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史读袁》
第32节

作者: 王者不臣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三朝:“已复之封疆反归夷虏,榆关内外更堪几次退守耶。”
  明史:“已得之封疆再沦没,关内外堪几次退守耶!”
  三朝:“兵法有进无退,锦、右一带既安设兵将……安有不守而撤之”
  明史:“兵法有进无退。三城已复,安可轻撤。”
  三朝:“锦、右摇动,宁前震惊,关门失障”

  明史:“锦、右动摇,则宁、前震惊,关门亦失保障。”
  不过,《明史》抄着抄着,却多出了一段《三朝》上没有的内容来,就是以下这两句:
  “第意坚,且欲并撤宁、前二城。崇焕曰:我宁前道也,官此,当死此,我必不去。”
  这一句的内容,刚好就是第二件事情——高大人想连前屯、宁远一起撤了,但遭袁县令反对。
  如果综合高经略“归并宁远”的奏章,以及《三朝辽事实录》里袁县令伙同金启倧反对撤退锦州、右屯等地的奏章,可以很容易地发现,所谓高大人想放弃宁远完全是捏造的。
  实际情况是高大人要求撤了锦、右归并宁远,但却遭到了袁县令的反对,而关于宁远据守与否的问题,根本不在他们讨论范围之中。(高经略要求归并宁远,袁大人的驻地就是宁远,那守不守宁远有讨论的必要吗?)

  综上所述,《明史》是利用袁大人抗命不撤锦、右两地的奏章,杜撰出了高经略想要放弃宁远,并顺便捏造了袁县令抗命不撤宁、前两城的事迹。由此可见,袁大人所谓“抗命独守孤城”的“英雄气概”实属子虚乌有的杜撰。
  那《明史》为什么要这么费劲地为袁大人编故事呢?
  其中的奥妙在于“抗命不撤宁、前”是功!而“抗命不撤锦、右”是过!
  所以,修史的文人们若想要将袁大人捧成“英雄”,那自然就必须将“过”掩饰为“功”才行,因此他们便伪造了一个子虚乌有的光环——抗命不撤退宁远。但实际上,袁英雄的“功”是压根儿就没有,但“过”却还挺大。
  ---------------------------

  日期:2012-05-08 20:08:40
  连载47:锦、右到底该不该撤?
  袁大人的“过”就是没有及时组织锦、右一线的撤退。其实,关于锦州、右屯等地在当时应不应该撤退的问题,只要略微动动脑子就能想明白。
  此刻,对于明朝而言,最要命的事情,莫过于右屯还有那么大的一批军粮,就摆在敌人嘴边,既有挑衅、威胁的性质,又有露财、招贼的效果,所以迅速将其转移便成为了当务之急。
  高经略当时下达的将令是撤了锦、右,而归并宁远。
  可是,袁县令却置若罔闻,他伙同粮官金启倧顶着不办,就是不撤退右屯一带的粮食,以及锦州、大凌河、右屯等地屯种的军民。袁大人的逻辑是,如果撤了,那不就示弱了吗?可是,不撤难道还能吓人不成?

  虽然袁参政的话没什么逻辑,但说起来还是很提气的。袁县令的这番说辞表明,他对于当前紧迫的形势,没有丝毫的察觉,且依然非常我行我素地坚持着他所谓“有进无退”的兵法,而对于高第要求撤退的命令更是完全没有当回事儿。
  在袁大人无谓的坚持下,最终的结局是显而易见的,堆一地大米白面,那是肯定不能吓阻敌人的,所以在后来的战事中,袁县令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他那番“豪言壮语”只不过是大言不惭而已。
  从高大人在天启五年九月发出的严谕,到天启六年正月给出的预警,一共有三四个月的时间,而右屯距离宁远不过200多里地,且九月海河都还没有冰封,舟船仍可以使用(觉华岛上有两千多艘船只),因此无论是撤退右屯三十万石储粮,还是锦州、大凌河、右屯一带屯种的军民,都是绰绰有余的。
  可是,袁县令却就是不撤,并提出要撤就把他撤了算了……面对这脑袋里只有一根筋的愤青,高经略还真是没有办法。而由于袁英雄的拖沓,最终导致了直到后金大军都渡过辽河了,辽东镇在右屯、大凌河、锦州一带的军民和粮食,却依然没有撤退!
  后金的侦查记录很清晰地证实了这一点。侦查记录上显示,后金军大兵压境之时,袁大人还让锦右、大凌河一带的军民随处而居。
  此刻,后金军按照高大人的情报,准时渡河而来,但袁县令却没有执行高经略要求“归并宁远”的命令,这是明显的抗命。如果袁县令真如《明史》里所记载的,抗命独守孤城,并击溃了敌军,那确实是名副其实的真英雄,不过史料显示,袁同学的抗命,却是很不负责任地让锦州、大凌河、右屯一带的军民,以及三十万石粮食,处于危险的境地当中!

  ---------------------------
  【《清太祖实录》 “正月十四日,帝率诸王统大军征大明。十六日次于东昌堡,十七日渡辽河……有前锋至西平堡,捉哨探问之,告曰:大明兵右屯卫一千,大凌河五百,锦州三千,以外人民,随处而居”】
  日期:2012-05-08 20:11:03
  连载49:大溃败的真正祸首
  原本,笔者以为,堪称“光辉形象”的袁大人,在后来必然有什么举措,以应对如此紧迫而复杂的局面,彻底诠释他先前“兵法有进无退”、“脱一动移示敌以弱”等豪言壮语,可结果却让笔者大跌眼镜。
  依据《清太宗实录》的记载,在后金大军业已经逼近右屯之时,明朝在宁远以东的数座城堡才开始匆忙撤退;撤退中,这些城池的军民都把房子和粮食全部烧掉,可唯独右屯除外,于是便呈现出《明史》里提到的——“委弃米粟十余万,而死亡载途,哭声震野,民怨而军益不振”的悲凉景象。

  除此以外,记录还显示,努尔哈赤在右屯大有收获,老努派出了四万多人,将堆积在右屯海岸上的粮食搬运进右屯。
  此次撤退可谓仓促上马、狼狈不堪,并最终导致了损失巨万,其结果和袁县令先前放出的豪言完全是两码事。看到这里,笔者便非常急切地想听听作为“光辉形象”的袁大人对此有何解释,看您老还有什么脸皮唱高调?
  然而袁参政的回复却是很让人震撼的,顿时就令笔者为袁英雄的脸皮厚度敬仰万分,不得不感慨,原来高调可以这样唱……袁大人在大撤退之后,充满自信、理直气壮地发表了以下感言:
  袁崇焕题:“……倾巢入犯,视蕞尔之宁远如杌上肉,至兵过锦右一带。彼不知臣之先行撤入,而谓我先逃,故一往而无复顾忌,直抵宁远城下”
  袁县令意思是说,他所指挥之下的仓促溃退,并不是逃跑,而是设下的圈套,后金努尔哈赤则很愚钝,倾巢出动的来攻打宁远,却在经过锦州、右屯一带之时,中了他的烟雾弹。
  他袁大参政为了“迷惑”后金军,先行安排了锦州、右屯等地的撤退,而后金军由于受到了“迷惑”,所以认为明军“逃跑了”,于是一路上大摇大摆的就来到了宁远城下。
  按照袁大人“装逃以诱敌”的说法,他扔在右屯的储粮,估计也算是充当了烟雾弹而送给后金军了吧,真够大方的,大有舍不得孩子招不来狼的风范。
  看了袁参政的这番说辞,笔者认为,袁县令先前并没有把他的兵法谋略介绍清楚,他所谓“兵法有进无退”的后面,应该还有四个字,曰:“但可以逃”!因为,唯有加上这四个字,才能诠释袁大人在此次撤退中的表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