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关羽(一个跨时空心理学家对关羽的贴身观察记录)》
第25节

作者: 陈禹安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是两种比较直接的介绍方式。但关羽都没有采用,而是采用了一种间接的自我介绍方式。
  关羽只说自己是刘备的兄弟,甚至连自己的名字也用了一个“某”字替代。关羽是把刘备作为介绍自己身份的一个中介者。
  这种方式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比如说李小龙的师父叶问。叶问是谁,此前几乎无人知晓。但李小龙却大名鼎鼎。通过李小龙这个中介者,人们很容易就能识别叶问。否则,即使解释半天,可能也无法解释清楚。
  一般而言,如果采用这种方式来介绍自己,必然是作为中介者的这个人的身份、地位、知名度、影响力远远胜过自己。而在某种程度上,自己和这个中介者相比,处于从属、附庸的地位。
  但是,任何一个稍具自尊心的人往往不会采用这种方式来介绍自己,甚至当别人用这种方式来介绍自己的时候会恼怒不已。因为每个人都愿意成为别人身份的中介者,而不是相反。
  关羽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有着非常强的自我认知度。按照常规推断,他肯定不会采用这样的间接介绍方式。因此,他的举动是颇为反常的。

  那么,他为什么会这样做呢?凡是反常的举动,背后一定隐藏着微妙的原因。
  我们知道,尽管关羽已经采用了种种办法来减缓自己内心的认知不协调,但关羽在曹营中的这一段挥之不去的经历始终是一个污点,始终给关羽造成困扰。当关羽奉送二嫂归刘的时候,随着兄弟相见之日的日渐迫近,关羽内心的态度必须做出加倍努力的改变。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关羽才会在一个素不相识的老者面前,以牺牲自尊心为代价,将自己的身份描述成为刘备的一个小兄弟,借此来突出、强化自己和刘备之间的关系。
  不过,关羽的苦心并未得到老者的响应。老者的第一反应就是:“哦,是不是那个斩颜良、文丑的关公啊?”
  心理学家不由微微一笑。

  人们倾向于以他人最独特的特质和行为来描述对方。
  洛丽•纳尔逊和戴尔•米勒在1995年的时候做过一个实验。实验的结果表明,如果某人既是跳伞运动员,又是网球运动员,那么在向人们介绍这个人的时候,人们会想起来这是一名跳伞运动员。当要求人们为这个人挑选一本礼品书的时候,人们会挑选跳伞书籍而不是网球书籍。一位既养宠物蛇又养宠物狗的人,在人们的印象中更像是养蛇而不是养狗的人。

  显然,跳伞和蛇比网球和狗更具独特性。
  对于关羽来说,他目前最为独特的行为就是斩颜良文丑。所以,不管他怎么介绍自己,别人总是用最能将他和其他人区隔开来的独特行为来识别他。
  关羽答道:“正是。”
  名人的光临总是会让蓬荜生辉的。老者大喜,立即邀请关羽进庄。
  关羽说:“车上还有两位夫人。”老者请出妻女,请甘糜二夫人下车,在草堂上落座。关羽双手叉腰,恭恭敬敬站在二位夫人的侧边。

  二位夫人略有些惊奇,老者略有些惊奇,邀请关羽也落座。关羽却说:“尊嫂在上,安敢就座。”
  老者说:“您和刘备不过是异姓兄弟,为什么对待嫂嫂这么恭敬呢?”
  关羽说:“我和刘备张飞结为兄弟,誓同生死。二嫂想从于兵甲之中,始终不敢失礼啊!”
  老者深为叹服,说:“关将军真乃天下之义士也。”
  关羽对两位嫂子向来是尊敬有加的,但以这一次为最。这也有一些反常,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还记得我们前面在介绍“唤起”的时候提到过的一个概念吗?这就是对他人在场时的评价顾忌。
  关羽急切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外界、他人对他做出仍然忠于刘备、与刘备誓同生死的这种评价。他对这种评价非常在乎,所以评价顾忌对他起的作用也最大。这也是关羽调节内心认知失调的最迫切的现实需要。
  老者非常沉得住气,一直到设宴款待关羽等人时才介绍自己是汉桓帝时的议郎胡华,目前致仕归乡。
  闲谈中,胡华说起自己的儿子胡班现在荥阳太守王植手下当从事,关羽此行必定要从那儿经过。关羽将自己辞别曹操投奔刘备的种种情事,一一说与胡华。胡华听了,唏嘘不已。胡华遂写了一封书信,交由关羽带给儿子胡班,让儿子在关羽路过时多行方便。
  关羽收好后,却不甚放在心上。殊不知,若没有这一封信,自己这一行二十多人的性命就危在旦夕了。
  是夜,二位夫人在正房里歇息。关羽坐在房外,秉烛翻看《春秋》,一夜未眠。托胡华的福,甘糜两位夫人得到了这一辈子关羽最为恭敬的礼遇。

  回头再说曹操带领众人,从灞陵桥返回。众人议论纷纷,愤恨交迸。但曹操却一直捻须微笑,不发一语。
  曹操对自己的举措安排非常满意。
  等关羽回到刘备身边,必然有意无意间会将曹刘做一个对比。曹操已经在极短的时间内穷尽了所有的激励方法,刘备最多也只能依样画葫芦,而不可能有创新之举了。而激励是最需要新意的。一旦落入俗套,就不可能起到激励作用。这样,关羽就有可能陷入激励倦怠,从而不能发挥最大的资源效用。而更重要的是,关羽虽走,但曹操对关羽的超级礼遇,也已经把骄傲的种子深深埋进来关羽的心中。关羽本来就是个高自尊的人,一旦骄傲的种子破土而出,势必茁壮繁盛,不可收拾。而最后的结果则是骄者必败!

  曹操也已经明白了,太容易得到的东西是不会得到珍惜的。既然如此,我虽然放你上路,但必须让你的旅程充满艰辛险阻,甚至不得不停滞不前,进退两难。
  要实现这一点,非常地容易。前行路上有五座关卡,你单人独骑,带着两位嫂子,没有我的通行文书,你哪里走得过去呢?只要守将紧闭关门,对你置之不理,你就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即使你想绕道而行,山道崎岖,车仗难行,也是不可能的。只有当你吃尽苦头后,我才会派人给你送去通关文书,只有这样,我的恩惠才会显得分外珍贵,你才会分外珍惜,从而才会牢记不忘,才会给我丰厚的回报。

  不表曹操暗自得意,静待关羽难堪。却说关羽在胡华庄上吃过早饭,请二嫂上车,辞别胡华,提刀上马,直奔东岭关而去。
  一段最困难的旅程即将拉开帷幕,谁也不知道等待关羽的将会是什么样的命运?
  ×××××××××××××××××××××××××××××
  心理学家感悟:在不同的身份表达方式中游刃有余是一项必备的生存技能。
  心理关羽27
  关羽一行迤逦而行,直奔东岭关而来。

  东岭关是一个小关卡,守关之将叫做孔秀,手下只有五百军兵把守关隘。关羽催动车仗上岭。军士报知孔秀。
  孔秀一听,立即提剑出关,看见关羽,立即喝令关羽下马听话。
  很多人以为孔秀这是在没事找抽!孔秀的顶头上司曹操以丞相之尊,都一直对关羽奉若上宾,客客气气,礼送出境。一个小小的无名小卒孔秀竟然敢喝斥生性傲慢、威名赫赫的关羽,你说不是找抽是什么?
  但是,很多人更没有想到的是,关羽竟然乖乖下马,向孔秀施礼。
  这恐怕是关羽一辈子中唯一的一次低声下气。一个自尊心超级强悍的人为什么也会低头服软呢?

  事实上,关羽还沉浸在曹操亲来送行的美好感觉之中,根本没有想到接下来会横生枝节。他在曹营呆了挺长的一段时间,虽然此刻已经别曹远走,但潜意识中认为自己还是身处曹营,也没有把孔秀视为敌对一方,从而也根本没有处于战斗状态。
  在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的前提下,孔秀出人意料的强横态度竟然让关羽猝不及防。关羽一直被曹操捧得很高,已经有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没有受到如此“礼遇”了。孔秀在两人初次见面的第一瞬间就占据了优势地位。这是两个人的一场心理交锋,关羽落了下风,所以处处被动。
  那么,孔秀又是什么心态呢?
  曹营中上下人等,对关羽最常见的一种心态就是妒嫉。但由于曹操对关羽十分恩宠,众人大多是敢怒不敢言。而孔秀镇守东岭关,官职虽小,但却是独霸一方。在他的地盘上,他自我感觉有着无上的权威(这样的人在现实中是屡见不鲜的)。只要大名鼎鼎的关云长进了他的地盘,不管怎样,他也要抖抖威风,以发泄或部分发泄自己的妒忌。但毕竟他此刻还不知道关羽所为何来,还不太敢造次。

  孔秀一看关羽服软,口气略缓,问道:“关将军,你要到哪里去?”
  关羽回答说:“我已经辞别了曹丞相,现在去河北寻找兄长刘玄德。”
  关三条在曹营中的知名度非常之高。孔秀一听,顿然警觉起来,连忙追问道:“河北袁绍,正是曹丞相的死对头,将军此去,必然带有曹丞相的公文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