系统的说明问题。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