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老人26年吐血亲历——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中国核基地生活!》
第27节

作者: 美丽的黄岛我的家
收藏本书TXT下载
  当时,由于政治的原因,知识分子在全国都处于挨整的困难境地,被称为“臭老九”,列入阶级敌人的第九位——前面几位是“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右(派)、叛徒、特务,走资派。
  “工宣队”全称是“九院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名曰宣传队,实际上就是“太上皇”,赵主任有什么决定(科研生产任务除外),发布之前,必须征求“工宣队”的意见。
  “技术讲座?什么意思?怎么不搞一个学习应用毛泽东思想的讲座?这不是和对刘少奇的大批判唱对台戏吗?”
  “那,那就别搞了。”赵主任一听,赶紧表态。
  周组长却不接受。他和徐商量了一番,决定按时开课,根据需要,先办高级班,徐讲《量子化学》,周讲《高分子理论》,为了保证效果,两人决定先试讲一番,徐的试讲被我撞上了。
  不久,在室大门口的布告栏上贴了个“技术讲座”的布告,下面的落款赫然写着周和徐的名字。就是说,这是个人行为。布告说明自愿参加。
  这一下引起了“工宣队”队长的愤怒,但“技术讲座”又不是反动宣传,似乎也不好拦阻。当然,办法还是有的,可以“釜底抽薪”嘛。

  第二天.工宣队又贴了张布告,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召开批判刘少奇的大会。这是 “大事”,如果谁敢不去,那可就是政治问题了。
  周、徐看了,很生气,但又无可奈何。

日期:2009-11-13 06:43:56

  四十三宿舍讲座
  “技术讲座”虽然遭到了封杀,但是我们追求知识的欲望没有熄灭。
  徐、他的挚友张,还有我,同住在总厂119号楼的32号房间,决定把“讲座”移到自己的房间来。
  徐还是那样热心,他自己动手,制作了一块小黑板,挂在门后,又开始过他的教师瘾了。我们三人既是老师,又是学生,轮流坐庄,当然,徐是我们这个“讲座”的“领袖人物”,一切计划、安排都由他进行,由他主持。
  “讲座”每周一次,安排在星期天上午8点到10点。这个时间“工宣队”显然是无法干预了。

  据说,爱因斯坦在学生时代,曾经和几个朋友搞过一个科学讨论会,名叫“奥林比亚科学院”,也是大家轮流讲课,谈自己学习和研究心得,然后大家畅所欲言,进行辩论,从而理清思路,提高自己的水平。
  “我们这个讲座就叫草原科学院,如何?”徐提议说。
  “不妥。让人听起来,就是研究牧草和牛羊的。”
  “我看,我们只有三个人,就叫三家村研究院吧!”我说。
  张听了脸色突变:“魏,可不敢乱说啊!”

  我突然醒悟。当时,正在批判北京市委副书记邓拓、北京市副市长、历史学家吴晗和理论家廖沫沙的《燕山夜话》,他们三人就被称为三家村。
  这是仅有的一次为“讲座”命名,后来再也没有提了。
  邹组长听说我们搞了个讲座,有一天送来了三本书,说你们要提高水平,先把这三本书学好吧。
  九院有三位老科学家,写了三本书,就是所谓三老三本书:王淦昌的《爆震理论》、郭永怀的《激波理论》以及彭桓武的《中子理论》。我们三个,除了我之外,都是学化学的,这三本书学起来,真有些难度,不过,我们还是坚持“啃”下去,有时候弄懂了一个问题,也很兴奋,徐往往要拿出瓶茅台酒来,每人一杯,庆贺一番。

日期:2009-11-13 06:45:08

  当然,学得累了,也得适当换个话题,轻松一下神经。有一天,我的校友李献文来了,听说他是实验部的,要他讲点实验部的新闻。
  “我给你们讲讲我们主任的恋爱史,如何?”
  “陈主任的恋爱史?好啊!可别瞎编。”我说。
  实验部的主任叫陈能宽,他还是九院221分院的副院长,他也常来二分厂指导工作,我们都见过的。
  “我这也是听别人说的,真实性有待考证,”献文说:“据说,陈主任当年是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的学生,学的是矿冶工程,抗日战争期间,学校迁到了四川璧山县。当时陈主任也是个书呆子,整天就知道看书,很少对外交往,找对象也有难度。”
  “再难,恐怕比我的难度要小吧!”徐的对象一直没有解决,说起这个话题总是耿耿于怀。
  “你别着急,找对象这件事,有时候,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们陈主任,就是一例。”献文说。
  “怎么讲?”徐问。
  “有一天,陈主任,当然,那时候还不是主任,陈能宽,和他的同学裴明龙在操场上聊天,正聊得起劲,突然,从一条校园甬道上走来了一位漂亮端庄的姑娘,大大的眼睛,红润的面庞,苗条的身材,简直就是天仙下凡啊。

  “我见过他的夫人,不像你说得那么玄乎。”张说。
  “你看的是现在,那时候,正是妙龄少女,那个美啊,让陈能宽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世界上竟然有这么美的姑娘。”
  “那赶快去追吧。人家能理他吗?一个穷学生。”
  “真是邪门了,那姑娘看到陈能宽,竟然笑嘻嘻的,朝着他就走过来了。”
  “我不信,哪有这种事?我怎么就碰不上?”徐又感慨起来。
  “你知道为什么她主动走过来吗,原来,她是裴明龙的小妹妹。”
  “嗨,你怎么不早说?”徐说:“后来呢?”
  “后来,他们三个就一起聊起天来,再后来,裴明龙走了,陈能宽就和他妹妹继续聊,再后来,两人就相恋了,再后来,就结婚了,再后来,生了几个孩子——”


日期:2009-11-13 06:46:24

  “别说了,再后来的事,我们都知道,他们到美国留学了。”张打断了献文的话。
  “不错。有人说,一见钟情的爱情不可靠,其实不然。陈主任和他夫人就是一见钟情,可这么多年了,感情一直很好。”
  “何以见得?”
  “陈主任离开北京的时候,夫人知他远去千里之外,高原草原,戈壁荒漠,两人不能相互照顾,相濡以沫,很有些恋恋不舍,问他何日是归期?他提起笔来,写下了一首诗,与夫人共勉:
  君问归期应有期,自古骏马亦停蹄,待到天高云淡日,丹心相见比高低。

  徐听了,对我和张说:
  “别说,陈主任是科学家,这诗写得也还不错呢!我真羡慕你们陈主任。”徐转向我们说:“张、魏,你们两个,如果也有个漂亮的妹妹,该有多好啊,你们给我牵牵线,我也不用到现在打光棍了。我要是给夫人写首诗,也不见得比陈主任差。可是,你们呢,魏只有兄弟,张呢,三世单传。”
  张说:一个人一个命。
  献文说:是啊,陈主任就是命好。听说他还有个外号叫“两多”,我看叫三多更合适。
  我说:哪三多?
  献文说:第一学问多,他的知识渊博,可谓无所不通;第二钱多,他的工资很高,据说在美国工作多年,也攒了不少钱;第三,好运气多——

  “别说了,”徐愤愤不平:“我呢,刚好相反,三少,一是学问少,二是钱少,三是好运气少,特别是没有女人缘。算了,换个话题吧,再说下去,我该气得跳楼了。”

日期:2009-11-13 18:12:45

  四十四一道划痕
  陈能宽在九院是一个重要的科学家,我听过他的学术报告,也和他一起参加过技术会议,但遗憾的是,没有和他直接谈过话。
  九院的创建地点是在北京的花园路,实验场地——17号工地则在北京远郊,长城脚下。严格说,那里不属于北京,属于河北省的地盘了。
  小李岗长和他比较熟悉,在17号工地,他们一起打过“炮”(九院人的习惯说法,每做一次炸药爆轰试验,就叫“打一炮”)。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