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史读袁》
第31节

作者: 王者不臣
收藏本书TXT下载
  高经略的此番言辞,发表于天启五年十二月,而且现场还有一位证明人,此人不是别人,就是时任宁前道的袁崇焕!当时袁大人来山海关找高大人讨论战守之策,高经略直接要求他执行预案,于是便有了上面那段言辞。
  另外,天启帝在宁远大战最紧要的关头,也表示过非常坚决的态度,就是宁远必须得死守,否则军法从事!
  综上所述,关于坚守宁远、执行预案的问题,皇帝、兵部尚书、辽东经略、协理京营的兵部侍郎、兵科给事中等一干人的意见都是统一的。
  明朝军事指挥体系运作的规程是,在京兵部向皇帝内阁负责,在外督、抚(总督、巡抚)指挥道员(兵备),而督、抚又多以兵部为总领,所以京师和各地督、抚交汇的中枢就是兵部,也正是这个原因,所以兵部通常被称为“中枢之地”,而兵部尚书也常被称作“枢臣”。
  高第作为“辽东经略”和“总督”的地位是相当的,只是官称不同罢了,当时辽东又暂无巡抚,因而按照指挥体系的排序来看,从中央到前线,一共分为四个层级,分别是皇帝一级,枢臣一级,经略一级,道员一级。

  现在,四个指挥层级中,前三级都坚决要求捍御宁远,那么作为“道员”一级的宁前道袁崇焕,即便有什么坚守驻地宁远的表态,那也只能说明他服从了指挥而已,丝毫谈不上有什么了不起的壮举(仅仅是未当逃兵罢了)。
  ---------------------------
  日期:2012-05-06 15:28:39
  连载46:跑路四百里是谣传
  在兵部尚书王大人严谕宁前各城堡一意坚守之际;
  在李大人的预警、阎侍郎的建议,都要求坚守宁远的情况之下;

  在高经略发出执行预案、归并宁远的将令之后;
  据大各位能们介绍,袁县令在大敌当前之时,居然有抗命的表现:
  阎会长:“袁崇焕只是一个‘宁前道’的小官,朝中没有后台,居然敢于违抗兵部尚书、蓟辽经略高第的旨意,实属大胆,难能可贵!”
  金大侠:“高第是胆小的书生,袁崇焕虽是他部属,但见他蛮劲发作,声色俱厉地不服从命令,也就不敢对他怎样……”
  如果袁大人在各位上级都严令必须坚守宁远的前提下玩抗命,那想必是要逃跑吧?不过,当年明月的一番话,却把事情的发展引向了另一个方向,他说:

  “没有人想抵抗,也没有人能抵抗,跑路,是唯一选择。
  有一个人没有跑。
  他看着四散奔逃的人群,无法控制的混乱,说出了这样的话:
  ‘我是宁前道,必与宁前共存亡!我绝不入关,就算只我一个人,也要守在此处(独卧孤城),迎战敌人!’
  宁前道者,文官袁崇焕。”

  按照当年明月的叙述,袁大人在现场能眼见周围人群“四散奔逃”,而他自己当即被迫发了出最后的吼声——哪怕他一个人也要死守在宁远!从正常的逻辑来推导,当时的情形恐怕是袁大人在宁远的手下都溃散了,大家全部跑路之后,只有他一个人没有跑,所以才落得个“独卧孤城”的下场。
  但是,如果当时的场景果真跟明月大能描述的一样,那么金大侠为何要说人家高经略是胆小鬼呢?高经略又没有跑,而且也并没有在宁远,高大人此刻远在山海关,且发出了要求必须坚守宁远的将令,可是为什么袁英雄的手下都跑路了,却要怪人家高大人胆小呢?这黑锅背得也太离谱了吧?
  再说,袁大人手下若真的都逃跑了,那阎会长又怎么会将“集体跑路行动”悍然定性为“难能可贵”呢?敢情手下四散奔逃了在当时算是一件值得称颂的事情吗?这简直是牛头不对马嘴……常言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试问您袁县令手下都跑路了,那您难道还不熊吗?而阎会长向来都是极力推崇袁大人的,他老人家若是这样说,那也未免太无间道了吧?

  综上所述,列位大能说的应该不是夸赞袁大人手下一哄而散这个意思,那他们到底想说什么呢?笔者经过一番仔细研读,最后好不容易才总弄算明白了这三位大能究竟想说什么。
  金大侠说高经略胆小,是因为他认为,高大人下令不守宁远、前屯,而主张要逃跑。
  阎会长对此也有绘声绘色地描写,他说高经略摆出官威,并下达了宁远、前屯都撤兵的命令。
  当年明月更是富有激情地演绎了一番,仿佛将当时的情形还原成了高清电影一般:
  “高第逃走的时候,并没有追兵,但他逃走的动作实在太逼真,跑得飞快,看到司令跑路,小兵自然也跑,孙承宗积累了几年的军事物资、军粮即丢弃一空。

  数年辛苦努力,收复四百余里江山,十余万军队,几百个据点,就这样毁于一旦。”
  明月大能说,高经略亲自跑到一线阵地现场去示范逃跑,以至于带动了小兵们跟着一起跑。不过,实际情况是人家高大人的驻地是山海关,而他本人也没有到一线去放哨,他的将令是把锦州、右屯这些地方负责哨探的各营给撤回来,并没有让袁大人指挥他在宁远的部下集体跑路,反而是严令必须坚守宁远!
  那既然高经略、王尚书、阎侍郎、李大人以及袁大英雄在“归并宁远”这个问题上的意见都是一致的,那三位大能的关于高经略要跑四百里路的传言又是怎么来的呢?
  三位大能观点“高第跑路四百里”的来路就是《明史》,里面的记载很有水平,史文中表面上只是稍微一笔带过,但其实却内藏深邃的用意,因此便忽悠住了众多后世研究者。
  ---------------------------
  【阎崇年著《袁崇焕传》 中华书局 2005年10月北京第1版 58页】
  【金庸著《碧血剑(下)袁崇焕评传》 广州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688页】
  【当年明月著《明朝那些事儿(六)》 中国海关出版社 2008年11月第1版 307页】
  】

  【当年明月著《明朝那些事儿(六)》中国海关出版社 2008年11月第1版 306-307页】
  日期:2012-05-06 15:30:02
  连载47:杜撰出来的“英雄气概”
  《明史》中关于高经略要求“归并宁远”的描述,写得相当的有水准,从内容上说,结果确实是按照高大人的意思“归并宁远”了,但是整个叙述给人的感觉却是高大人想要“放弃宁远”!
  史文里主要说了三件事:

  一是高经略说关外不可守,所以撤了锦州、右屯;
  二是说高大人想连前屯、宁远一起撤了,但却遭袁县令反对;
  三是高经略只撤了宁远以东地盘上的人马。
  虽然,最后的结果是高经略撤了宁远以东的人马,也就是“归并宁远”了,但因为有了第二件事情,所以高经略便背上了“放弃宁远”的黑锅。
  不过,人家高大人在奏章里是说得很明白的,他的意思是宁远以东地盘上的人马都撤往宁远,根本没有放弃宁远之意。
  高大人所谓“归并宁远以便保守”的意思跟《明史》中“第意坚,且欲并撤宁、前二城”的说法是完全相反的。
  另外,关于袁县令抗命的情节,在《明史》中的叙述,也跟史实有相当的出入;因为袁大人抗命不撤的地盘,是锦州、右屯等地,而并非是宁远、前屯这些地方。

  《三朝辽事实录》中收录了袁参政抗命的奏章也几乎是照抄《三朝辽事实录》的,每一句中的字都没改几个:
  三朝:“宁前兵备袁崇焕揭,据锦右粮屯通判金启倧呈照”
  明史:“督屯通判金启倧上书崇焕”
  三朝:“锦、右、大凌河三城皆前锋要冲,倘收兵退守,既安之百姓,复罹播迁”
  明史:“锦、右、大凌三城皆前锋要地。倘收兵退,既安之民庶复播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