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回归》
第18节

作者: 雲途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7-01 09:50:00
  **格物**
  我们来看一下格物。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格物。格物由两个字组成,格和物。我们先看看什么是物,物就是天地万物,就是我们的研究对象,其实就是太极。那格呢?格就是格子,就是框架。所以格物就是把研究对象放到框架里。哪个框架?两个。河图和洛书。而河图和洛书的基本框架是九宫格,所以格物的“格”指的就是九宫格。因此格物的意思其实很直白,就是把研究对象放到九宫格里。

  那问题又来了,怎么放?
  其实格物这件事我们在先天八卦一节,已经做过一次了。那时我们的研究对象是家庭。家庭格物的结果是下面这样。
  现在我们来把范围缩小一下,把我们的身体来做为研究对象来格物,看看结果如何。为何选身体作为研究对象,有两点原因:
  一、离我们最近,最容易验证和研究。
  二、构成精妙,运行完美。
  我们现在来看一下我们身体的构成。我们的身体主要有十二条经脉,他们是肝经、胆经、心经、小肠经、脾经、胃经、肺经、大肠经、肾经、膀胱经、心包经和三焦经。首先是分出阴阳来,脏为阴,腑为阳。
  阳经:胆经、小肠经、胃经、大肠经、膀胱经、三焦经。

  阴经:肝经、心经、脾经、肺经、肾经、心包经。
  继续分出五行来。
  阳经:木——胆经、火——小肠经、土——胃经、金——大肠经、水——膀胱经和三焦经。
  阴经:木——肝经、火——心经、土——脾经、金——肺经、水——肾经和心包经。
  有了阴阳五行,就可以配天干了。
  阳经:甲木——胆经、丙火——小肠经、戊土——胃经、庚金——大肠经、壬水——膀胱经和三焦经。
  阴经:乙木——肝经、丁火——心经、己土——脾经、辛金——肺经、癸水——肾经和心包经。
  有了天干就可以纳卦了。

  阳经:乾——甲木——胆经、艮——丙火——小肠经、坎——戊土——胃经、震——庚金——大肠经、乾——壬水——膀胱经和三焦经。
  阴经:坤——乙木——肝经、兑——丁火——心经、离——己土——脾经、巽——辛金——肺经、坤——癸水——肾经和心包经。
  有了卦就可以放到九宫格上了。
  到这里对我们身体的格物就完成了,格物致知,格完物,我们应该知道什么呢?下一节我们将继续分析。
  日期:2013-07-03 14:38:00
  **致知**
  我们对身体的格物已经完成,我们得到了下面这张图示。
  我们现在就来看一下我们从这张图能知道些什么。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先来看一下一天的构成。一天有十二个时辰,目前通行的是二十四小时制的记日方式,那么两个小时是一个时辰。

  子时:二十三点至一点,丑时:一点至三点。
  寅时:三点至五点,卯时:五点至七点。
  辰时:七点至九点,巳时:九点至十一点。
  午时:十一点至十三点,未时:十三点至十五点。
  申时:十五点至十七点,酉时:十七点至十九点。

  戌时:十九点至二十一点,亥时:二十一点至二十三点。
  我们接下来看一下十二经脉的循行顺序。
  子时:胆经,丑时:肝经,寅时:肺经,卯时:大肠经,辰时:胃经,巳时:脾经,午时:心经,未时:小肠经,申时:膀胱经,酉时:肾经,戌时:心包经,亥时:三焦经。
  总结一下,如下图所示:
  我们把经脉所纳卦象标出来。
  仔细看看,这是什么?对啦,这就是先天八卦图。
  从寅开始,寅卯是雷风相薄,辰巳是水火不相射,午未是山泽通气,申酉、戌亥、子丑是连着三次天地定位。类比于家庭,先出生的是长男震和长女巽,然后是中男坎和中女离,最后是少男艮和少女兑。长男长女先长大成人,组成家庭,然后是中男中女,最后是少男少女,一个循环周期结束,下一个循环马上开始。
  风雷、水火、山泽、天地,阴阳相配,所以各可以看作是一个太极,太极与太极之间的衔接是同性相连,比如丑位坤之后是寅位巽,坤、巽同为阴卦,卯位震之后是巳位坎,震、坎同为阳卦。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规律,也就是说太极内部是以“和”来维系的,而太极之间是以“同”来联系的。
  我们来看一个故事,《吕氏春秋》中记载了一个孔子马逸的故事,原文如下:
  孔子行道而息,马逸,食人之稼。野人取其马。子贡请往说之,毕辞,野人不听。 有鄙人始事孔子者,曰:“请往说之。”因谓野人曰:“子不耕于东海,吾不耕于西海也。吾马何得不食子之禾?”其野人大说相谓曰:“说亦皆如此其辩也!独如向之人?”解马而与之。
  野人就是乡野之人、种田人。一次孔子行道途中,一匹马跑了,因啃食庄稼被种田人扣了下来。子贡主动去游说,废了不少口舌,也没把马要回来。有一个不久前才追随孔子的人说:“我去试试”。他对种田人说:“你不耕于东海,我不耕于西海,我的马怎么能不吃你的庄稼呢?”种田人听了非常高兴说:“说话就要这样直截了当,刚才那个人真不会说话。”然后把马还给了他。

  在这个故事中,因为马的归属问题,种田人和孔子一方分成了两个太极,子贡说了什么,文中没有交待,但可以肯定不是像 “鄙人”那样说的。 我们看看那个“鄙人”说了什么。他说:“我们耕种劳作在同一个地方,我的马难免会吃你的庄稼。”注意到关键了吗?是的,求同,找共同点。这就是我们在处理太极之间关系的时候应该遵循的规律。
  我们还需要特别关注一个位置,这个位置就是辰巳位,此位置上是坎和离,水火不相射,如何解决这对矛盾呢?辰巳纳卦为巽,巽为木,水生木,木生火,木是水火间的媒介,这样就解决了水火不相射的问题。所以任何矛盾都是可以化解的,而化解的根本是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地建立适当的沟通桥梁。
  这就是我们身体的运行规律,但这不只是我们身体的运行规律,一切天地万物的运行都遵守这个基本规律。致知就是不断去研究和验证这个规律,而致知的根本是正确的格物。那么怎么才能正确的格物呢?下一节将继续我们的分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