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关羽(一个跨时空心理学家对关羽的贴身观察记录)》
第49节

作者: 陈禹安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9-05-17 22:03:13

  心理关羽50
  诸葛亮的这番举动,没有人能看懂。除了他自己!
  关羽魏延两个红面孔,面面相觑,呆立无语。这哥俩,一个以为献城有功,一个以为引荐有功,本以为必受重赏,没想到孔明却要将魏延推出斩首。
  这个时候,刘备站出来说话了。很多人以为刘备软弱,其实他只是假装软弱。在关键时刻,他是毫不迟疑且十分强硬的。此时,也只有刘备可以阻止诸葛亮。虽然刘备对诸葛亮信任有加,也已经将印信全盘交付,但这份家业始终是刘备的。

  刘备急忙说:“军师,魏延献城有功,你为什么要杀他呢?”
  诸葛亮一本正经地说:“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所以我要杀他。”
  刘备心想:“这是什么狗屁理由!如果都像你这样,诛降杀顺,树立了坏榜样,那谁还愿意投靠我啊?再说了,前几天张飞夺取武陵郡一战中,武陵郡从事巩志也是杀了自己的旧主金旋开城献地,也没见你说过什么不忠不义的话嘛。后来我任命巩志代金旋为武陵太守,你也没什么意见。怎么今天到魏延这就变样了?”
  刘备正想以此说事,孔明已经觉察到自己的理由立不住脚了,立即抢过话头说:“我看此人脑后生有反骨,久后必反,所以今天先把他杀了,以绝后患。”
  孔明真是慌不择言!世界上任何奖励惩罚,都是针对已经发生的行为及其造成的后果而言的,从来没有人针对尚未发生的事情进行奖惩的。这样的说辞显然更站不住脚。
  诸葛亮这番话一说,魏延今天肯定是杀不掉了。刘备毕竟不是袁绍,他也是个英明之主,对形势的判断把握非常准确,他这个时候表现出了他的英雄气质,坚决不同意诸葛亮的理由,坚持不让杀魏延。诸葛亮也由此明白,只要刘备在,老大始终是他,而不会是自己。上次有充足的理由不能杀关羽,这次没有充足的理由不能杀魏延。说明刘备始终是把杀人权掌控在自己手里。
  尽管魏延可以保住丧命,心理学家还是对诸葛亮的这番话提出了最强烈的抗议。因为诸葛亮为了维护自己颜面而随口抛出的“反骨论”,是一种通过非常直接、强烈、负面的心理暗示表达的“自我实现语言”。
  “自我实现预言”是罗伯特·莫顿提出的。他认为“起初,自我实现预言是指对情况的错误定义引发了一种新的行为,这种新行为使得最初的错误概念变为了真实的。”简言之,自我实现预言是错误的概念,但它们是那种最终被证明是正确的错误概念。

  以诸葛亮目前在刘备阵容中的威信,绝大多数人对他是深信不疑的。他此前借东风时,在七星台上,身穿道袍,手舞长剑的一番表演,已经几乎将自己神化了。所以,他这番话一说,绝大多数人就此对魏延留下了深刻的“脑有反骨,久后必反”的第一印象(首因效应)。从此,在今后的交往中,在不知不觉中就会把这种印象投射到魏延身上。
  心理学家知道,这种投射的作用是非常强大的,他想起了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他处处注意邻居之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觉得他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他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言谈话语,更像是偷斧子的。后来,丢斧子的这个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了。他找到斧子以后,又碰到了邻居家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就觉得他那走路的样子不像是偷斧子的;看他的脸色、表情,也不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不像是偷斧子的了。

  而对魏延来说,这种暗示也直接作用于他的心灵。此后的每一次午夜梦回,魏延都会忍不住摸摸自己脑后,看是否真有反骨,自己是不是要造反了。数十年累积下来,这种暗示就会逐渐成为他内心的一个坚定信念。
  心理学家又想起一个故事:
  有一个死刑犯,当他被绑起来,蒙上眼睛后,有人在他旁边对他说,你要接受的刑罚是缺血死亡,然后用叶子在他的手腕上轻轻划了一下,当然,这不可能造成任何伤口。这个犯人的手腕旁边,放着一个容器,水滴答滴答地往容器里滴进去。不久后,这个犯人果然死掉了,解剖他的尸体,果然就是缺血而死,但事实上他并没有出过一滴血。原因就是他在别人的心理暗示下,以为自己的动脉已被割开,那水滴声就是自己血滴下的声音,在这样的自我暗示下,他竟然真的死了,并且表现出缺血的症状。

  诸葛亮死后,魏延确实反了,但这并不是魏延的错,这笔帐始终要记在诸葛亮头上。
  心理学家不由想起了歌德的名言:“按照人们应该成为的样子去对待他们,并且你要帮助他们变成他们能够成为的样子。”就魏延而言,诸葛亮成功地做到了。
  刘备不准杀魏延,诸葛亮只有在交待了一番场面话让自己不至于内心太过失调后,放了魏延。魏延关羽心中不平,齐齐退下。诸葛亮不能对刘备有意见,但这种微妙的不满可以转移给关羽,特别是魏延。这也预示,只要孔明掌权,魏延就不会有太好过的日子了。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魏延呢?是不是有滥用职权,滥施淫威之嫌呢?
  很多人以为,诸葛亮因为魏延和关羽在容貌、性格上有诸多相似之处,这才把对关羽的不满迁怒于魏延。这个结论有一定的道理,但前提却不是因为这两个人的相似。
  其实,诸葛亮并不是真的想杀魏延。我们只要看看他给魏延的那番“不忠不义”的评语就可以体会到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了。
  诸葛亮始终想收服关羽,但关羽始终不肯就范。诸葛亮激关羽取长沙,本是做好了看他笑话的准备的,他急着催刘备前去支援,就是想让关羽当众难堪。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关羽的运气实在是好,攻城虽然不克,却有魏延主动杀主献城,白捡了一件大功劳。
  诸葛亮要想贬低关羽的功劳,就只能从魏延下手。只有将魏延的行为评判为“不忠不义”之举,那么建立在“不忠不义”基础上的关羽的这一场胜利也就不那么光彩。而且,关羽向来是自诩“忠义”的,用“不忠不义”则最能打击他的气焰。
  但诸葛亮这样做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关羽和魏延退下后,对诸葛亮的不满溢于胸膛。这并不是诸葛亮愿意看见的局面。尽管他精通天文地理,但在对人的心理把握上,还做不到十全十美。

  多次挫折让诸葛亮认识到,对关羽这样心高气傲的人,一味激将,并没有多大效用,反倒起了反作用。孔明默默地在心里决定,今后要有所改进。但关羽对诸葛亮一直以来对自己的打压已经成见颇深,很难改观了。
  这真是一件遗憾的事情。两个人都对刘备忠心耿耿,都想紧密团结在刘备周围,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功绩,但却因为两个各自的性格冲突和相互间的关系处置不当而形成了一个死结。这对他们本人,对刘备,对整个刘备集团都是一个巨大的伤害。
  刘备攻取这四郡后,荆襄九郡大半已经入手,自此钱粮广盛,兵强马壮。刘备和诸葛亮自驻荆州。忽一日,有人来报,镇守襄阳的公子刘琦病亡。
  刘备问:“谁可以去守襄阳?”诸葛亮说:“非云长不可。”
  诸葛亮这一次没有再用一向偏爱的激将法,即刻派关羽去襄阳镇守。
  刘备想起了此前和鲁肃之间的约定,不由担心地问:“今日刘琦已死,东吴必来讨还荆州,该如何应答呢?”
  三国中,刘琦之死其实是一个谜。一个正当盛年、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即便是沉迷于酒色,也不该这么快就病死。而且,就算是刘琦真的是因为沉迷于酒色而死,那么他好端端地为什么要沉迷于酒色呢?因为没有更多的证据,我们只能存疑于此,不再妄测。也许,当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而言,已经没有资源价值的时候,他在这个世界上是否存在已经不再重要了。

  荆州,刘备当然是不想还的,但他又担心与自己一贯营建的名声相悖。但诸葛亮却没有他的这种历史形成的心理负担。诸葛亮有个习惯,借东西从来是不还的,无论是前面的草船借箭、借东风,还是这次的借荆州。
  诸葛亮说:“主公放心,如果东吴有人来,我自有话对答。”
  过不数日,东吴鲁肃果然前来。
  鲁肃是个老实人,根本不懂说服谈判之道,单刀直入对刘备说:“上次皇叔曾经说过,公子刘琦若在,荆州暂时居住。现今公子已经去世,请问何时交割啊?”
  刘备讷讷无言,诸葛亮抢过话头,一番长篇大论,滚滚而出,从刘备的出身、刘备和刘表的关系到自己赤壁借东风之功,雄辩而霸道地证明了刘备占据荆州的合法性。
  鲁肃是东吴口才较差的人,而诸葛亮此前舌战群儒,以一人之力,击败了东吴所有最顶尖的能言善辩之士。鲁肃怎么可能在口头上取胜呢?

  但鲁肃背后有周瑜的军令催逼,如果不能取回荆州,也很难交差。鲁肃此刻就像所有不懂谈判技巧的人一样,只能苦苦哀求了。当你采用哀求的办法索要本该属于你的东西的时候,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鲁肃说:“我若讨不还荆州,回去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刘备本就受“标签约束”,诸葛亮也是内心有虚,毕竟赤壁这一场胜利,正面战场全部是东吴之力,如果强行驳了鲁肃,于形象确实不佳。而且,此刻刘备刚刚立足,也不是和东吴开战的好时机。所以,诸葛亮再施缓兵之计。
  双方约定,等刘备攻取了西川,有了安身之地,再将荆州归还。吃一堑,长一智。鲁肃老实却并不笨,而且非常善于学习。在和周瑜诸葛亮等杰出之士的交往中,他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也是他日后能够接替周瑜担任东吴都督之职的原因。
  鲁肃提出,口说无凭,立据为证。双方当即签署好文书,各自画押。
  鲁肃料定有文书在手,不容刘备抵赖,喜滋滋回去报信,却根本没想到,书面文字的约束力量虽然强大,但如果缺少某个要素的话,这份文书根本就是废纸一张!
  ××××××××××××××××××××××××××
  心理学家感悟:很多人之所以变成了你面前的这个样子,是因为你想让他们成为这个样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