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关羽(一个跨时空心理学家对关羽的贴身观察记录)》
第54节

作者: 陈禹安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9-05-25 21:05:22

  55
  诸葛亮的办法救了阿哥一命。
  诸葛瑾回到东吴,来见孙权,说起刘备已经亲笔写下暂时割让三郡的文书。孙权大喜,当即分派官员前往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办理交割。
  诸葛瑾的家小被放回家。所说是虚惊一场,但伴君如伴虎,如果诸葛瑾真的没有拿到刘备的文书,恐怕孙权一怒之下,就不放过诸葛瑾全家了。从这个角度来说,诸葛亮虽然不能伤及君臣之义,但还是顾及了兄弟之情。
  三拨官员领了任职文书,以为得了肥缺,兴高采烈地前去赴任。他们哪里知道,等着他们的正是煞神关羽。
  关羽披头就是一顿喝骂。这三拨官员狼奔鼠窜,拼命逃回,唯恐慢了被关羽剁成肉酱。通过此事,关羽对诸葛亮的成见又加深了一层。理由是好人都是你自己当了,撕破面皮的事情也不吱一声,就扔给我了。当初走的时候,还屡次三番说要“东和孙权”,你让刘老大写了交割文书,我只能把他们赶走,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这样做能“和”吗?
  孙权听了狼狈逃回的几个下属的报告,半响没有说话,心中恨极了关羽。老子坐拥东吴六郡八十一州,就没见过你这么横的人!老子要不把你整死,誓不为人!

  这种心理也很正常。孙权经过赤壁之战后,已经不再青涩,自我感觉也日趋良好,被关羽这么不讲情面抵触一番,颜面尽失,心里当然是十分恼怒的。但是,现在他还不能奈关羽何,这股怒气只好另寻发泄口了。(踢猫理论无处不在)
  解铃还须系铃人,鲁肃再次成为这只可怜的猫!
  孙权派人找来鲁肃,劈头也是一顿臭骂:“当初借荆州,就是你经手的。你自己也画押作保了。现在刘备已经得了西川,应该兑现承诺了,却还是迟迟不还,到底是什么道理?”
  孙权的怒斥给了鲁肃巨大的压力!

  面对压力,人的本能反应就是“非战即逃”,要么迎战,要么逃跑。可是鲁肃无路可逃。如果他现在就开始推脱责任,孙权正在盛怒之中,说不定立即会将其推出门外斩首。
  鲁肃只能硬着头皮迎接挑战。鲁肃本来是个平和的人,但在高压之下,竟然提出了一个疯狂的想法:“我有一个办法。我们屯兵在陆口,派人去请关羽来赴会,如果他肯来,好好和他商量,让他归还荆州。如果不从,就伏下刀斧手杀了他。如果他不肯来,我们立即进兵,和他一决胜负,夺回荆州。”
  鲁肃这个办法其实是跟周瑜学的。周瑜当年请刘备赴宴,就准备将其扣留或斩杀,以夺回荆州,但没想到关羽打扮成随从护驾,周瑜因此不敢动手。
  周瑜胆量谋略都胜过鲁肃,他办不成的事情,鲁肃能办成吗?其实鲁肃也是被逼无奈,只好捡起周瑜嚼过的甘蔗渣再嚼一遍。
  孙权看鲁肃表现得非常自信,胸有成竹,觉得这个方法确实可以挫挫关羽的锐气,当即表示同意。
  帐下阚泽听见了,立即进行劝阻。这个人颇有田丰之风,在对上司进行说服之前,只从事实出发,根本不考虑上司当前的倾向性意见。
  阚泽说:“吴侯,不能这样做啊!关羽是熊虎之将,根本不是一般人。这样做,恐怕不但不能得逞,反遭其害。”
  “关羽是熊虎之将”,确实不假,属于说服的中心途径。但孙权是情感上受了刺激,靠讲道理是无法说服他的。果然,孙权怒斥道:“照你这样说来,荆州什么时候才能要回来?!给我退到一边去!子敬,你赶快去办理此事!”
  鲁肃已经别无退路了,只能辞别孙权,赶赴路口,召集吕蒙甘宁商议,决定在陆口寨外临江亭设宴,请关羽前来。
  计议虽订,但鲁肃实在没有把握关羽到底会不会来。上次周瑜能请来刘备,是借了赤壁之战的由头。这次又该用什么理由请动关羽,又让他不生疑呢?
  鲁肃思前想后,也只想出来一个没有任何实质意义的朋友间久未见面,需要私人会晤一下的理由。为了怕关羽生疑,又特意注明仅仅是晤谈,绝对没有恶意。当下,鲁肃修书一封,选派能言会道之人前去荆州关羽处送信。
  鲁肃的信是这样写的:
  辱友鲁肃顿首致书于汉寿亭侯麾下:奉别久矣。瞻仰无由。今暂屯陆口,欲邀车骑于临江亭一会,以诉渴仰之怀。虽然各事其主,即无异外之心。专望来临,幸勿见阻。感感。
  要说鲁肃可真是个老实人,根本不擅长这种勾心斗角,暗中整人的阴招。这封信无异于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稍有常识,稍具理性的人见了此信必然心生戒意,决不肯一身试险的。也就是说,鲁肃的计策再好,也是不具备可行性的。

  但世间万事,总有例外。偏偏收信者是关羽。换了他人,鲁肃只能是枉费心机,但遇到关羽,这封信就发挥效力了。
  关羽看完信后,想也不想,对来人说:“既然子敬请我赴宴,我明天必然前往,你先回去报知!”
  使者一走,关平就急忙劝阻说:“父亲,鲁肃相邀,必有恶意。您为什么要答应他呢?”
  关羽哈哈大笑道:“我怎么会不知道?这必然是诸葛瑾回报孙权,说我霸占荆州不肯归还。孙权大怒,就着落在鲁肃身上,让他必须想方设法取回荆州。呵呵,我要是不去,不就让他们笑话我胆小了吗?哼,我不但要去,还要独驾小舟,只带亲随十余人,单刀赴会,且看鲁肃能奈我何?”
  关羽此时,已经日渐骄纵,他爱惜自己的声誉,甚至胜过了肩负的重任。当然,关羽的自信也是有根据的。首先,他曾经护卫刘备赴周瑜之宴而平安脱险。这是非常重要的经历和经验。而在关羽眼里,鲁肃根本不能和周瑜相提并论。周瑜他都没放在眼里,鲁肃更就不值一提了。其次,关羽的好胜心越来越强,旁人眼中越是凶险之事,他越是要去试一试,闯一闯,以昭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唯我独尊!

  这个时候,如果以关羽个人的安危和荆州防守的责任这种说服的中心途径也是不能奏效的,而且越是劝阻,越是会助长他的好胜心,让他不顾一切地实行自己的疯狂行动。
  关平说:“父亲,您以万金之躯,亲蹈虎狼之穴。这可与伯父的重托不符啊?”
  关羽大笑道:“我在千军万马之中,矢石交攻之际,匹马纵横,如入无人之境,难道还会怕江东几个鼠辈吗?”豪迈骄纵,溢于言表。
  马良是目前荆州的首席谋士,他也表达了和关平同样的看法:“鲁肃虽然是个仁厚长者,但孙权逼得急了,也难免生了虎狼之心。将军绝对不可轻易前往。”
  关羽正色道:“春秋时期,赵国的蔺相如,手无缚鸡之力,竟然在渑池会上,视秦国君臣如无物。我的身手,可是万人敌,又怕他何来?再说,我已经答应鲁肃了,如果不去,那可就失信了。”

  马良无奈,只好说:“将军即便要去,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保平安。”
  关羽又是大笑,说:“用不着大费周章。只需让关平挑选快船十只,带上五百军兵,在江上等候,只要见我红旗招展,就过江来接我就行了。”
  马良无奈,没敢再劝,唯恐说了之后,关羽连这五百军兵都不准备了,默默退下,心内忐忑不安。
  由此,鲁肃的一个疯狂想法,引发了关羽的这一次疯狂行动。
  却说鲁肃闻报,得知关羽明日前来,内心反而紧张起来。又叫来吕蒙甘宁商议。吕蒙说:“关羽必定带着大队人马前来。我和甘将军各领一军,在岸边埋伏,以放炮为号,准备厮杀。您在亭后埋伏好刀斧手五十人,就在宴席上将关羽斩杀。”

  鲁肃紧张地手发抖,这也不怪他,任由是谁,当要面对的人是百万军中斩杀上将如探囊取物的关羽关羽张,谁能不紧张呢?
  但鲁肃吕蒙等人,提出这个办法本就仓促,也没有仔细考量好。要不然,斩杀关羽的几率还是挺大的。关羽勇猛无敌当然不假,但他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不善于防范箭射。过五关的时候,他被韩福射中过,后来黄忠要不是手下留情,也已经箭杀了他。后来,关羽也没躲过庞德、曹仁等人的箭。这一点不像赵云,无论是在长坂坡,还是在江中力拒东吴追兵,乱箭总是难奈他何。
  所以,刀斧手是奈何不了关羽的,只有乱箭能够伤他。
  关平和马良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如果鲁肃计议好了用乱箭射杀关羽,只需关羽一到,不管三七二十一,万箭齐发,关羽就是有金刚护体,也难逃一死。从荆州安危的角度来说,关羽确实应该放弃对个人面子的奢求,老老实实呆着荆州。
  不过,关羽的运气向来是非常好的。鲁肃没有这么做,因为鲁肃觉得,理始终是在自己手中,当初借荆州,有刘备亲笔文书为证。这次,诸葛瑾又拿回来割让三郡的文书,也是刘备亲手所写。

  鲁肃知道,自己的口才并不好,但凡事抬不过一个“理”字。关羽素来以讲信义为重,只要自己以大义责之,关羽必然词穷理亏。
  但是,鲁肃可能没有想到,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这世界上,比“理”更强大的是实力。
  ××××××××××××××××××××××××××
  心理学家感悟:压力,特别是持续的强大压力,足以让一个好人变成恶魔。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