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回归》
第17节

作者: 雲途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6-28 09:37:00
  **天干纳卦**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讨论完八卦、五行的生长、成熟以及体用。八卦是表象,五行是本质,那么现在我们必须面对一个问题——表象与本质是什么关系。我们现在就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河图是体,洛书是用,既然要分析表象与本质的关系,那么一定是体对体用对用。八卦之体是先天八卦,五行之体是河图天干。我们先把这两张图摆出来。
  我们首先看一下天干纳卦所需要遵循的规则,其实规则很简单,因为是体的对应,所以阳纳阳,阴纳阴,并且阴阳相对。

  先天卦数: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天干序数:甲一、乙二、丙三、丁四、戊五、己六、庚七、辛八、壬九、癸十。
  甲、乙,乾是卦之首,是一,甲是天干之首,是一,所以甲纳卦为乾,也就是说甲和乾相对应。乙在河图中的位置,在甲的对面,与甲上下相对,并且乙与甲同为木,一阴一阳,甲纳乾,那么乙就纳坤,因为乾与坤相对,也就是先天八卦图中的天地定位。
  丙、丁,乾之后是兑,兑是阴卦,纳阴干,所以丁纳兑,丁与丙同为火,一阴一阳,丁纳兑,那么丙纳艮,也就是先天八卦图中的山泽通气。
  戊、己,兑之后是离,离是阴卦,纳阴干,所以己纳离,己与戊同为土,一阴一阳,己纳离,那么戊纳坎,也就是先天八卦图中的水火不相射。
  庚、辛,离之后是震,震是阳卦,纳阳干,所以庚纳震,庚与辛同为金,一阳一阴,庚纳震,那么辛纳巽,也就是先天八卦图中的雷风相薄。
  壬、癸,八卦已尽,至此回到乾,所以壬纳卦为乾,癸纳卦为坤。
  在上一节中,亥的藏干人元中戊被省略的原因是戊纳卦为坎,而坎为水。戊是阳土,主运化,有坎象,所以在亥的藏干中不考虑。

  总结一下。
  甲壬纳乾,乙癸纳坤,丙纳艮,丁纳兑,戊纳坎,己纳离,庚纳震,辛纳巽。
  **地支纳卦**
  因为地支是用,所以地支纳卦要依据后天八卦图,我们还是把两张图摆出来。
  其实图一摆出来,纳卦就一目了然了,因为五行已经开始流转,所以相对应的位置就是。总结一下。

  子纳坎,丑寅纳艮,卯纳震,辰巳纳巽,午纳离,未申纳坤,酉纳兑,戌亥纳乾。
  2.2.3.11 修齐治平
  修齐治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简称,出自《礼记?大学》。意思很直白,修好了身就能平天下。一读之下让人觉得毫气干云,但是冷静下来一想,问题就来了——什么是修身呢?标准是什么呢?具体怎么实施呢?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终归空洞无无物,不具可操作性。我们来看一下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段话对修齐治平作了补充,又在前面加了六个字格物、诚意、正心。也就是格物、诚意、正心,是修齐治平的基础。虽然加了六个字,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不仅没解决,反而使问题更复杂了,修身至少还是能琢磨出点东西的,但是格物是什么,毫无头绪呀。
  到目前为止,大家应该注意到一个问题,就是先贤说的话总是很概括和抽象,非常不具指导意义,很象是在故弄玄虚。而事实确并非如此。他们是觉得我们应该懂,他们这样认为的原因也很正常,就是因为有易经在。
  如果没有易经的指导修齐治平就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在易经的指导下,这句话就会呼之欲出,灵气迫人,可惊天地,能泣鬼神。
  日期:2013-06-28 09:40:00
  **天干纳卦**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讨论完八卦、五行的生长、成熟以及体用。八卦是表象,五行是本质,那么现在我们必须面对一个问题——表象与本质是什么关系。我们现在就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河图是体,洛书是用,既然要分析表象与本质的关系,那么一定是体对体用对用。八卦之体是先天八卦,五行之体是河图天干。我们先把这两张图摆出来。
  我们首先看一下天干纳卦所需要遵循的规则,其实规则很简单,因为是体的对应,所以阳纳阳,阴纳阴,并且阴阳相对。
  先天卦数: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天干序数:甲一、乙二、丙三、丁四、戊五、己六、庚七、辛八、壬九、癸十。
  甲、乙,乾是卦之首,是一,甲是天干之首,是一,所以甲纳卦为乾,也就是说甲和乾相对应。乙在河图中的位置,在甲的对面,与甲上下相对,并且乙与甲同为木,一阴一阳,甲纳乾,那么乙就纳坤,因为乾与坤相对,也就是先天八卦图中的天地定位。
  丙、丁,乾之后是兑,兑是阴卦,纳阴干,所以丁纳兑,丁与丙同为火,一阴一阳,丁纳兑,那么丙纳艮,也就是先天八卦图中的山泽通气。
  戊、己,兑之后是离,离是阴卦,纳阴干,所以己纳离,己与戊同为土,一阴一阳,己纳离,那么戊纳坎,也就是先天八卦图中的水火不相射。
  庚、辛,离之后是震,震是阳卦,纳阳干,所以庚纳震,庚与辛同为金,一阳一阴,庚纳震,那么辛纳巽,也就是先天八卦图中的雷风相薄。
  壬、癸,八卦已尽,至此回到乾,所以壬纳卦为乾,癸纳卦为坤。
  在上一节中,亥的藏干人元中戊被省略的原因是戊纳卦为坎,而坎为水。戊是阳土,主运化,有坎象,所以在亥的藏干中不考虑。

  总结一下。
  甲壬纳乾,乙癸纳坤,丙纳艮,丁纳兑,戊纳坎,己纳离,庚纳震,辛纳巽。
  **地支纳卦**
  因为地支是用,所以地支纳卦要依据后天八卦图,我们还是把两张图摆出来。
  其实图一摆出来,纳卦就一目了然了,因为五行已经开始流转,所以相对应的位置就是。总结一下。
  子纳坎,丑寅纳艮,卯纳震,辰巳纳巽,午纳离,未申纳坤,酉纳兑,戌亥纳乾。
  **修齐治平**
  修齐治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简称,出自《礼记?大学》。意思很直白,修好了身就能平天下。一读之下让人觉得豪气干云,但是冷静下来一想,问题就来了——什么是修身呢?标准是什么呢?具体怎么实施呢?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终归空洞无无物,不具可操作性。我们来看一下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段话对修齐治平作了补充,又在前面加了六个字格物、诚意、正心。也就是格物、诚意、正心,是修齐治平的基础。虽然加了六个字,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不仅没解决,反而使问题更复杂了,修身至少还是能琢磨出点东西的,但是格物是什么,毫无头绪呀。
  到目前为止,大家应该注意到一个问题,就是先贤说的话总是很概括和抽象,非常不具指导意义,很象是在故弄玄虚。而事实确并非如此。他们是觉得我们应该懂,他们这样认为的原因也很正常,就是因为有易经在。
  如果没有易经的指导修齐治平就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在易经的指导下,这句话就会呼之欲出,灵气迫人,可惊天地,能泣鬼神。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