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关羽(一个跨时空心理学家对关羽的贴身观察记录)》
第50节

作者: 陈禹安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9-05-18 22:54:16

  心理关羽51
  鲁肃回到东吴,向周瑜汇报。周瑜一听,连文书都不看,摇头叹息道:“子敬,你上了诸葛亮的当了。我好几次要杀掉他,你都加以劝阻,你看看,现在就吃他苦头了。”
  鲁肃一头雾水,根本听不懂周瑜再说什么。
  周瑜说:“他说等到取了西川再还荆州,也没说什么时候去取西川。假如他十年不取西川或取不得西川,那就十年不还。这等文书,只不过是废纸一张!你拿了这份文书回来,吴侯一旦发怒,别说是你,连你的九族都没法保全了!”
  没有设定期限的契约,就没有任何约束力。承诺既然先天不足,后天必然无法一致。
  鲁肃听了,心里一阵发凉:“好你个诸葛亮,竟然如此欺负老实人!”呆立半响,竟然落下泪来!嗫嚅道:“我想刘玄德素有仁义之名,恐怕不会辜负我吧。”

  周瑜叹道:“刘备乃是天下枭雄,诸葛亮是奸猾之徒,只有你是个诚实笃厚之人啊。”
  鲁肃顿时六神无主,木木地说:“如果这样,我该怎么办呢?”
  周瑜心想,当年你对我是有恩的,在我兵困马乏的时候曾经接济过我军粮三千斛。今天我不回报你这个恩情,也说不过去。说:“你先在这里多呆几天,先不要去回报吴侯,待我想想可有办法救你。”(施惠如同成名,一定要趁早啊!)
  鲁肃别无他法,只好坐立不安,苦等周瑜想办法。
  不几日,细作来报说,荆州城内扬起布幡做法事,军士全部挂孝,原来是甘夫人没了。
  周瑜一听大喜,叫来鲁肃,说:“我有办法救你了。讨回荆州易如反掌!”
  原来周瑜动起了吴侯之妹的主意。孙权有一个妹妹,性格刚勇,侍婢数百人,素常带刀,房中军器列布,连平常男子也不如她。周瑜说:“待我写封书信,敬呈吴侯,然后教人去荆州保媒,说服刘备前来入赘。等把他骗到南徐,不但老婆得不着,还把他关在牢里。什么时候荆州交割给我方,什么时候再放他回去。你看可好?”
  这条计虽不光明正大,但鲁肃为保命计,也顾不得许多了。况且确实是刘备诸葛亮欺诈在前。可见互惠原理不仅仅适用于积极的一面,也适用于消极的一面。所谓一报还一报是也。
  周瑜计策虽妙,但孔明早已料及,一一安排停当,吩咐赵云随身保护。首先取得孙权之母和二乔之父的好感,再营建好与孙夫人的亲密关系,加上赵云勇武,刘备竟然白赚一个夫人,安然回到荆州。由此亦成就了一个典故“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周瑜急怒攻心,箭疮复发,竟然一命呜呼。孙权刘备自此结下瓜葛,此后忽战忽和,永无宁日。
  再说刘备,又新得了庞统。卧龙凤雏,同归帐下,不由志得意满,雄心万丈,决定谋图刘璋的西川之地。
  刘备自带庞统、黄忠、魏延等人入川,却将荆州交由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镇守。此时的荆州,乃是刘备的安身立命之基,所以,他只带了三分之一的力量踏上征服西川的征程,留下来三分之二的力量守护荆州。
  孙权闻知,心有所动,想趁刘备远离之际,夺回荆州。正要起兵,却被母亲吴国太劈头一顿臭骂。吴夫人怒道:“我一辈子就生了这么个女儿,你们一进攻荆州,不就要了我女儿的性命了吗?!”
  政治家是可以将情感和事业绝缘分离的人。所以孙权可以不顾兄妹之情,但吴夫人却割舍不了母女之情。
  孙权不敢违逆母亲的话,又不想放过这么好的机会,正在左右为难之际,张昭给他出了一个主意。
  张昭说:“事情很简单,只要派一个人,带领五百军兵,扮作商人,潜到荆州。给夫人一封密信,就说国太病危,准备嘱托后事。让夫人星夜回还。刘备恰有一子,一并带回东吴。到时就让刘备拿荆州来换儿子阿斗,不由他不换!”
  孙权抚掌大笑,直夸此计大妙。当下吩咐猛士周善依计行事。

  心理学家一阵感叹,无论是尊荣夫人,还是黄口小儿,在人生的棋盘上,不知不觉就成了别人的棋子。
  周善来到荆州,面见孙夫人,呈上密信。孙夫人看了信,痛哭不已。周善借机拜诉道:“夫人必须抓紧,国太已经病危,晚了可能就见不到最后一面了。我已经备好船只,夫人赶紧带着阿斗上路吧。”
  此时刘备远在西川,荆州交由诸葛亮总把守。但偏偏诸葛亮去了南郡未回。孙夫人知道不可擅自离开,就说:“我得先派人告知一下诸葛军师。”
  周善心想:“我奉命来取你,就是要趁刘备诸葛亮不在。要是诸葛亮知道了,一眼识破,哪里还能把阿斗诈去东吴呢?”连忙说:“如果军师说,得先报知刘皇叔,才能动身,岂不是误了大事?”
  情理法的纠葛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博弈。对中国人来说,情总是排在第一位。周善虽是一个猛莽之人,但也懂得“以情动人”是说服的最佳手段。孙夫人虽然知道自己私自回家于理于法不妥,但终究抵抗不过母女之情的力量,当即同意带着阿斗,私奔回家,以见母亲最后一面。
  孙夫人乘舟欲行。心理学家好不着急,如果孙夫人就此顺流而下,不但刘备的基业毁于一旦,诸葛亮的英名也将荡然无存!
  幸好赵云巡哨回来,得知消息,急急赶上,大叫:“且休开船,待我与夫人饯行。”
  赵云的这个说法,深有妙处。他虽知事情紧急,却仍好整以暇,提出一个“为夫人饯行”的理由。这等于是表明自己并无恶意,绝不阻拦,实乃缓兵之计,以免对方狗急跳墙。所以说,赵云确实是个智勇双全之人。
  但周善心虚,唯恐赵云发现阿斗被拐,急令开船。一时风顺水急,船行甚速。
  赵云急急在岸边追赶,叫道:“我任从夫人去,只有一句话禀告!”

  赵云要说的这句话就是:留下阿斗,任你自去。
  在这个世界上,和阿斗感情最深的除了他的母亲,就是赵云了。赵云当年在长坂坡上千军万马中救出了这个孩子,同生共死的经历让他对这个孩子充满了挚爱之情。所以,他决不容任何人伤害到这个孩子。今日情势虽险虽难,但怎么也险难不过长坂坡。周善如果知道这个道理,也就不会强行开船了。
  赵云在岸边抢过一艘渔船,唤人急划追逐。周善吩咐放箭,赵云舞起枪花,哪里能伤他分毫。堪堪赶上,赵云跳上船头,大喝一声,神威凛凛,吴兵尽皆惊倒退后。
  赵云赶入仓中,见孙夫人抱着阿斗在怀中,正待说话,孙夫人喝到:“赵云何故无理?!”
  孙夫人是个颇有豪气的女子,她自知今日做了错事,但在下属面前如何肯承认,只有强硬到底,故而先发制人。
  赵云本是个服从性最强的人,在面对上司上级的时候,最是服帖。但今天赵云却形同两人,大声说:“主母为什么不报知军师,就擅自离开?”
  孙夫人素来知道赵云个性,以为用权威完全可以压住她,根本没想到他竟然顶嘴,怒道:“我母亲病危,我怎么来得及告知军师?”
  赵云说:“主母探母,乃人之常情,但为什么带上小主人同去?”
  孙夫人说:“阿斗就是我儿子,留在荆州无人看护啊?”孙夫人这话有点强词夺理,阿斗已经七岁,足可自理。况且当年刘备到江东成亲,小住半年,阿斗也自有人照看。
  赵云的语气开始不中听起来:“主母,您这句话就错了。主公这辈子就这么点骨肉。小将当年在长坂坡百万军中救出,今天你偷偷抱走,是什么道理?”
  孙夫人气急,使出女人常用的撒泼手段,怒道:“你不过是刘备帐下一个武夫,有什么资格来管我的家事?”

  孙夫人这招是充分运用自身地位上的威势来强行压制对方的猛招。一般来说,下属听了,没有敢继续顶抗的。但孙夫人忘了刘备曾经说过的一句名言。
  赵云是记得的。刘备的话是这样说的:“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时,尚有更换,使手足若废,安能再续乎?”
  关键时刻,赵云想起了这句话,平添了许多勇气。你再厉害,再霸道,在刘备眼中,也只不过是件衣服罢了。
  赵云继续顽抗,坚定地说:“夫人要去,我管不了。但您必须留下下主人。”
  孙夫人简直不敢相信,平素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赵子龙竟然如此难缠,气急败坏之下,使出了最后的杀手锏:“你半路擅自闯进船中,是不是想要造反啊?”
  这等于直接宣判了赵云的死罪!但赵云竟然说:“我即便万死,也不能放任小主人去!”
  孙夫人喝令侍婢上前揪拿赵云。孙夫人的侍婢可不是柔弱女子,都是练过武的。但练过武也对付了赵云,赵云轻轻就将侍婢推倒,一把从孙夫人怀中抢过阿斗!
  但此时船顺水流,飞速疾行,赵云孤身一人,已无退路。正在孤掌难鸣之际,张飞已经驾船赶来,跳上船只,一剑就砍杀了周善。

  孙夫人大惊,道:“三叔,为何如此无礼?”孙夫人虽然喜好舞枪弄棒,但毕竟是未经战阵,一见杀人,顿时慌了手脚,欲待投江自尽。
  张飞赵云也不敢再逼,只好放了孙夫人自回东吴;张赵二人,带了阿斗,回转荆州。孙夫人自回东吴后,得知母亲安好,就此长留母亲身边,与刘备诀别,终身再未回荆州。这个女人一生的幸福就这样被兄长的政治诉求所葬送。
  孙夫人确是赵云的主母,拥有地位上的权威,而赵云也是个极具服从性的人。那为什么这次权威失灵了呢?
  一般来说,权威有两种,一种是本体权威。一种是伴生权威。 无论哪种权威,都只有在合法的前提下才真正有效。而伴生权威只有在不影响主体权威的利益时才是合法有效的。孙夫人的权威来自于刘备,但她私自带走阿斗的行为完全背离了刘备的根本利益。当赵云很清醒地看到这一点后,无论孙夫人怎样威逼恐吓,都不能发挥权威的威力了。
  诸葛亮闻报后,惊出了一身冷汗,连称幸运。如果阿斗被东吴劫持,那么他就真的百死莫赎了。
  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是最安全的,最重视的地方往往是最薄弱的。刘备集团上下,没有一个人不重视荆州,但实际上荆州的防守却存在着巨大的漏洞。以一个小小的周善,竟然可以来去如风。这一次幸亏赵云警惕性高,才没有闯下大祸。但诸葛亮在惊出一身冷汗之后,却没有任何改进措施,甚至于在将荆州全盘交托给关羽镇守的时候,也没有提醒这一点。后来,吕蒙故伎重施,令会水者扮作商人,白衣渡江,轻松袭取了荆州。

  荆州之失,从这一天就开始了……
  ××××××××××××××××××××××××××
  心理学家感悟:在服从权威之前,请先检验一下权威的合法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